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要一份湖北黄冈的简介///

黄冈简介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区)、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98万。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力量,发生了“黄麻**”、**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史**。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一大代表,**、**两位****,**、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周希汉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1+8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篇,苏轼因此成就其文学巅峰,黄梅戏在此发源(有争议)。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老区,更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红色旅游的主体。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1995年12月23日,**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1996年5月18日,正式成立黄冈市和黄州区、团风县。黄冈市现辖红安、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县,麻城、武穴2市,黄州、龙感湖管理区2区。
  全市原有乡镇办事处179个,2000年,进行乡镇撤并,到年末,全市实有乡镇办事处124个,行政村4256个,村民小组39066个。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2005年全市总人口726.34万人。其中,男381.04万人,女345.30万人。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3.5‰。其中,黄州区总人口36.**万人;团风县总人口36.57万人;红安县总人口65.41万人;麻城市总人口116.28万人;罗田县总人口59.50万人;英山县总人口40.86万人;浠水县总人口103.81万人;蕲春县总人口96.57万人;武穴市总人口73.11万人;黄梅县总人口95.15万人;龙感湖管理区总人口2.97万人。
  汉族为主,散居有回、壮、满、土家、蒙古、苗、藏等25个少数民族。
  [编辑本段]地形地貌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为: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昌78公里。
  全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 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 12.10%,岗地占10.34%,丘陵占43.31%,山地占34.25%。东西最长距离为166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209.5公里。
  本市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0余座。位于罗田、英山的天堂寨主峰海拔 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间,河港、湖泊交织,500亩以上湖泊38个。发源于大别山脉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经市域汇入长江。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有 “黄金水道”之称。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市耕地587.89万亩,园地46.33万亩,林荒地1035.27万亩,水域2**.78万亩,难利用地125.88万亩,其他用地597.09万亩。2005年有耕地31.8613万公顷,年内减少1.605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949年1.99亩,1978年0.94亩,1988年0.80亩,1991年0.75亩,1997年0.67亩,1998年0.66亩,2005年0.66亩。
  水利资源
  水资源总量为106.6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33.4万干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14万干瓦,年发电量7.06亿度。长江多年过境客水每年7200亿立方米,可供沿江利用。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05座,总库容50.88亿立方米,塘堰26.3万口,蓄水4.7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6600公顷。
  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12处,英山汤河、罗田三里畈、蕲春桐梓等处温泉已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种50余种、多种矿床点230余处。其中非金属矿23种,主要有萤石、石英石、磷矿石、花岗石、大理石等。磷矿石储量5000万吨,主要分布在黄梅、武穴。红安萤石矿是全国三大萤石矿之一,储量在200万吨以上。蕲春等地的硅石矿储量在500万吨以上,含硅量达98%以上。花岗石、大理石遍布团风、浠水、罗田、麻城、武穴,分布面积3000平方公里。巴水、浠水、蕲水、倒水、举水5条河流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黄砂基地,仅浠水境内储量即在5亿吨以上。金属矿有铁、锰、铬、金红石、铜、铅、锌、钼、金以及稀有金属铌、钽、锆等。其中铁、金红石、铅、锌及金的储量较丰富。境内有金矿5处,分布在蕲春、罗田、浠水、团风、黄州等县区。巴水、浠水、蕲水等河流中有丰富的铁砂,其中以巴河的质量最好。
  生物资源
  全市有木本植物575种,其中用材林树种128种、经济林树种84种、园林绿化树种116种。珍稀树种有垂枝杉、金钱松、黄山松、华山松、银杏、红山茶、肉桂、楠木、香果树等41种。全市有林地 5185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4%。
  主要野生动物有绿毛龟、穿山甲、水獭、灵猫、麝、金钱豹、白头鹤、绿头鸭、白冠长尾雉等40余种;野生植物1112种,其中可开发109种(纤维类17种、油脂类15种、淀粉类17种、芳香类12种、栲胶类14种、**材类34种)。蕲春的蕲龟、蕲蛇、蕲竹、蕲艾,黄梅的晋梅,英山的桔梗,罗田的茯苓、团风的苦荆茶,以及山区的豹、麝、灵猫、大猊、穿山甲、豪猪、白冠长尾雉等,皆属珍稀动、植物或名贵中**材。专家考证认为,罗田还是野梅的原始产地。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本市属亚热带**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全年太阳辐射量为 106.49-113.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2161.5小时,西北部日照高于东南部,全市日照率为 43-49%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7℃-17.1℃。全年无霜期在237-278天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223-1493毫米,年降水总量222.37亿立方米,降雨日数 (≥0.1毫米日数)在 115-147天之间。光照丰富,雨量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气候要素分布不均匀,也常有洪涝、干旱、低温冷冻、高温为害。
