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司门前镇的古镇名人

司门前在古代是宝庆西路,上通云、贵、川,下通两湖两广和南北二京的通衢要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山钟水秀,人杰地灵。自清代以来,镇内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人物,这里着重介绍文武“二魏”和其他几个著名历史人物 。
魏源小传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晚年法名承贯,清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司门前镇)人。清乾隆五十九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出生。嘉庆二十五年(1820),携母亲、妻子迁居江苏宝山父亲魏邦鲁任所。道光十五年(1835)在扬州新城抄关门内仓巷购宅基建絜园定居。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学史,苦读至深夜,母熄灯令卧,他伺母熟寐,复以被遮光默读。嘉庆七年(1802)应县童子试。县令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出对;“杯中含太极”;魏源摸怀中二麦饼对曰:“腹内孕乾坤”。考官大为惊异。
十二年,赴县城参加县学入学考试,名列前三名,与何上咸、石昌化世称三神童。十八年秋,中癸酉科湖南拔贡89名之一。次年春与好友邓显鹤上京城求学。到京后,一面教授幼童。以舌耕自力;一面刻苦自学,孜孜以求,切磋琢磨。其间,为探讨《大学》古本,他足不出户五十余天。汤相国金钊疑其生病,前往看望,魏源垢面出迎,鬓发如篷。相国慨然叹曰:“吾子勤学罕见,乃深造至此。”二十二年离京回长沙教书。二十三年应友姚兴洁邀,赴辰州参与编纂《屯防志》和《凤凰厅志》,并撰《湖南按察使赠巡抚傅鼎传》。道光二年(1822),中顺天乡试举人第二名。五年,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撰《筹漕篇》、〈筹鹾篇〉和〈湖广水利论〉等,后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道光六年(1826),入京会试,刘逢禄分阅试卷,力荐龚自珍、魏源二卷不售,作〈两生行〉哀之。其中称魏源为“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经神,尤精选理砾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对魏源才学非常赏识,预言“且看明日走马填城闉”。
九年,再次会试,又不中,捐内阁中书舍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投入两江总督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并在前线审俘虏。后见清廷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潜心著述。二十二年《南京条约》签订时,他完成《圣武记》一书。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编成《海国图志》50卷,后几经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1982)成书100卷。该书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等经国大事,有深入探索。他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以长技以制夷”等论点,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战舰、火器,以及选兵、练兵、养兵的方法,改革****,还提出“以甲兵止甲兵”的主张;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创造与销售轮船、器械等,使**富强;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并在《默觚》中抒发“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思想。对清王朝长期固步自封的闭关政策和**求和的投降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
道光二十四年(1844),六应会试,中礼部会试第十九名,以试卷潦草罚停殿试一年。二十五年,补行殿试,中乙巳恩科三甲九十三名进士,以知州分发江苏叙用,初为扬州府东台知县。二十六年农历四月,母逝,离官居忧。
道光二十九年(1849)农历六月,奉檄权知扬州府兴化县。到任三天,湖水猛涨,威胁堤坊。他亲赴各坝组织抗洪,指挥七县农民挑土护提。随着风雨加剧,高邮河堤将决,他赴倒在河堤上痛哭,愿以身换取民命及下河十多万亩即将登场的稻谷;鞋子被巨浪卷走,双眼赤肿如桃,见者列不感泣。十万兵民奋力抢险,终于保住坝堤。当人们用门板将56岁的魏源从河堤上抬下来时,前来勉慰他的两江总督陆建瀛禁不住和泪叹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然”。士民送他“淮扬保障”大匾。这年兴化水稻丰收,农民称为“魏公稻”。嗣后,他发动人们趁冬季枯水之时,疏通河道,将挖出的泥土在湖中筑避风岛,栽上树木,作为过往船只停泊避风之所。沿河堤植柳,兴修水利,扩建书院,改建**(育婴堂)。为解决启坝问题,他深入调查,访得原有运河西堤旧基,议请重建。得到拨款批准后,亲自总催运河西堤工程。竣工后,议定每年处暑后,新谷登场,与农家无碍时,方可启坝放水,并奏准为令,勒石坝首,为永久例规。人们为感念他的恩德,联名捐资,为他立生祠。
