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短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短篇!)新的!!!

精短文言文汇编
目录:
1、治驼;2、张佐治遇蛙;3、义士赵良;4、砚眼;5、孝丐;6、县令挽纤;7、唐临为官;
8、孙泰;9、神童庄有恭;10、蛇衔草;11、少年治县;12、桑中生李;13、若石之死;
14、秦西巴纵麑;15、樵夫毁山神。

1、治驼
【原文】
昔有**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于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矖(xi)焉。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哉!
另一个版本:
昔有**人,自诩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以一置于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哉!
【注释】
1、媒:自我宣扬。2、延:请。3、鸣:告发。4、诩:夸耀。5、矢:箭。6、业:职业。
7、昔:以前。8、使:让。9、但:但是。10、索:要。11、直:笔直。12、以:用。
13、置:安放。14、于:在。15、践:践踏。16、亦:也。17、欲:想要。18、为:做。
19、异:不同。
【译文】
从前有个**生,自我吹嘘能治驼背,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铁环一样的人,如果请我去**治,保管早上治晚上就像箭一样笔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的话,就让**生给他治驼背。**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践踏它。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马上就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申冤,这个**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我只管治人驼,不管人的死活!”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生有什么不同呢?

2、张佐治遇蛙
【原文】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斤,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讯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注释】
1、金华:古地名,今浙江金华市。2、郡守:郡的长官。3、挈:提。4、从:跟随。
5、斤:斧头。6、导:引路。7、并:同时。8、清渊:深水。9、市:到市场上去。
10、汤:热水。11、适:去到。12、前导:在前面开路。13、焉:在那里。14、未几:不久。
15从之:跟随。16、哀之:感到哀伤。17、异之:感到奇怪。
【译文】
金华县的长官张佐治到一个地方,看见有许多青蛙在道路旁鸣叫,而且一只只都昂着头,像有冤要说似的。张佐治觉得很奇怪,便下车步行,边走边察看,青蛙见他下了车,于是又蹦跳到他的面前为他引路。一直走到了一田边,只看见三具尸体叠在一起。张佐治用手提起上面两具尸体,发现最下面那具尸体还在颤动,于是喂给那人热水喝。不一会儿那人醒了,便讲起了经过:“我是名商人,在向集市路上遇见两个人的肩上背着箩筐,筐中有青蛙,都在哀鸣着。于是我便买下了青蛙把它们全放生了。那两个卖蛙的人说:‘这里水很浅,即使你把青蛙放生了,也会被别人捉住。前面有一潭水很深,是个放生池。’我于是便跟那两人前往放生池。可谁能料想,那两个人挥动斧头,于是,我就被他们伤害了。我的仆人在我后面不远,他们身上都带着很多银子,一定是那害我的人把仆人们引诱到这里来,把他们杀死了,抢走了所有银两。”张佐治听后立刻回县里,逮捕那**的两人。不久,便人赃俱获。经过审讯,那两人都交代了犯罪的事实,判他们死罪,并将他们抢夺的钱财归还给商人。

3、义士赵良
【原文】
赵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也,痛不欲生。义士怒不可遏(è,控制),径自诣(yì)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士瞋(chēn)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已入其胸,立仆。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jǐng)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注释】
1、垢:脏。2、询:问。3、索:寻找。4、眈眈:瞪着眼。5、仆:跌倒。6、疾:痛恨。
7、燕人:河北一带的人。8、**:欺侮与侮辱。9、儆:警告。
【译文】
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漂泊在江湖上,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哭声,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看见一个女孩蓬头垢面 ,看起来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才得知她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负侮辱,痛不欲生。赵良怒不可遏,径直到了那个村庄,寻找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侮辱没有过错的女孩?”一个恶少虎视眈眈地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瞪大眼睛骂道:“你不是人,只是只禽兽。”还没等恶少**剑来,赵良的白剑已经**了他的心脏,立刻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恶少的耳朵以警戒众人,并警告他不能再为非作歹了!

