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人会烦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情绪变化所致。
佛教认为烦恼的根源在于“贪、嗔、痴”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在心理学上认为是心理矛盾即:动机冲突。动机冲突也称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有四种心理冲突类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和双重趋避式冲突。
(1)双趋势冲突
个体同时有两个目标,这两个目标对他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的动机,而个体又无法同时获取这两个目标时所产生的冲突即为双趋势冲突。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摆在面前有两个很好的工作机会,都可以使自己的事业上升,而这两个的吸引力相当。而你只能选择其一。这种冲突对人心理上的影响,取决于两个目标对当事人的吸引力,以及做出选择所需要的时间。吸引力愈大,选择时间愈长,对人的影响愈大。一般而言,只要稍稍增大一个目标的合意程度(如把它想象的更好一些),双趋式冲突便能得到解决。再比如买衣服,看到两件衣服都特别喜欢,都割舍不掉,但只能买一件,这是就会造成心理冲突,但是一般这时别人稍微给一点意见,这种心理冲突状态就解除了。
(2)双避式冲突
同时面对两个对自己具有威胁的**,而且只有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的威胁时,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叫双避式冲突。双趋势冲突比双避式冲突危害更大,也难于解决。因为它的解决有赖于其它因素的出现。比如,手术中病人对手术的恐惧,除非病人十分信赖的**生消除他对手术的误解和恐惧,或者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才能解决上述例子中病人所遇到的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因能满足需要希望趋近它,又因它构成了对自己的威胁又想避开它,抉择时所引起的冲突即趋避式冲突。比如,爱吃糖果又怕吃糖容易发胖;想治好病又怕动手术等。
(4)双重趋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或情景对个体同时具有好与坏,即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时所引起的冲突叫双重趋避式冲突。比如,结婚有家室之乐也有家室之累等生活烦恼。
佚名
2024-06-04 10:54:0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