道光三十年(1850),奉陆建瀛檄,升盐运海州分司通判,协助陆进行盐票改革。时南墁缺产,课税不足,魏源以淮北为点。“督各场官严稽扫晒,杜偷漏,访获巨枭塘私三十余万,北产大盛,收逾额,以二十余万大引(每引200公斤)济淮南。南课赖充,而北课又倍,因筹银二十余万生息,为高(邮)宝(庆)运河堤岁修之用”,受到道光帝颁旨嘉奖。
咸丰元年(1851),援高邮知州,公余整理著述,三年完成(元史新编)。咸丰三年三月十五日(4月22日)被督办江北防剿的杨以增挟私报复,以“迟误文报”为由,奏谧革职。十一月复职,他以年迈六旬,遭遇坎坷,世乱多故,辞归。
咸丰四年(1854),魏源与全家避兵侨居兴化(因旧居契园先年二月毁于炮火)。自归不与人事,惟手订生平著述。七年农历三月初一(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憎舍,享年63年,葬杭州南屏方家峪。去逝后,兴化人民将他与北宋名官范仲淹同祀,香火不绝。
魏源著述甚丰,除〈圣武记〉、〈海国图志〉、〈默觚〉、〈元史新编〉外,还有〈净土四经〉、〈古微堂诗文集〉、〈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曾子发微〉、〈子思子发微〉、〈高子学谱〉、〈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大学发微〉、〈两汉古文家法考〉、〈论学文选〉、,明代兵食二政录》、《春秋繁露注》、《老子》、《墨子》、《孙子》、《吴子》等若干卷,并协助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
魏光焘小传
魏光焘,字光邴,号午庄,晚年自号湖山老人,清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道光十七年(1837)农历十月三十日出生,系魏源族孙。
小时丧父,家贫。咸丰六年(1856),母命弃学从戌,由堂兄魏瀛介绍投江西曾国荃部,帮办营务。九年至同治六年,随部在江西吉安、广西平乐、浙江金华、福建漳州及广东等府、县**太平天**,因屡立战功,由从九品官历升县丞、知县、知州、知府,并赏戴蓝翎,花翎,获“扬勇巴图鲁”称号。七年(1868),调赴陕甘******军,赏加二品顶戴,换“西林巴图鲁”称号,光绪七年(1881)二月升甘肃按察使。十年,改调**布政使。次年二月,赏加头品顶戴。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统率多次战败。魏奉诏与陈湜、李光久等统带所部前往东北抗击日军。秋,率部三千北上,九月开赴山海关,取道锦州,进辽东,扼牛庄驻扎,行军数月,奔驰万余里。各勇喘息未定,**纠集精悍二万余众偷袭牛庄,他督兵抵御,曾“三易坐骑”,奋勇指挥。因援兵不至,寡不敌众,陷入围困之中,血战竟日,方由西城突围,仅以身免。
光绪二十一年(1895),署江西布政使,旋署云南巡抚。秋,改调陕甘巡抚。时渭南、华州、华阴、长安、泾阳各处水患连年,民苦灾重。他率民卒,兴水利,开管道,以消积潦;积义谷,以备荒款;疏盐路以裕税课;建文武各学堂以植人材;还令防军在驿道两旁植树造林千余里,修建桥梁数十座。
光绪二十五年冬,署陕甘总督。次年冬,署云贵总督。二十八年冬,移督两江兼南洋大臣。赴任后,整顿盐政,创办新军,设**局,**局,修炮台,制炮船,整理水师学堂固江防;平米价备荒歉;外交上则争回上海县属黄埔江口疏通河道的自办权。三十年秋,调任闽浙总督。次年春,铁良南下阅兵,奏劾昏庸无能,奉旨开缺,随后回到宝庆。
宣统三年(1911),辛亥**爆发,朝廷授魏两广总督,他以年迈为由,辞不赴任。
**5年(1916)3月15日卒于宝庆城东郊湖山别墅,终年80岁。
孙俍工小传
孙俍工,字光策,号僚光,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月1894年1月19日)出生于邵阳县北孙家垅(今隆回司门前镇孙家垅村)。
宣统三年(1911),孙俍工去长沙求学,先入省邵阳中学,翌年转入武昌旅鄂湖南中学。
**5年(1916)年,俍工考入北京高师国文部,学习文学。“五四”运动中,他当选为高师学生代表,参加火烧赵家楼的战斗。并与同学创办《平民教育》和《工学杂志》,发表很多文章和诗词,歌颂“五四”运动。
**9年,大学毕业后,在福建漳州第二师范任教。为《**日报》副刊《觉悟》、《星期评论》撰稿。后回长沙一师任教,发表《疯人》、《看禾》、《看出殡》、《**院里的故事》、《隔绝的世界》等20余篇作品,编辑出版《海的渴慕者》和《生命的伤痕》两个集子。
**11年(1922),离长沙赴南京,任**公学中学部及东大附**文教员,着手编著《国文教科书》及《作文讲义》。
**13年冬,自费留学日本,进东京上智大学研究德国文学。继续从事编著,开始翻译。先后译著《世界文学家列传》、《文艺辞典》、《东方美术史》、《**古代文艺论史》、《**文学概论讲话》等。
**18年春,入上海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兼任江湾劳动大学教授,主授《**小说史》、《劳动文艺》等课程。次年八月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暨南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吴淞**公学教授。在此期间,出版《文艺鉴赏论》、《唐代的劳动文艺》,还写有一些诗和戏剧,在刊物上发表。
