QQ网名大全

读后感类文章

1892年12月4日,**出生在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张家坝一户农民家庭里,因为他出生时曾祖父刚去世两个月,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孝生,字明昭。

在封建的旧**、**的祖辈也经历了人间的磨难。曾祖父刘国宇,祖籍四川省云阳县,靠种地和打铁过日子,但仍朝不保夕,日子格外清苦,实可谓寒门,无奈,曾祖父带领全家人迁至开县。

祖父刘政富,继承了父亲的产业和手艺,但由于家庭入不敷出;又迫使他学会了吹唢呐这个为人轻视、但又是当时婚丧嫁娶不可缺少的行业。刘政富除了种田、打铁,就是四处流浪,流浪的生活使这个农民养成了正直、开朗、助人为乐的性格,加上他比较聪明、靠自学懂些书理,因此在村中颇有声望,乡邻关系很好。

也许是老天爷怜恤刘家的遭遇,也许是刘家不该如此破落下去。有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家竟慢慢地富裕了起来。那一年,刘政富与几个儿子播种时,错把早稻种当成一般稻种种上了,谁知这一年大涝,刘家的稻子收割了以后,接连几天大雨,别人家的稻子都淹死了,但水退后,刘家稻田的余根竟又长了一茬,这么一来,刘家卖了点余粮,再加上织点席子、搞点副业,便渐渐**了贫困。生活中的这一变化,使刘政富 “望子成龙”的思想抬头,他选中了六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孩子进私塾读书,这个孩子就是**的父亲——刘文炳。

刘文炳出世的时候,刘家的经济已有根本好转,俗话说: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刘文炳得天独厚,读了十多年私塾,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执笔编撰过《刘氏家谱》;曾参加过开县县试,并考中秀才。在封建社会,哪家子弟考中秀才,社会上公认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家中必须大摆宴席,秀才本人也要披红戴花,骑马游街、光宗耀祖。刘家几辈贫寒,而今出了这么一个秀才,进而还可以府试、殿试,说不定可以得到举人、进士等功名,因而刘家的主人刘政富便借来一匹大红马,亲自给儿子披红戴花,带着几个儿子敲锣打鼓,很是热闹了一番。

没想到,刘政富这一举动激怒了赵家场一些榜上无名的富家子弟,于是,他们雇请了一些地痞**羞辱刘家,同时,还联名向开县知县衙门和夔府衙门递了禀贴,声称 “开县浦里刘氏文炳者,祖宗三代以司乐为业,出身卑贱,违典应试,有辱先贤圣哲……”,控告刘文炳犯了欺君辱圣之罪。在清朝,参加婚丧嫁娶和祭祀活动的司乐人(俗称吹鼓手)是被社会歧视的,清律明文规定,这些人的子孙属于优人之后,优人和他们的后代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如果隐瞒了出身,一经查出,不但本人要革除功名,而且连同保人、主考官一起问罪。没有多久,夔府衙门问罪下来,刘家花了几百两银子求人疏通,这件公案才不了了之。从此以后,刘文炳就弃文务农,常为邻里写碑文和对联、书信等。成了赵家场一带有名的“泥腿子文人”。

刘文炳生有四男三女。妻子周寅香,出生于贫农家庭,朴实善良、勤劳能干。**是她四个男孩中最大的一个,因此,便格外受到器重。在**八、九岁时,父辈们就分了家。因刘文炳夫妻忠厚老实,分家时,田地房屋先让几位兄长挑选,自己只分得一座三间茅草屋和几亩坡地。起初,家中人口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不几年,孩子接连出世,生活也就一年比一年艰难。

幼年时的**聪明、活泼,但顽皮、好动,爬树掏鸟蛋、上房捅野蜂窝、什么都敢干。当时,刘文炳要养活全家九口人,生活日益艰难,况且在遭到科举考试的不公正对待后,他已无心仕途,但他看到五岁的孝生聪明伶俐,智力发展快、接受能力强,便很想早点送他入学读书。但附近的几所塾馆都离家较远,而且要涉水过河,很让人放心不下,所以此事也就搁了下来。

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一位流落开县的“乞丐”来到刘家门前,引起了刘家的注意,他就是**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任贤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文炳发现任贤书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还熟谙兵法,精通武术。因此,他对任贤书也更加敬重,为了解决这位外乡孤老的生计问题,同时也使孩子能就近入学,在取得任贤书同意后,由刘文炳出面,邀集了四方邻里二十多名学龄儿童,在刘文炳老屋附近的一座茅屋里办起了一所私塾。这样,**就在任贤书名下启蒙读书了。