  2005年,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冬季偏冷。年降水量大部分县市区正常偏少并于“梅雨”期出现“少梅”现象。全年气象灾害较多,出现“倒春寒”低温阴雨、局部特大暴雨、干旱等灾害天气。
  洪涝
  大别山脉乃天然屏障,既阻挡和减弱冷空气南侵,又有对南来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使罗田、英山成为长江流域暴雨区之一。如遇长江上中游流域的强降水与本市强降水同期出现,则形成江水顶托,内渍不能外流,会大大加重洪涝危害程度。据气象部门1959年以来记录,全市性洪涝共有10年,其中大涝7年(1964、19**、1983、1991、1996、1998、1999)中涝3年(1959、1975、1980)平均4-5年一遇。洪涝集中发生于夏季,全市中等以上的10次洪涝,即有8次出现于梅雨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中北部较南部为重。
  干旱
  全市的干旱有冬旱、春旱、夏旱、秋旱4种,以夏旱、秋旱影响为甚。1959年以来,全市中等以上程度的夏旱共13次,平均2-3年一遇。其中大旱9次(1959、1961、1964、1966、1967、1972、1978、1988、2000),中旱3次(1959、1974、1978)。夏季大旱以黄冈、麻城较多,平均4年一遇。英山、罗田较少,平均10年一遇。秋季大旱仍以英山、罗田较少,仅1次,其他各地2-4次。全市夏秋干旱主要出现于80年代以前,共18次,进入80年代以后,仅3次中等以上夏旱。
  [编辑本段]文化教育
  唐代,永宁(今武穴市)司马道信受佛教禅宗三祖僧璨传衣钵,居黄梅破额山,黄梅弘忍受道信传衣钵,移居黄梅东山,创立“东山法门”,是为禅宗四祖、五祖。道信门徒五百,弘忍门徒逾千。
  会昌二年(842),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在其《黄州刺史谢上表》中,谓此地“风俗谨朴,法令明具,久无水旱疾疫,人业不耗,谨奉贡赋,不为罪恶”。
  庆历四年(1044),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四年中,卜居躬耕,写下了《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千古绝唱,达到文学创作高峰,为**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宋代境内有蕲水名**庞安时,另一建树卓越的是生卒于今英山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乾道六年(1170),陆游入蜀过黄州,说“自杜牧、王元之出守,苏东坡、张文潜谪居,遂为名邦。”(陆游《入蜀记》)
  明、清两代,府、州、县均建有学宫,并建有书院50多所。明代思想家李贽在黄安(今红安)、麻城讲学、著书达18年。
  明代276年中,黄州府考中进士328名,举人1465名。《明史》有传即有46人,其中有开国功臣蕲州康茂才,首任户部尚书、卓有理政才能的蕲水杨思义,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的蕲州李时珍,时称神**、后被封为**圣的罗田万密斋,诗文名重当时的黄冈王廷陈,上《两台疏》申请建黄安县的耿定向等。
  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朝廷嘉誉“清官第一”。域人刘子壮、陈沆中状元,帅承瀛、陈銮中探花,金德嘉中会元,分别占清代湖北省中状元、探花、会元的2/3、2/5、1/4。仅嘉庆至咸丰3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进士86名,举人466名。
  废科举后,黄冈新学兴起,黄州府设有中学堂1所,高等、两等、初等小学堂593所,师范传习所(初师简易科)2所,实业学堂8所。**时期,战乱频仍,民生艰难,教育事业仍有缓慢发展,革**据地的教育则发展较快。
  建国后,黄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其中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一批骨干学校富有特色。黄冈师范学院是境内本科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教育在校生4000多人,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系、音乐系等15个院系,英语、教育技术专业是全国同类院校教改牵头单位,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有一批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先进实验室和省级优质课程。学院国院交流广泛活跃,已与美、英、澳、日、加等国的10多家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常年有外籍老师任教讲学,200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理、化学科全国竞赛成绩一直在全省多列前茅,获奖总人数2800多人,其**家奖900多人。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
  [编辑本段]人才辈出
  黄冈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遍及**、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各个领域。
  梁、陈、隋、唐有一家四代为重臣的周炅、周法尚、周墀(今黄州人),北宋有参与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的吴淑以及父子为官均有政绩的吴遵路、吴瑛(均今蕲春人),被黄山谷称为“天下奇才”的潘大临(今黄州人),南宋有治狱平允的游侣和治蜀有功的余介(均为武穴人),明代境内有最早出使日本的程莹(罗田人),被神宗旌为为官“天下清廉第一”的汪可受(黄梅人),清有入清不仕的诗人杜茶村(今黄州人),时称“楚北大儒”、陈沆和陈銮皆出其门下的陈诗(蕲春人),著有《**学概要》的名**杨际泰(今武穴人,与庞安时,李时珍、万密斋并称为“鄂东四大名**”),近现代人物中,有京剧奠基人之一的余三胜(罗田人),音韵训诂学家、与章炳麟齐名的黄侃(蕲春人),逝世后被**称为“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方志学家王葆心(罗田人),拍案而起的**斗士、诗人、学者闻一多(浠水人),最早发现四纪冰川活化石命名为**水杉的林业专家干铎(武穴人),竹器工艺艺人章水泉(武穴人),作家废名(黄梅人),叶君健(红安人),秦兆阳(团风县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红安人),形成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哲学家熊十力(今团风县人),著名的军事家**(团风县人),早期翻译《资本论》的**经济学家王亚南(今团风县人),首次发现四纪冰川遗迹、驳斥“**贫油”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今团风县人),勇于探索真理、具有独立人格的早期文艺理论家胡风(蕲春人),被港台称为“现代大儒”的徐复观(浠水人)等。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截至2007年,黄冈全市等级公路1.36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1512公里。鄂黄长江大桥