**20年秋,再赴日本深造,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因“九一八”事变发生,于当年10月回国。21年3月,入南京国立编辑馆,任人文组专职编辑。两年后辞职,专事著述。出版了《文学概论》、《诗的原理》、《中华词选》、《中华诗选》、《中华学术思想文选》、《中华戏曲选》、《**经学史》(译著)《**文学通论》,还创作了《续一个青年的梦》、《世界的污点》、《血弹》、《索罗夫》、《火花》、《复仇》、《审判》等剧本,在《文艺月刊》、《前途》、《慧星》等杂志上发表,以表达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和对**将士的歌颂。
**25年1月入川,任成都华西大学文学教授。**战争爆发后,他受聘为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主任教官。29年任中央监察院参事,兼任湘辉学院及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开始编著《**史料丛书》,因著述中充满爱国主义**,33年被革职,依旧从事教学和著述。
1949年重庆**,继续在四川教育学院任教。1950年回长沙,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翌年3月,任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筹委会委员。是年冬,投入湖南土地改革运动,在零陵柘塘乡工作了85天。回长后,写有散文《我的热血在不断地流》,倾诉了他对封建制度的愤恨和对**党的热爱。
1953年,任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56年被聘为**科学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编《**语言辞典》。他还写了《岳麓诗草》百余首,“五四”运动叙事长诗《黎明前奏曲》,但未出版。
1962年3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
欧阳秋曝,字熙,名蔚园。清光绪十八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月1892年11月18日)出生于邵阳县司门前(今隆回县司门前镇芙蓉塘村)。**2年,入省立一中求学,毕业后回乡任第一国民不学教员 。**6年应贺民范之聘,在岳阳县**任科员。“五·四”**发生后,毅然辞职回乡,从事国民教育,以**民众,先后任第一国民小学和第二高小校长,隆中镇教育会长。并卖田20亩创办秋曝学校和秋曝平民夜校。在任期间,向同行约法三章:“废孔子牌位,废奴化教育,行师生平等。**13年,任宝庆县督学,与同乡彭钟泽、罗卓云等组织**研究会,学习**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后在县立五台山小学组织学生王璇、赵锦、匡安顺等以办半工半续补习班和作社会调查为掩护,在小江湖一带做农民协会的筹备工作。在他的发动组织下,宝庆县第一个农民协会——五台山农民协会成立。**15年春,经罗卓云、向暄介绍加入****党。为了掩护**身份,同年6月,**宝庆县党部成立,他以个人名义加入**,任党部农民部长。10月,宝庆县农民协会成立,任执行委员长。**16年2月15日,以执行委员长的名义颁发《宝庆县农民协会布告》,号召各地农民将为富不仁者抓起来,戴高帽游团,废**,禁烟**,办学校,开仓均谷,破除**和陈规旧俗。根据省农民协会的《惩治土豪劣绅暂行规定》和《惩治**污吏暂行规定》,成立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他与刘初葆分别担任正、副庭长,将东乡大土匪李南陔押来县农会,审讯后,当众**决。同年3月5日,《湖南农**动考察报告》发表,秋曝为首举办军事训练班,成立县农民自卫队。“马日事变”发生后,匪首陈光中从安化直犯宝庆,袭击县农民自卫队和驻军一个营,并大肆追捕**地下党员和青年团员。欧阳秋曝遵照省执委应变决策,于**17年(1928)1月与北路隆回十六区农民协会纠察队长刘继堂潜赴江西莲花县。4月抵达,以“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为掩护,访寻工农红军,经王顺和、吴鼎盛介绍加入方志敏部队,担任文书缮写。**18年9月,部队开到江西红树与南凯交界处,被**军包围,他与刘继堂同时被捕入狱。19年2月,当地党组织以他俩从事行**为由,营救出狱。4月秘密返回老家后,奔溆浦县龙潭镇木兜口欧阳永学家,化名欧阳蔚园,继续开展**活动,在龙潭鸟竹山、双江口及溆浦城外的白竹坡,以教书为名,联络星散同志,研究斗争策略,发动农民成立白竹坡农会。县督学马骏以他“平日言行多**思想”上告溆浦县剿共司令部缉捕。他闻讯,从白竹坡出走。**20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在新化游家湾客栈不幸被捕,端阳节清晨,英勇就义于邵阳城,**派将他的头颅悬挂东关桥(青龙桥)示众,人民群众当夜暗地将身首缝合,将遗体送回家乡葬在司门前高冲凤形山。