孝生进入私塾后,开始和孔夫子、孟夫子打上了交道,整天学习《三字经》、《千家诗》,读《四书》、《五经》,但是,“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并没有使他完全归顺,贪玩逃学之事时有发生。

然而,一个偶然的**使他改变了顽皮的性格,正视了自己的学业。有一天,不识字的母亲盯着儿子背书,孝生急于出去玩耍,便闭着眼睛瞎背一通,碰巧这天父亲没出门,也在里屋看书,听见孝生乱背一气,便高声斥责他:“孝生,你欺负**不识字,乱背什么?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

听了父亲的话,母亲方知受骗,伤心地边哭边说:“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自己的儿子也欺骗我不识字,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看着伤心的母亲,孝生内心震动很大,他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便向父亲保证:“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逃学了,一定好好念书,你们就看吧。”

从此以后,小孝生立下志向,发奋读书,他每天第一个到课堂读书,晚上回家读到深夜。他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书,他都要弄通,并且仔细地圈阅和批注,一部《孟子》他圈阅过数遍;练习书法更有耐力,常常一个字练习几十遍,直到和字帖上的字差不多了才接着练下一个字。在学习中,他常常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鞭策自己。他除了运用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逐条逐条地背字典,字典中的许多条目他都能够背下来,使他日后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文字基础扎实、记忆力很强的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勤奋、努力,孝生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各门学科的成绩远远超过一般学生。孝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从他的老师任贤书那儿更多地汲取着精神养料。任贤书早年参加过太平天国**,他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而且熟谙兵法,精通武术。他除了严肃认真地向学生授课外,在课余时间还教学生操练武术,而且,他还很注意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他经常给学生进述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和《三国》、《水浒》的故事;教学生吟诵《满江红》、《正气歌》等充满爱国主义的诗篇。在任贤书的影响下,孝生不仅将《汉书》、《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看了又看,还能将书中重大战役、主要故事情节讲述出来,他尤其赞赏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钦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更敬慕文武双全的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这一切对他的心灵和思想无不产生影响。

1904年,年仅十二岁的**,立志报效**,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刘文炳自早年参加县试受挫后,早已抛弃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念头,但为了陪同儿子应试,他还是违心地报了名。第一轮考试结束后,父子二人双双中榜。不料却又被人检举了上辈人做过吹鼓手的身世,结果,父子两人被双双逐出考场,这使年幼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不解地问父亲:

“爸爸,什么是‘优人之后’?为什么‘优人之后’就不能考秀才呢?”

父亲满腔悲愤地告诉他:“还不是**年轻的时候家里穷,虽然有打铁的手艺,但仍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所以,**就留心学会了吹唢呐,逢上别人家有红白喜事,都来请他当吹鼓手。从此,**就成了‘优人’,我们就成了‘优人之后’。”

父亲接着说:“但若论起家世来,我们还是‘皇族之后’呢!咱家谱上说,汉高祖时代,刘家有兄弟三人:刘元、刘仲和刘季,刘季就是汉高祖刘邦。我们家就是刘仲的后代,高祖得了天下后,封刘仲为颉羹侯。”

年幼的孝生鼓动父亲说:“我们既是皇族之后,那我们找考官说理去”。

父亲叹气道:“咱家这一支后来破落了,咱家没有做官的,又拿不出钱来,谁替咱说话呀!”

孝生愤愤地说:“这个科考的办法太不合理了,难道穷人就永远穷下去不成,我就要争这口气。”

经过这次**后,刘文炳积郁加劳累,终于一**,竟于1906年病逝。从此,养活全家的重担便落在了**这个家庭长子的肩上。贫困的生活,沉重的家务使他无法继续读书,他退学了。

回乡之后,他白天种田、割草、砍柴、替人挑粪,晚上回家织席、舂米,这使他更多地接触了社会,尤其是下层的劳动人民,懂得了社会这部“大辞典”里不仅有正义、光明、美好和善良,而且也充满着丑恶、黑暗、残暴和不公平。

