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吏孟府君传翻译

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 死后葬在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里安家,于是成为该县人氏。 孟嘉少年丧 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 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 嘉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二十岁时,已受到同辈人的敬佩。同郡 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 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 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卅里, 声传京城。 太尉庚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受命 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 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质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 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瘦亮拿着拂尘掩口而笑。诸 位从事离开后,瘦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在堂,兄弟 共相欢乐,一派和悦。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庚 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 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太傅褚裒是河南人,他干练而温和,很有度量 且有才识,当时他任豫章太守。一次他离开豫章来朝见厦亮,适逢正月初一 庾亮大会州府人士,其中大多是贤俊名流之辈,孟嘉的座位离主座很远。诸 裒问庚亮:“江州有位孟嘉,他在哪里?”庾亮说:“他在此,您只管自己 寻找。”褚裒一一看过,于是指着孟嘉对庚亮说:“难道不是这人吗?”庾 亮高兴地笑了,喜的是褚裒能认出盂嘉来,同时也为盂嘉能被褚裒认出来而 感到惊奇,于是就更加器重孟嘉。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 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谁国人桓温的参军。 孟 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 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坐。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 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 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 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谘议参军,当时在坐,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 写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 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细毫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 越,四座之人为之赞叹。 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 任命。晋穆帝司马耽闻其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 辞不去,说自己不能做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曾经做过刺史谢永的别驾。谢永是会稽人,不幸去世,孟嘉请求前去吊 丧,以尽往日下属之情,途经永兴县。高阳人许询,有俊才,辞去荣禄不愿 做官,常常随心所欲,独来独往,此时正客居在永兴县界。一次他乘船到附 近去,正遇孟嘉经过,他赞叹道:“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 识此人。也只有中州的孟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难道不正是他吗?可是 他又因何而至此地呢?”许询请人去向孟嘉的随从打听。孟嘉告诉来人说: “我本就打算前去拜访,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头就到许先生那里 去。”孟嘉返回时,于是就在许询处连住两夜,两人相互成为知音,彼此很 是投机,像是多年的老友。 孟嘉回到桓温府后,转官为从事中郎,很快又升 迁为长史。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尝遇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直去龙山, 顾影痛饮,至晚方归。桓温曾经和缓地对孟嘉说:“人不能没有权势,这样 我才能驾驭您。”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从儿童时代直到 五十岁,孟嘉行事从不苟且求合,言辞之中从不自我吹虚,从未有过喜怒哀 乐的表情。喜欢酣畅饮酒,即使过量仍言行不乱。至于放纵情怀、得其意趣 之时,便心寄世外、恬适安然,旁若无人。桓温曾经问孟嘉:“酒有什么好 处,而您如此嗜好它?”孟嘉笑着回答说:“明公您只是没得到酒中的意趣 罢了。”桓温又问关于歌**弹唱,为什么听起来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歌 喉声乐呢?孟嘉回答说:“那是因为逐渐接近自然的缘故。”中散大夫桂阳 人罗含,为孟嘉赋诗说:“孟嘉善饮酒,不失其本意。”光禄大夫南阳人刘 耽,过去与孟嘉同在桓温府中供职,我的叔父太常卿陶夔曾经问刘耽:“孟 嘉如还在世,是否可以做到三公的职位?”刘耽回答说:“他本来就应当是 三公中的人物。”孟嘉就是如此被当时人所推重。 我已故的母亲,是孟嘉的 第四个女儿。正如《诗经·凯风》“寒泉”之诗那样,对母亲的思念,充满 我的内心。我谨慎地采录。考察孟嘉生平的行踪事迹,写成这篇传记。只恐 有错误之处,而有损于大雅君于的德行。所以我战战兢兢,真像是临深渊。 履薄冰啊。 赞语是: 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有 口皆碑。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者必定长寿, 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

麻烦采纳,谢谢!
佚名
2024-06-10 01:52:2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05:39:43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翻译注释

    【原文】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作者: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http://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红军长征小故事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红军长征的故事有?

    红军长征的故事 我们的贺**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海瑞传》翻译

    我找到了!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乡试中了举人。进入京城,上奏《平黎策》,建议在海南设置县衙,来开化自己的故乡。知道这事的人都认为他志气豪壮。朝廷任命他...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翻译注释

    展开全部【原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作者: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的作品译文

    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 死后葬在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文言文翻译《晋书.列传第五十一》

    除了很闲的人和专门搞学术的,不会有人帮忙在线翻译一个列传的。自己上网搜索,有一些网站可能有现代文的。不建议做伸手党。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答庞参军的翻译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

  • 佚名
    2024-06-10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