欧阳民英,字舜田,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1906年1月12日)出生于邵阳县北一都石桥铺竹山院(今隆回县司门前真竹山院村)。高小毕业后,从事教书生涯。农**动兴起时,他正在沪溪小学任校长。在罗卓云、欧阳秋曝的启发和诱导下,带领学生下乡宣传**,发动农民加入农会。**16年4月经罗卓云介绍加入****党。在桐木坪、司门前、茅坳等组织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开展烧菩萨、剪长发、放裹足、抓土豪劣绅戴高帽游团等**活动。“马日事变”后,继续以教书为掩护,领导群众开展**活动。当地土豪劣绅派**数十人,**学校,赴跑学生,他急派亲妹欧阳宝兰赴邵阳县找农民协会委员长欧阳秋曝汇报情况,得到指示后,与同志密商,成立农民**团,被选为总指挥,谋划夺取团防局**支,回应年关**。**17年元月17日,“铲共义勇队”**兵百余人,包围桐木坪,他与弟欧阳卓冒弹雨转移到山上,敌人将其父打伤,并抓走欧阳宝兰,时有叛徒暗地搜集地下党情况,准备去邵阳请赏,他派人将其处死,夺回地下党员名单和各种材料。从此,敌人派**队四处搜捕,悬赏大洋四十元。他只好外出避难,临行时,他提笔在墙上写道:“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将奈何。”与弟奔赴广西灵川县伯父欧阳楚凡家栖身。一个月后,他潜回桐木坪,隐身于岩洞中,与罗卓云秘密联系,继续策划**。**17年秋,罗卓云被捕牺牲。他决心为战友报仇,加紧进行**活动。**20年4月,他在虎形山与地下党员奉鸿等商量**时,被小沙江“铲共义勇队”逮捕。7月25日,被惨杀于邵阳城。
魏肇文,字选廷,一字武伯,号桂安,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司门前)人,魏光焘第三子,清光绪十年农历闰五月二十八日(1884年7月19日)生于甘肃兰州。幼年随父读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东京成城陆军学校学习。后与黄兴等湘籍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湖南编译社,出版《游学译编》,宣传反清**,并参与抗俄义勇队活动。回国后,肄业于北京计学馆。曾主办《开智报》兼《醒报》编辑。宣统三年(1911),回湘组织同盟会,被选为宝庆同盟会会长。**元年(1912)8月,同盟会改组为**,被推为宝庆**支部长。2年春,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曾参与反袁护**动。失败后,逃亡日本研究法政。5年,袁世凯死后回国,被**聘为大元帅府参议,随孙南下广州,参与护法运动。13年在北京创办《今报》,反对曹锟,主张**入京主政。后居上海,以卖字为生。**21年1月28日,日军大举进犯上海,驻上海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而**不加支持,引起上海各界不满。魏被选为代表之一,两次赴京劝说张学良声讨**和收回东北失地。37年,程潜任湖南省**,他曾去长沙,参与湖南解放运动。新**成立后,担任过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魏肇文从小随著名书法家李瑞清学魏碑,在李的辅导下,尽得魏碑精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特别对郑文公碑的临写,更有其独到之处。李瑞清曾对魏光焘说:“令郎书法已取我之所长而超出我甚远。”魏光焘见魏肇文书写的《正气歌》后,频频点头,遂以玉砚一方为赐。他直划隶书亦很擅长,草书比魏碑造诣更深。论者说他的草书寓隽秀于苍劲,已汇曾素之所长。20年代末期,谭延闿、林森、居正等人署名在长沙《**日报》上刊登启事,推崇他的书法。他晚年留邵阳的手迹很多,蔡氏宗祠门上的“蔡公祠”、**阵亡将士纪念碑上的“浩气长存”,以及邵阳市许多大小的魏楷端书,由一家碑贴店出版印行。1955年,卒于邵阳市,终年71岁。
欧阳方,1966年出生,司门前镇大茅坪村人。1978年在石桥铺中学读书时加入****主义青年团。1984年11月1日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书。1987年7月在部队加入****党。1988年7月考入**人民****学新闻系,1990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海军飞行学院(辽宁省锦西市)**部宣传科,负责新闻报道工作。1991年7月被任命为正排职干部。他立场坚定,服役态度端正,遵守纪律、服从指挥;他干一行爱一行,对新闻报道工作非常热爱,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电台发表稿件和作品上百篇,被《人民海军报》、《**报》聘为特约报道员。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嘉奖。1991年10月9日,欧阳方从锦西前往北京执行任务。在列车上,4个歹徒(黑龙江人)对一湖**娘耍**并实施**。见此情景,他义愤填膺、挺身而上,厉声制止歹徒的犯罪行为。歹徒恼羞成怒,手持**扑向欧阳方。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毫无惧色,英勇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25岁。1992年,部队追认他为**烈士。
孙建,1929年生,司门前镇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冶金专家。曾任包钢、二冶总工程师,包头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会员,全国高耸构筑物技术学会和筑炉技术学会会员。一生从事烟囱、水塔和冷却塔等土建工程和工业炉施工,为包钢、包头市和西北地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曾三次主持修订国标《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为冶金部、建设部负责管理规范和技术咨询工作。撰写了《冶金建筑》、《工业建筑》等几十篇论文,参与编辑出版《工业烟囱施工》、《3600吨水塔的设计与施工》、《烟囱工手册》等书。获**民委、劳动人事部、**科协和**自治区**多次奖励。