1911年,辛亥**爆发,早就对清**不满的**摒弃“好铁不打钉、好郎不当兵”的陈腐观念,说服母亲和家人,毅然从戎。此后,这个“优人与皇族”兼而一体的继承者并没有因“优人”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也没有因“皇族”成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而在几十年之后,成了一颗闪烁在**上空的帅星。
2 “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

**的青少年时代,虽然是在贫困和被人歧视的环境下度过的,但他聪颖、勤奋、对事物分析独到、富有思想,因此,他的老师和朋友们对他不同于凡人的表现倍加赞赏,称他为“同辈人的楷模”,甚至惊叹“天才何故如此罕出?”

**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任贤书在对**进行了六年的启蒙教育后,深感自己已力不从心,他曾对**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学习刻苦,记忆力强,不仅能背诵正文,连注释也能背诵,将来肯定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并建议刘文炳送**去县城书院或名师门下深造,但当时开县几所书院和名师塾馆收费都很昂贵,所以也只能惋惜地谈论谈论而已。

恰值此时,开县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刘华英在家乡灯草坝创办了一所名为“汉西书院” 的中西学堂,刘华英所在的刘氏宗族是西汉王朝皇室后裔,他创办“汉西书院”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本家的十几位少爷,希望他们效法祖宗有所作为,但他也接纳少许成绩特别优秀的贫苦学生,并免费供给膳食、书本和文具纸张。

刘文炳与刘华英虽贫富悬殊,又不同宗支,但在开县刘姓续谱连宗时相互认识,所以,刘文炳父子连夜翻山越岭赶到刘华英家里求学,刘华英对刘文炳送子深造的行为很是感动,当即表示愿意接纳**。**在汉西书院开始接触算术、地理等自然学科,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因此,他更加勤奋地猎取文化科学知识,成绩也远远超过那些富家子弟。对此,刘华英赞叹不已地说:“明昭这个娃娃,家贫志宏,勤学善思,大有造化,无愧炎汉子孙,实乃吾族中之姣姣者!”并常常教育他的子侄们:“明昭年少志诚,对学业锲而不舍,顽强刚毅、堪为汝辈楷模,宜效法之”。

**求知欲强烈,并且富有思想。在开县高等小学堂就读时,他结识了一批留学归来的进步老师,如傅让三、朱璜等。这些进步老师经常向学生宣传**先生的**主义思想,把同盟会员吴玉章、邹容等人创办的《鹃声》、《**军》等杂志借给学生看,从而使他们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事,了解了**形势,懂得了过去不懂的道理。

在当时的高等小学堂里,各种势力和**思想并存,有思想激进的进步人士,也有沉迷于“皇权至上”的封建卫道士。1907年,开县爆发了红灯教**,贫苦百姓扬眉吐气,恨不能把平日作恶多端的汉**、洋人斩尽杀绝。高等小学堂一位姓邵的体操教师,自恃会武功、懂军事,想借用红灯教徒们的鲜血为自己染红一枚顶子,便毛遂自荐,充当侯知县的保镖,一同前往**红灯教。但红灯教将士英勇顽强,一举击溃团练、并将邵师爷乱刀砍死。

不久,红灯教被残酷**,一批批红灯教徒和无辜的百姓被压向刑场,他们的亲属 ——白发苍苍的父母、怀抱婴儿的妻子或去牢中探望父兄、子侄,或去刑场收敛丈夫、儿子的尸体,一时间血流成河,悲声震天。目睹这一切的**悲愤不已,他无比崇敬红灯教徒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牺牲精神,痛恨封建官府惨**。对那个体操教师的死,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侯知县为邵师爷大办葬礼的祭奠仪式上,**和他的同窗挚友邹靛澄、谢南诚一起借祭奠郡师爷之名,用二元钱买了一张草纸,写了一幅挽联**封建官府的**。

**写的挽联

上联是:战马长嘶浦里河畔湘楚壮士八面威风

下联是:昏鸦悲啼凤凰山麓洞庭孤魂四季寂寞

横批:呜呼哀哉

这样一幅挽联,在绢、纺、绸、缎等各色溢美之词的挽联、祭幛中显得格外醒目而奇特,吸引了许多前来祭奠和看热闹的人,有的点头赞许,有的惊讶不已,许多人都盘桓细看,反复咏味,久久不肯离去。侯知县看了,总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横竖挑不出毛病,只好气往肚里咽。

1908年,夔府中学堂招生,因家境贫困打算放弃继续读书的**在几位老师和好友的劝说下才参加了考试。他的各科都考得很好,但不久公开张出的新生录取榜上却没有他的名字。全校师生都非常诧异,傅让三等几位老师去问校长:

“刘明昭是高等小学堂的高材生,怎么冷落榜呢?”

