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春秋时期芮国的历史

周武王封卿士姬良夫于芮(陕西省朝邑县故芮城),周成王时芮伯为司徒,公元前640年亡于秦国。芮国是从商代晚期便已见诸于史籍并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早期的一个小国,《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早期芮国的一起长达八年的******.《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传》疏引《世本》:“芮、魏皆姬姓。”当是芮伯姬万的母亲将其逐走,姬万便出奔到同姓的魏国。《桓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为芮所败,故以芮伯归,将欲纳之。”同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水经注·河水》引《纪年》:“晋武公八年(公元前七0八年即鲁桓公四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路史·国名纪》:“桓王十二年冬,(即桓四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显然,发生于桓三年的“逐君”是一起恶性的****,姬万被逐后“芮更立君”。幕后的操作者显然系太后芮姜,故事与“郑伯克段于鄢”的背景似乎如出一辄,所不同者,芮国正式的国君与郑国不同,他失败了。芮国的**又受到了国际**势力的重视。次年,秦国便与芮国**后的新政权发生了战争,只是因为小视这个小国而战败。同年的冬天,在周王室的主持下由周王朝、秦国、虢国**包围了姬万出奔所居的魏国(今山西芮城)。显然是为了扶立姬万和消灭芮的叛乱势力。周王室之所以热心于主持这次**交涉,很可能是在桓王被郑庄公的**射伤之后王室尊严扫地,想通过“征伐礼乐”的扶正来巩固王朝威严和维护礼法秩序。今本《竹书纪年》:“(桓王)十三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郊。”说明芮伯姬万还得到了戎人的支持。从桓四年到桓八年《传》中不再作此事的交待。而到了《桓公九年》却有“秋,虢仲、芮伯、梁伯、荀候、贾伯伐曲沃”的记载。然而《桓公十年》却才交待“秋,秦人纳芮伯万于芮。”那么,桓九年伐曲沃的芮伯是“更立之君”还是姬万呢?《史记·晋世家》:“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可见伐曲沃的这些**力量是受到周桓王命令和支持的。而桓王所征伐的受芮姜扶立的国君是不可能参与这次军事行动的。因此“芮伯”就是姬万。从桓四年到桓八年之所以不见记载,很可能是当时周、秦、虢再加上戎的支持下已经平叛正位,只是没有归国或进行正位仪式而已。 这场****中,秦国第一个干涉,并一直参与正位运动,最终也由秦“纳芮伯万于芮”。秦的势力显然通过这一**深入渗透到芮国并使之依附。所以《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最后,芮国的命运如同其它诸多依附国一样,被所依附者消灭:“(穆公)二十年,秦灭梁芮。”时为公元前[过滤词]一年,鲁僖公十九年。《诗·大雅·公刘》:“芮鞫之即”,郑玄笺:“芮之言内也。”即指水流向内凹处的土地。青铜器铭文如《芮叔宽父簋》(集成4065)、《芮公鼎》(集成2517)等文字中“芮”也作“内”。《后汉书·郡国志》:“芮,短也。”从芮国以地理状态命名的初始含义上看,它最初的地域位置应位于陕东、晋西的河水短凹处平原。《传·昭九年》:“我自夏以后 ,魏、马台、芮、岐、毕,吾西土也。”与芮相邻近的**,都大致在这一区域。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芮,姬姓,伯爵,国在冯翊临晋县芮乡,今陕州芮城县。(《卷二百六十一、献通考二》)《传·桓三年》杜注:“芮国在冯翊晋县。”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姜姓芮国。《广韵》:“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左传·昭九年》:“魏、马台、芮、岐、毕,吾西土也”中的马台国即有邰氏。《诗经·生民》孔疏引《世本》、《说文》等谓“邰”亦为炎帝之后,姜姓之国。说明“吾西土”并非尽是姬姓国邦。当时的芮、邰是属于姜姓的。清人雷学淇在《竹书纪年义证·武公纪》中说:“盖周之芮在同,殷时之芮在解,<诗>所谓虞芮质厥成也。”其中透露出的是一种信息,即文王时代和武**殷后的芮不但不是同一个**,而且地域位置也不大相同。商代河东的芮随着武**商而消失,在河外则同时出现了姬姓的芮国。周初的姬姓芮国在周王室所受到的重视与巨大**地位与“质厥成”的那个芮国形成了鲜明对比。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载:“武王时,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卷二百六十一·封建考二》)南方的巢国来向周王朝聘,芮国的君主已受命作咏赞的作品,这与西周芮伯长期扮演的重要辅臣角色相一致。《逸周书·卷十》:“穆王思保位惟难,恐贻世羞,欲自警悟……芮伯稽古,作《训纳》。王于善暨,执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正义》谓芮良夫即“芮伯也”。《大雅·桑柔》,《小序》:“芮伯刺厉王也。”明刘伯温《郁离子·献马》:“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从武王到厉王几乎整个西周时代,芮伯都活跃于中央王朝政坛之上并对最高王政表达赞扬、警训或批评,还受王命征伐。与文王时诉争田地的姜姓小国芮呈现出很不同的面貌 芮国君主列表 芮伯良夫(周武王、成王时) 芮伯良夫(周厉王时) 芮伯万(见《左传》桓公三年)

麻烦采纳,谢谢!
佚名
2024-06-05 21:29:2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08:19:25

    春秋时期的君王有凌墓吗

    春秋时期的国君也有墓葬,举例说齐桓公小白的墓葬就在今天的青州,有关春秋时期国君墓葬的特点详解如下:  东周时期墓葬,上候级的伴有牛马坑、封土家等。这个时期已经形...

  • 佚名
    2024-06-05 11:35:52

    列举2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1、拔苗助长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成语典故。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在哪里可交易?价格多少?

    青铜鼎这种东西不可以公开卖吧,你哪得来的,河南那里有很多现做然后做旧的青铜器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石子防盗墓是怎样一个结构

    秦代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有葬具,以单人葬为主,随葬器物以三小壶或三小罐为基本组合,此外有半两铜钱、铜带饰等。该类墓葬的时代在秦朝统一前后。  汉代墓,...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方式和意义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正确评价民族融合的作用。6.从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封建制的确立,又加速了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并分...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春秋时期后宫妃子的顺序

    后宫称谓---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历史上真的有三国时期吗?

    嗯,这种不轻易听信“专家”“教授”而自己认真研究的态度是很不错的(也许是这家“品”那家“说”都说的煞有介事以致大家连基本事实都开始怀疑了orz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