  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2008年9月份,湖北省与铁道部签署了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省部协议。根据协议,武汉至黄冈之间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城际铁路,4年后建成。
  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自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葛店南站引出,在唐家渡上游,经计划新建的黄冈长江大桥跨越长江,依次经黄州区禹王街道办事处设黄冈站,经路口镇附近跨106国道设路口站,经陶店乡设黄冈东站[7]。城际铁路黄冈段先后与武九铁路、京九铁路、汉鄂高速公路、大广北高速公路、现有的黄州火车站对接,全长47公里,其中铁路桥7公里、公路合建3公里,总投资93亿元[1]。
  从2008年开始,黄冈通过加快“三路一桥”(武英高速、大广高速、麻武高速公路和鄂东长江大桥)的建设,重点推动一桥(黄冈长江公铁大桥)一线(长江岸线)一路(麻竹高速公路)一港(武汉新港黄冈作业区)的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推进路站运渡一体化,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骨架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构建黄州至县市“一小时交通圈”,县市城区上高速“半小时快车道”、到武汉“两小时交通圈”的交通运输网,与大武汉实现“无缝对接”[2]。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黄冈过去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造成地方经济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在湖北省处于偏下水平。
  2002年底,黄冈提出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县域经济“四抓”方略,并从**、市长开始,各级**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重心,为投资者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
  顺应和把握国际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从2002年至2008年,黄冈共引进市外投资超百万元以上的项目3000多个,完成投资450多亿元[3]。以一批重大项目为龙头,形成了蕲春**材、武穴**化、黄梅纺织服装、麻城汽配、浠水农副产品加工、团风钢构、黄州食品饮料、英山茧丝绸等一批颇具规模和影响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随着新的资金和项目的引进,黄冈的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奶牛业为例,黄冈过去没有草场,也没有养奶牛的传统与经验,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6月底,依托伊利黄冈分公司等乳业巨头,黄冈通过引进大老板,搞规模化养殖,共开工建设千头奶牛牧场25个,已建成投产16个,存栏奶牛达到10132头,一跃成为全省最**牛**[6]。
  凡此种种,使得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显现后发优势。在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黄冈10个县市区有8家进位,所有县市区都进入ⅱ类行列。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黄冈工业依然活力十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居全省前列。针对黄冈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在短短几年里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进行了长篇系列报道,誉之为“黄冈现象”[5]。
  2007年,黄冈全市实现gdp47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速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人均gdp7095元;第一、第二。第三产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1.74:33.22:35.0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66亿元。全市外贸出口3.62亿美元。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5.27亿元。
  2008年,黄冈全市实现gdp6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gdp9001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05:33.99:33.9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3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5.53亿美元,增长34.36%;全市实现财政收入59.6亿元,增长31.7%[4]。
  黄冈有3家企业入选2009湖北企业100强,分别是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64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79位)、湖北兴业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第96位)[8]。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黄冈是历史文化名城。东坡赤壁已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遗址旅游区。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黄冈的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黄冈市旅游景点甚多,被载入**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名胜词典》即有23处:东坡赤壁、青云塔(以上黄州)、七里坪、红安烈士陵园、大圣寺塔、天台山(以上红安)、龟峰山、柏子塔(以上麻城市)、天堂山(寨)(罗田)、斗方山、舍利宝塔(以上浠水)、笔架飞瀑(即三角山,浠水、蕲春交界)、李时珍墓(蕲春)、五祖寺、十方佛塔、飞虹桥、释迦多宝如来佛塔、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高塔寺塔(以上黄梅)、双善洞、郑公塔(以上武穴市)。各地投资建设旅游景点,已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遗址旅游区。
佚名
2024-06-04 21:02:4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19:42:31