校长也不知缘故,只好去问学署教谕:“刘明昭品学兼优、为何不录取?”

这一问才得知,原来是侯知县一直对挽幛之事怀恨在心,以出身卑贱、思想偏颇、言行不轨、恐有**之嫌的名义拒绝录取**。事情传出,刘华英先生、傅让三等知名人士和教师十分愤慨,纷纷找侯知县评理,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侯知县才不得不收回成命,补取了**。

1911年,**从戎,他参加过护法讨袁之战,十多年来苦苦在军阀混战中搏杀,努力想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3年10月,他在“讨贼之役”中腿部受伤。在成都治伤期间结识了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吴玉章,并通过吴玉章认识了**志士杨闇公,与吴、杨的相识使**的人生道路发生了转折。

**与杨闇公一见如故,并很快成了知己。杨闇公对**在军事、时局以及道路选择方向的见解极佩服,而且评价很高。他在日记中写道:“伯承机警过人,并且很勤学,头脑也异常清晰,不是碌碌者可比;又兼有远大志向,得与之交,我内心是很快活的。目前我们虽说不上深厚的感情来,但我决意与渠长久交好,因他堪当益友之列,并可同行于一个道路,十年来的友人,有才识而抱大志者,不过四人而已,今得伯承,又多一良友,真是可喜。”

在论军事和时局问题时,他赞叹说:“伯承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军中尤其罕见。返川许久,阅人不可谓不多,天才何故如此罕出。”

1924年,杨闇公与吴玉章组织了**青年**党,当他们征求**参加时,**说:“见旗帜就拜倒,觉得太不对了,因我对于各派都没有十分的研究,正拟极力深研,将来始能定其方道。”

杨闇公说:“这是何等真切、何等真诚哟!比起那些因情而动、随波而靡的人来,高出万万倍。此后拟设法使其人从本方向走,若能达到目的,又多一臂助。”他甚至赞赏说:

“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
佚名
2024-06-07 14:58:5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13:44:38

    梦见找不到该读的文章

    梦见找不到该读的文章的梦境解释:单打独斗不如跟著大家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过这一天。即使是念书时也可找几个同学一起以轻松讨论方式。不仅气氛愉快效果也比一个人苦思问题...

  • 佚名
    2024-06-07 10:06:04

    月迹读后感作文600字

    这是一篇立意清新深邃的优美散文。作者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中秋之夜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盼月,赏月、争月、寻月的趣味横生的故事的描述,含蓄地表达出光明,美好的事物...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曹文轩的《甜橙树》读后感

    读《甜橙树》有感①《甜橙树》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先生,他的作品备受广大青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甜橙树》也是他作品中备受欢迎的一篇文章,我也被这...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梦见读文章时被叫停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你的梦解释为:预示着你最近的健康状况不佳,亲人会卧床不起,建议你平时要多加小心些。满意请采纳。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高分悬赏!类似《疯娘》的感人文章!

    爱情也是最感人的极力推荐<两个傻瓜的爱情>你看了有哭就给分吧从前有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傻瓜。男的好傻,傻得只知道说疯话,女的也好傻,傻得只...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求一篇《沈从文散文》读后感

    我不知道那是几年前,父亲推荐我看沈从文的《边城》。他告诉我,《边城》写得很美,是一个发生在湘西的故事。一直都不曾看,却一直都在心中留存着一份盼待。我明白我与《边...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梦见读小学文章

    梦见读文章,适合订立这个月份中新计画的好日子呢。除了工作学习外,休闲计划也适合喔。收集海外资料更有着幸运的要素,接下来的中秋等假期有海外旅行念头的人应可寻觅到有...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西游记每章节读后感200字 20个章节

    11、《西游记》之石猴学艺读后感:《西游记》中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可谓是快活逍遥.如果就这么逍遥下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了.有一...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前五章读后感400字左右

    范文一:  《红楼梦》是一部**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求《寂静的春天》9章到16章的读后感,每一章的读后感至少125字,谢谢啦!(注意是每一章哦!)

    开头一般是: 1.今天,我读了某某某一文使我深受感触。 2.翻开书,某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开头,在引出内容。 结尾一般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