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是谁写的

是鲁迅写的。

原句如下:

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老师,便是那培养天才的泥土,默默无闯却使我们一步步 向前走来。

现代文学**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听章太炎的课持续了一年之久,有一种被再启蒙的感受。章太炎先生逝世后,鲁迅抱病写下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称其为“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接着又写了《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此文没有写完,成了鲁迅先生的绝笔。

扩展资料

其他名人的尊师重教:

国学**季羡林,在清华大学旁听过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

二战结束后,陈寅恪得到季羡林准备回国的消息,看过他在德国出色的学业和研究成果之后,马上主动把季羡林推荐给北大。

陈寅恪先生在学术界声望极高,一言九鼎。北大立即接受。1946年,时年35岁的季羡林入北大,一个星期由副教授转为正教授,并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从此再没有离开北大。

为了缅怀恩师,季羡林先后写了《回忆陈寅恪先生》、《纪念陈寅恪先生》等文章,表示对陈先生的敬仰和怀念。季羡林说:“如果没有陈先生的影响,我不会走上现在走的这条道路,也同样进不了北大。”

佚名
2024-06-07 16:03:1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