    黄庭立道的内容简介: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我道唯心,不会机谋巧算,无荣辱,恬淡经生自在,相逢处,非仙即道,**讲黄庭。黄庭立道,一道融入未来恢复了希望,一道回到过去凝固了思念,还有...

  • 佚名
    2024-06-04 00:51:21

    临湖镇的简介

    临湖镇位于涡阳县西南23公里处,店集镇北4公里,西临谯城区,北接标里镇,东抵公吉寺,南临店集镇。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9.4万亩,辖18个村委会,168...

  • 佚名
    2024-06-04 15:11:56

    黄道婆的简介

    黄道婆(1245 ~ 1330年),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黄道婆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我想知道,湖北武汉黄冈市得溪水县要美景有哪些呢?尤其是夜景,帮我

    庄子之妻病死,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见庄子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施于是责问庄子:“你与人家夫妻一场,她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仙逝,你不但不忧伤反而还鼓盆而歌,简直...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简介

    1,苏堤春晓苏堤春晓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500米,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著名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简介

    张岱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张岱出身...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东海西双湖简介

    位于东海县城西部的西双湖可以说是难得的“一宝”,作为上个世纪开挖的人工湖,湖区的总面积达8.1平方公里,库容量超过1200万立方米。湖中不仅有长堤将湖面一分为二...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黄金罗盘剧情简介?

    本片改编自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的最畅销小说《黑暗物质》(h** dark materials)三部曲之一,由克里斯·维兹(chr** ...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简单的介绍炎黄子孔.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黄河壶口瀑布简介。

    壶口瀑布,**级风景名胜区,**aaa**旅游景区,**地质公园。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