4、砚眼
【原文】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注释】
1、待用:等待朝廷任用2、既:已经。3、邸(dǐ):官办的旅店。4、金:银子。
5、是:对的。6、向:以前。7、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8、值: 遇到。
9、尝:曾经。10、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为货币,银一两称为一金。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大为惋惜。

5、孝丐
【原文】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注释】
1、诘:问。2、遗(wèi):留给;送给。3、迹:动词,跟踪。4、里许:一里左右。
5、蔽舟:破船。蔽,通“敝”,破旧。6、奉:通“捧”。7、哀:可怜;同情。
8、不知所终“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9、可:大约。
【译文】
一个乞丐的生活状况不如他的同乡人。明孝宗年间,这个乞丐曾经在吴地行乞。每次乞到的食物多数都不吃,常常把它储存在一个竹筒中。看见的人都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时间长了,就有人问乞丐这是为什么,乞丐说:“我还有**亲在世,要留下来给她(吃)。”有好事的人想知道究竟,于是跟踪乞丐,走了一里路左右,来到一条河边,在一片柳阴下系着一条破船,小船虽然很破,但是很干净,有一个老妇人坐在里面。乞丐坐在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一下,然后端到船上。等母亲吃的时候,他站起来唱歌,做小儿游戏的动作,来使母亲高兴。等母亲吃完了才再去要饭。有一天乞丐在路上要饭,什么也没有要到,很疲惫。有一个叫沈孟渊的,很可怜他,就给他食物,但是乞丐宁可饿着,也不在母亲之前吃。像这样过了几年,乞丐的母亲去世了,乞丐就不知所终了。乞丐自己说姓沈,(当年)年龄大约三十岁。

6、县令挽纤
【原文】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注释】
1、何所:什么地方。2、何所以进:通过什么途径做官。3、宾属:宾客下属。4、索:要求。
5、身:亲自。6、引舟:拉船。7、方:正。8、事:做事。
【译文】
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他担任益昌县令。益昌县离州有四十里远,州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者宾客下属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要求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正当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7、唐临为官
【原文】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释】
1、会:适逢;正赶上。2、白:禀告。3、逸:逃跑。4、悉:都。5、丞:县令的属官。
6、稼穑:田间劳作。7、毕:结束。8、系:拘囚。9、为:做。10、皆:都。11、耕:耕作。
12、活:使……活下来。13、由是:从此。
【译文】
唐临当上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未交税而被关押的。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不肯。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就从此出名了。

8、孙泰
【原文】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②往还之。
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
1、师:以……为师。向……学习。2、先是:在此以前。3、子:女儿。4、长(zhǎng):长女。5、女弟:妹妹。6、或:有人。7、适:女子嫁人。8、市:买。9、亟(jí):副词,急切;迅速。10、家:动词,安家。11、置:置办;买。12、诣:往;到……去。13、所止:所住的地方。14、俾:使。15、翁姑:公婆。16、不肖:不成器;不成材。17、绐(dài):欺骗。18、适:刚刚。19、除官:授官。20、讫:完毕;结束。21、解维:**船上的缆绳。22、逝:离开。
【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拜皇甫颖为师,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他的表妹。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瞎了,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正义。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9、神童庄有恭
【原文】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
1、粤中:今广东番禺市。2、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3、神格:神态与气质。
4、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5、厅事:指大堂。6、卒:军中伙夫。
【译文】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以为他在吹牛,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10、蛇衔草
【原文】
版本一: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创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创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版本二:
昔有田夫耕地,值见伤蛇在焉。顷之,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经日创蛇走。田夫取其余叶治伤,皆验。本不知草名,乡人因以蛇衔名之。古人云:蛇衔草能续已断之指如故,非妄言也。
【注释】
1、著(zhuó):放。2、《抱朴子》:晋人葛洪著。3、曩:从前。4、田夫:种田老人。
5、着:放。6、验:验证。7、妄:胡乱。
【译文】
版本一:
从前有一位老农在耕地,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疮,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抱朴子》说:“蛇衔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说的就是这回事。
版本二:
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恰好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第二天,受伤的蛇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伤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乡里人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古代人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得和原先一样。”并不是乱说的。

11、少年治县
【原文】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
1、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2、治:治理。3、反:通“返”,返回。
4、既而:后来,不久。5、遣:派。6、共载:同车。7、白首:老年人。
8、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义。9、决之:决断政事。10、耕器:农具。
11、仓:仓库。12、廪:仓库中的粮食。13、赈:救灾。14、私兵:私人武器。
15、仓廪:储藏粮食的仓库。
【译文】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齐君说:怎么看得出?”追赶的人说:“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队。

12、桑中生李
【原文】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释】
1、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2、顾:回头。3、余浆:多余的水。
4、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5、豚:小猪 谢以一豚:用一只小猪祭谢。
6、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7、行:不久。
8、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9、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指摆满了酒肉。
10、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11、众犬吠声:本意为一只狗叫,许多狗也会跟着叫起来,比喻众人盲目符合。
12、就斫:跑去砍了。就,接近。斫,砍。
13、亦行自愈:自己也会逐渐痊愈。亦,也。愈,病好了,此指痊愈。
【译文】
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以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自然就会好。这样一来,众人便你一声我一声地附和传说为:“李神能使**重见光明。”远近涌动,树下车马成千上百,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快就堆成了小山,绵绵不断。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见此情形不禁觉好笑,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便种下的。”于是顺手砍掉了它。

