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苗姓的姓氏起源

苗(miáo)姓源出有: 源于芈姓,芈姓中的一个分支,即是源自楚国的姓氏。最直接的得姓史祖是楚国公族大夫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属于以封居名称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若敖之乱,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在晋国与楚国的交战中,伯棼之子贲皇技献晋国使晋国取得战斗胜利。后世传有楚才晋用的典故:
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王子牟为晋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苗,遂为商周古国,西周初国亡,成为周邑。
在贲皇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遂成苗氏,并尊贲皇及其父亲斗越椒为得姓始祖。这也是汉族苗姓人口最主要的来源。楚国氏族伯棼及其子孙定居河南济源苗亭,遂这支楚国大夫子孙姓氏为‘苗’。
在河南济源当时记载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有对联曰“草长莺飞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财兴”,描述当时地理环境。 源于芈姓,出自上古时期神**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民间传说:“在上古时候,有一位神**叫苗父,世人称其为“古**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苗氏,得姓时间要远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其实,在史书中对苗父其人还是有记载的。苗父,上古巫**,一称弟父。在历史文献《韩诗外传》中记载:“吾闻上古**曰弟父。弟父之为**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按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者”,即上古时代的一个**生。他所说的“上古”并非确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对说法,是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民间传说苗父是一个**生,只是因为他能让所有求助于他的病人病愈和康复,并不意味着他和后世**家们在诊、疗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处。其实,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生们那样用“四诊”去诊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术治疗,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种巫**,如今看来,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在传说中,他为众多病人治过病,而且还疗效卓著,称其为“**”并不过分,因此,人们把他认为是“上古为**者”。 源于百济民族,出自唐朝时期**半岛百济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唐时期,**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汉姓苗氏。百济,是古代**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割据**,存在于公元前18~660年。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韩民族的三国,为古老的马韩民族五十四个部落中的百济部落所建,公元前一世纪逐步形成奴隶制**。公元前一世纪末,百济部落兴起于**半岛西南部的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今韩国汉城附近)。传说,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王子温祚率领部分臣民来到汉江北岸,以其军事实力在慰礼定都称王,国号百济,马韩百济部被其融合。后百济国将王都迁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今韩国京畿道广州)。东汉建安年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国王迎娶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带方郡的协助,逐渐强盛起来。至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公元346~375年),即百济古尔王在位期间,仿照汉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中央政权设六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为十六品,地方上设五方,二十二檐鲁(郡县),**机器初步巩固。古尔王模仿北燕国的例制,定出有尊卑差别的紫、绯、青三等官服服色,开始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占据了乐浪郡后,形成了**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其中的百济国势力较为弱小。因此,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百济国临津江流域被**攻占。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攻陷,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公州)。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四年(公元538年),百济国势更衰,再迁都到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改国号为南扶余。在抵抗**的共同北进目标下,百济国与新罗国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结成了联盟,并共组成联军收复了汉江下游地区。但很快联盟破裂,收复之地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被新罗国所攻占。百济国为了夺回地,又反过来联合**,频繁进攻新罗国。新罗国面对两国联盟束手无策,频频失败,于是向大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正对**的势力不断扩张而反感,更不希望**的有两猛势力的存在,于是应邀出兵干预。大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与**和百济联军的战争中,在新罗国的配合下,于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彻底灭了百济国。百济国灭亡后,领土被新罗国统一。而后,在唐乾封元年~总章元年(公元666~668年),唐高宗又令大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唐军与**鏖战,在农历9月彻底灭亡了**。
灭亡后的百济、**国民,被唐朝**内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为苗氏,以别于当地汉民。在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该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为田”,改苗氏为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沙毕纳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沙毕纳尔氏,汉姓为苗氏,源出蒙古土尔扈特部。蒙古土尔扈特部,是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元朝时期重臣翁罕的后裔。土尔扈特部原游牧於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公元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额济勒河下游流域(今俄罗斯伏尔加河),自成独立的游牧部落,但仍不断与厄鲁特蒙古各部联系,并多次遣使向清朝**进表贡。
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大帝派出图理琛使团,途经**西伯利亚地区,两年后至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到了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遣使吹扎布,假道俄罗斯,历时三年到达北京,向乾隆大帝呈献贡品、方物、弓箭袋等。土尔扈特部族人自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不断反抗沙皇**的侵略与奴役。公元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著名农民领袖拉辛领导顿河农民**后,居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土尔扈特人民纷起响应。公元十七世纪末期,土尔扈特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率领部众积极支持巴什基尔人的**。公元十八世纪初,土尔扈特人民仍不断掀起****,反抗沙皇**在伏尔加流域的统治。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农历1月,土尔扈特部为**沙皇**的残酷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在第七代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的曾孙)率领下发动了**大**,之后,渥巴锡带领着三万三千户族人从伏尔加河东岸出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历尽艰辛,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季来到伊犁附近的塔麻干地方,史称“土尔扈特东归”。
源于**,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中的苗氏,源自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记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密征调。以名为氏。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后,历代明朝皇帝赐予**将领许多汉姓:闪、者、白、苗、冶、乌、达、木、金、陕、翦、千、保、卯、张、马、丁、郑、朱、安、薛、禄……
此后,在**中即有苗氏一族。苗氏**今**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青海等地。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记载: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珲春图们江沿岸)、倭济石(今吉林图们与珲春之间)、绥分(今**交界的绥分河流域),其后裔中有议政大臣、江宁将军苗齐纳,在他的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苗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康仪理氏,亦称康吉里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大多冠汉姓为康氏,亦有取汉义为姓氏者,称苗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苗族、**族、**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苗氏,世代相传至今。

佚名
2024-06-04 05:53:3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10:30:00

    雷姓的姓氏文化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明)雷金声纂修,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图书馆。上海青浦雷氏统宗谱,(清)雷补南续修,清嘉庆十七年(公元...

  • 佚名
    2024-06-04 04:27:44

    杨姓的起源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

  • 佚名
    2024-06-04 05:37:31

    恽姓的姓氏源流

    恽(yùn )姓源出有三: 恽代英(1895.8.12-1931.4.29),字子毅,化名王作霖,祖籍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湖北省武昌镇。出身于书香门第。1919...

  • 佚名
    2024-06-04 19:51:10

    “香”的姓氏来源?

    香 ①姓查:神农氏炎帝—姜子牙后人,齐倾公姜无野之一子食采于楂邑为爵,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查开祥之燕冀贻谋。 ②姓氏辩证: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

  • 佚名
    2024-06-04 05:17:37

    杨姓氏的来源

    杨 姓是当今**姓氏排行第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一。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杨姓的起源

    一、寻根溯祖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香”的姓氏来源?

    香 ①姓查:神农氏炎帝—姜子牙后人,齐倾公姜无野之一子食采于楂邑为爵,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查开祥之燕冀贻谋。②姓氏辩证: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百家姓丁姓的起源及家谱

    丁姓 - 姓氏源流 丁(dīng)姓源出有四: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百家姓中的杨姓起源

    杨姓来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 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陇姓氏的起源

    陇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陇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荥阳邑陇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