邹邦基,1935年生,司门前镇人。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曾任**土壤学会第六届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土壤——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荣誉理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是**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从事40余年科研,主攻土壤微量元素与植物营养。研究成果获**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1992年享受**特殊津贴。主编或参加编写著作6部,译著1部,**80余篇,译文及科普小品数十篇。传略被辑入《当代**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辞书。
邹鹏奇,号岚峰,1909年生,司门前镇人。1926年入伍当兵,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长沙会战后奉命戍守湘北,与日军作战5年,逼敌退出常德。1944年6月在草尾赤山战败被俘,宁死不屈,最后破械脱逃。晚年在七律忆当年被俘心境中言道:“命运由天作主张,从来生死不商量,颜公断舌张公齿,刀剑交加死不降”。1945年,湘西会战后晋升茶陵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后任九十二师师长。1948年,升任九十九军中将军长,联勤总部总队长。1949年去**,任八十七军军长、第一、第二军团副司令、**防卫副司令、“**”预训司令、“**府”战略顾问等职。20世纪80年代后,捐资8万余元资助家乡兴办公益事业。
魏寅,名焕升,1924年2月生,司门前镇金潭村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任过中学校长、电大教师。是**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湖南省楹联学会理事。一生著作颇丰,新诗《井下矿工之歌》被**作协收入《1958年诗选》。发表经济论文多篇,东南亚华文报刊曾有转载。出版的《魏源传略》及《魏源楹联辑注》等书,是海内外研究魏源学术思想的主要文献。一生喜好楹联,有大量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杂志,部分被收入《**名联辞典》,在历次全国性征联活动中多次获奖,出版有《名胜题联存稿》及与人合著的《名联鉴赏辞典》、《湖南名胜楹联》、《三家名联选》等。1994年,被**楹联学会授予“联坛十老”荣誉称号。传略入编《**对**辞典》、《**当代文艺名人辞典》、《当代对联艺术家辞典》及《**诗词家名录》等多种辞书。
魏先来,1930年生,司门前镇中心村人。1949年10月投身**,参加了隆回的剿匪反霸和土改工作。1951年起,任隆回县三区区长、**区委书记。1954年起,历任**隆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委员、县委**兼组织部部长。1958年起任**隆回县委**、县长、县委书记。**中受到冲击。19**年起,历任**涟源地委**兼涟源县委书记、涟源地区革委会主任,**娄底地委**、娄底行署常务副专员。1977年任**涟源县委书记时,该县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受到**、**的表彰。1990年任娄底地区政协联工委主任、**党组书记。曾两次当选为湖南省党代表,两届**代表,三次赴京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魏华政,1938年生,司门前镇人。1957年入伍,在一二七师任战士、文书、营部书记、师**部保卫干事、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处股长、营教导员,团**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师**部主任、师政委等职。1988年参加对**作战。在部队期间曾多次立功受奖。1992年后,历任**娄底地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地委**。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认真探索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曾是**湖南**《学习导报》编委,并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实事求是——领导行为的唯一准则》、《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目标管理》等论文,由《**开拓者论文精粹》、《**党政企事业干部论文集》收录。