13、若石之死
【原文】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已者。.于是弛其备,撤其备,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注释】
1、阴:(山的)北面。2、恒:常常。3、窥:窥视,**。4、藩:篱笆。5、帅:带领。
6、警:警惕。7、卒:终,完毕。8、岁:年。9、毒:危害。10、弛:放松,放下。
11、**(nǔ):装有机关的弓。12、备:防备。13、修:修补。14、决:破裂。
15、葺(qì):修葺,修补。16、无何:不多久。17、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18、止:停。19、隈(wēi):墙角。20、豕(shǐ):猪。21、斥:呵斥。22、走:跑。
23、以:用。24、人立:像人一样站立起来。25、但:只。26、宜:应该。
【译文】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开心,自以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于是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备,墙坏了不补,篱笆破了不修理。忽然有一天,有一只貙追捕麋鹿来到(这里),在他家的一角停了下来,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拼命地叫它走,它不跑开,(又)用土块打它,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大家说:“若石是只知道一样不知道两样,应有此下场啊!”

14、秦西巴纵麑
【原文】
版本一: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
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版本二:
鲁之贵人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见其哀,纵而与之。麑随母而去。孟孙怒曰:“吾猎得麑,尔纵之,何也?”秦西巴曰:“但不忍耳。”孟孙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秦西巴以一麑而不忍,又安能亏吾子乎?”
【注释】
1、纵麑(ní):放走小鹿。麑,小鹿。2、窃:私下,谦辞。3、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4、使:派,命令,让。5、猎:打猎。6、烹:烧,煮。7、啼:啼叫。8、忍:忍心。9、居:过了。10、安:哪里。11、诚:的确。
【译文】
版本一:
鲁国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开小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哀啼,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版本二:
鲁国贵人孟孙君打猎打到了一只小鹿,便让秦西巴先带回去,准备杀了吃掉。结果秦西巴走在回去的路上,一只母鹿一直跟随着他,并且啼叫。秦西巴不忍心,于是把小鹿放了,还给了它的母亲。小鹿跟随着母亲离开了。 孟孙君很生气地说:“我打猎获得的小鹿,你放了它,为什么?”秦西巴说:“路上母鹿一直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就私自把小鹿放了,让它跟母鹿走了。”过了一年,孟孙君又把他召回来担任太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我的儿子呢?”

15、樵夫毁山神
【原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注释】
1、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2、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3、伺:等候;祠:庙
4、逆:迎(上去)。5、谓:说。6、戒:告诫。7、且:将。8、觇(chān):悄悄地看。
9、甫:刚。10、合:回合。11、遁:逃走。12、逐:追上去。13、劳:安慰。
14、高义:深厚的情义。15、盍:何不。16、既:已经;诟:辱骂。17、竟:最终。
18、然:是的。19、因:于是。
佚名
2024-06-16 13:24:5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22:56:18

    求翻译一篇关于风水的文言文!!!

    这是“二十八宿五行消峰法”二十八宿五行消峰,江西诸法,除郭杨曾风水术外,大部分都采用。其消峰法是以二十四山向与堂前峰峦所对应的二十八宿五行论生克比和关系,即,比...

  • 佚名
    2024-06-16 01:17:30

    曾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张晓风很短的几篇散文

    张晓风经典散文  遇见  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  “妈妈!妈妈!快点来呀!”  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己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文言文翻译

    【注释】 ①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编者所加的。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冉有...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给我几篇文言文及翻译,越多越好!!

    三峡(北魏)郦道元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一篇写兔子的短文(40词)中文和英文

    rabbit ** an cute kind of amimals.it has two long ears.they can make rabbits hea...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急急!!!~~~帮忙翻译一篇古文...

    【译文】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文言文《羊左之交》及翻译。

    羊左指羊角哀与左伯桃,西汉时期燕地人。像羊角哀与左伯桃那样的交情。比喻生死之的朋友。汉·刘向《列士传》:“六国时,羊角哀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俱往仕,至梁山,...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短篇文言文(原文字数不超60字)及翻译

    楼主您好,世说新语 里面很多短文。我摘两个:1、王中郎令伏玄度、习凿齿论青、楚人物。临成,以示韩康伯。康伯都无言,王曰:“何故不言?”韩曰:“无可无不可。”【译...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世说新语言语篇的文章及翻译,要详尽,谢谢各位好心人。

    给个邮箱,发给你,这里地方不够,回答不了那么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