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知道新安江**是什么时候的事?

新安江**最早开始于1956年。据《淳安县志》、《新安江水库**纪实》的记载,新安江**第一村是淳安县紫峰乡芹坑村,时间大约在1956年的10-11月份(两本书的记载时间不一致)。 新安江水库淹没面积580平方公里,浙江建德县一个乡、淳安县49个乡、安徽6个乡沉入库底。 淳安县当时人口集中的富裕村,全部沉入水底,50%以上的人口需要外迁。留下的就是远离新安江畔,高山峻岭上的山村,也就是当时淳安县交通不便的一批贫困村落。 1957年6月,浙江**《关于新安江水库**安置工作的初步方案》是这样安排的:17.8万人**到建德、金华、嘉兴三个专区29个县分散插队,保证每人一亩以上的耕地;1.6万元就地后靠;1.4万能人**建镇。人均安置费558元。有人说:如果认真执行好这个方案,新安江水库**肯定是一项成功的事业,会成为全国**史上的典范。 但一切并没如人的安排展开。 1956-1967年间,库区已经搬走了2万多人,**下发的《关于新安江电站投资指标的批复》中,**的人均安置费被削减为478元。不久,浙江**又规定“从1958年起,新安江水库**经费按每人平均150元支付。”尤其是在后来的“****”、“移了大提速”过程中,实行的“赶鸭子式”的数百里行军**,一句“少带旧家具,多带新思想”的口号,就让众多的库区人抛弃家具、农具,只挑着铺盖远赴他乡,当地仓促建设的干打垒房子不但质量差,而且数量少,一家人还分不到一间房子。而且有5万多**被安置在开化、常山、龙游等县的重点血吸虫乡镇。**的生产生活急剧直下,加上**中有不少人染上血吸虫病死了。出于生活的困难与对死亡的恐惧,外迁的**纷纷回流。 中央及浙江**不久即宣布**外迁失败。 1960开始,**进入最为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人都在经受一场罕见的饥荒,淳安县由于土地大部被淹,外迁的**又大部回流,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饿死人的**村村都有,成为了全国的重灾区。据统计,仅开化县夏州村在62-63年间因饥荒和血吸中心病死记的人数就高达123人。
佚名
2024-06-03 04:11: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