魏道善,1943年生,司门前镇人。1956年当中**学徒,1979年被选拔为中**师安排到隆回县中**院工作,1994年被评为副主任**师。历任县中**院骨伤科主任、邵阳市脊椎伤病研究中心主任。是世界中**骨伤科联合会会员、《世界传统**学》杂志特约编辑、中华临床**学会副理事长、**传统**学会委员、**特色**学研究会委员、**活血化瘀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名**协会理事。创造脊椎伤病四位一体三维弹性牵引法,为脊椎伤病的治疗、护理、康复开辟了新途径。取得5项**专利,其中脊椎骨折治疗器为湖南省中**成果推广项目。研制成功田七治血液等6种**院ⅱ类制剂方**。主持省科委立项的脊椎多功能治疗牵引床科研项目。在**、省级刊物上**37篇,其中多篇获得奖励。
魏荣爵,笔名集韵,1916年生,司门前镇人。1937年南京金陵大学毕业,任重庆南天中学物理教员,金陵大学理学院讲师。1945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攻声学,获物理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研究员。1951年,应聘**学物理教授、系主任,创声学专业及研究所,1954年后,任声学研究所所长。曾是**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美国声学会会士。历年应美国、德国等**邀请,在30所欧美大学讲学,被美国losalams**实验室等聘为顾问,加州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发表物理、声学论文百余篇,《水雾中声传播》获**自然科学二等奖,《非传播孤子》获**教委一等奖。
阳志奇,男,汉族,隆回县司门前镇虾溪村人。19**年10月出生,1992年6月参加工作,1991年3月入党,大学文化,现任新宁县委**、新宁县纪委书记。

佚名
2024-06-09 01:56:2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龙凤古镇有人划龙船吗

    今天天气阴沉沉,可我的心情却很好,因为妈妈要带我去参观遂宁著名的风景区——龙凤古镇。龙凤古镇位于遂宁南郊,我们坐着公共汽车经过半个小时的奔波到达了龙凤古镇脚下,...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小史店镇的名胜古迹

    一、香山佛沟摩崖造像位于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桐柏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爷沟。两千多年前楚国所修筑的长城就延伸到这里。此造像年代未见题记,《...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咸祥镇的主要名人

    鄞县县令,杨懿,陕西蒲城人,清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任鄞县县令。在鄞任职27个月,他曾多次来到鄞州区咸祥地区,带领民众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筑建海塘,最后积...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平沙镇至古镇自驾车

    驾车路线:全程约2065.4公里起点:平沙镇1.珠海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迎雁西街行驶42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迎雁北路2) 沿迎雁北路行驶7...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房价为什么比较低

    司前镇距离江门市中心城区有40多公里,距离会城有30多公里,房地产土地价格不高,房子成本相对也就不高,单纯依靠司前镇经济发展的需求支撑房价的话当然高不了那里去。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平南县镇隆镇隆镇中通快递公司在哪里

    您好,按照中通网点显示,以上地址是没有中通网点的。平南中通公司网点所在地区: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公司地址:平南县环城路697号(即粤龙汽修厂往五羊**方向28米...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青龙桥的束河古镇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长25米、宽4....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江浙一带有名的文化古镇有哪些?

    看来您喜欢自然美,网上的江南十大古镇显然不适合您。需要深度游,如果您有车,建议去浙江遂昌,古镇有独山古寨,王村口,现在还是古色古香。还可游一下千佛山和神龙飞瀑。...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湖南株洲有几个县、镇,各镇的镇名

    株洲市现辖天元、芦淞、荷塘、**、云龙五区和县级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5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