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今天晚上,我接了我爸他们的电话,语气很严肃,我一接就被臭骂了一顿,说我一天想东想西还让不让人活,不

眼睛是沉睡的湖

1

这一年我高三。教室被换到了食堂的上面。老师笑着说,这样你们吃饭就方便多了。言下之意是,高三了,你们除了读书就吃饭。除了教室就是食堂。哪都别想去了。

一些女生把长头发给剪了。很多男生也把头剃成了最普通的平头。

教室后面也张贴了倒计时表。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的同学就会撕去一页。时常看到有同学对着计时表唉声叹气。像以前读过的寓言一样。悲观者说"唉,怎么只有××天了啊"。乐观者说"还有××天呢"。

时常看到有女生攥着考卷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

也会有男生愤懑得拍着桌子,说着"我他妈的真的受不了了"之类的话。

生活变成了一只钟摆。整日单调地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

shirly坐在我后面。是一个长得很好看、声音很好听的女生。

课间的时候,她常常在我的背上写字让我猜。

她说,我刚才写的是什么?

我说,妈。

她咯咯地大笑起来。然后说,乖儿子。

我也背对着她笑。

大概都是准备考艺术的孩子。所以,话题会特别多。她常常向我炫耀认识多少多少上戏播音系的学姐。认识多少多少北电表演系的帅哥。也经常问我,你说我考北电的播音系有希望么。

若我说,有。她会非常高兴。甚至会拍着桌子喊着,陈晨你真是我的知音。

而她这样的行为,我竟然没有感到丝毫的厌恶。相反,这仿佛就是我所喜欢的真实。

shirly经常在课间拿出某首诗歌大声朗读。她朗诵诗,感情很丰富。普通话也很标准。翘舌音和平舌音分得很清楚,丝毫没有了南方人的口音。但也有埋头苦读的同学会愤懑地朝她看,然后低声地嘀咕着什么。而这些,shirly是丝毫不在乎的。

我时常是听到了shirly的大声朗读才知道已经下课了。然后从昏睡中醒来。抬起已经发麻的双手。张开干涩的眼睛。

2

班里的同学越来越少。考美术的几个同学从这个学期开始就没有来过。还有放弃高考继承家业的。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在干什么。

葛在高二的时候就去了温哥华。过着9点上学、3点放学的舒坦日子。常常在我们奋战得头昏眼花的时候发来短信告诉我们,明天要和亚裔的同学开party哦。或者,万圣节放半天假crazy啊。十分纠结。

每天必发的是一张英语综合卷和一张语文的字形辨析。

常常有好几百个成语让你改**。我只是不明白高考语文只有一道选择题是改**和字音。况且是选择题。况且你改了成千上万的**都不一定能压到考题。况且仅仅是四分而已。

但我知道,这于我而言不值钱的四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拼命也要去争取的东西。

那天晚上,突然对安东尼说,我想离开杭州。不想在这里了。他说,那来墨尔本玩吧。

突然又想起了那年的夏天。那段日子,自己用着刚拿到不到两个月的**办着各种手续。住旅社。买车票。办**。那个夏天,是属于行走的。

于是打开电脑翻那个夏天拍的照片。一张又一张地按过去。大多数的照片没有我。唯一有自己的一张照片,是在越南的下龙湾。

在下龙湾的船上。一个美国大胡子。在他要下船的时候,说要给我拍一张照片。自己有些胆怯地朝他摇摇头。他说,没关系,每一个在旅行中结识的人,他都要给他们拍一张照片。

犹豫了一会。但还是对着他笨重的尼康单反机,做了一个笑脸。

3个月后。收到了他发来的邮件。附件里有那张照片。他说,他在boston,很怀念在vietnam的日子。也很怀念那个给他讲chinese films的**男孩子。

照片里的我笑容有些僵硬。穿着黑白条纹的衬衫。皮肤被越南的猛烈阳光晒得有些发黑。

突然感觉照片里的那个人,离自己很远。 3

数学课的时候,常常掰一块爸爸从俄罗斯带回来的大块黑巧克力塞进嘴里。然后抬起左手。把藏着耳机的袖子贴在耳朵上。右手则装模做样地拿着一支笔。

时常被老师点到名都没听到。每次仓皇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同桌总是迅速地把他的参考书给我。然后小声地告诉我答案在哪个角落。

常常回答完这些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问题时,老师总会做出一个欣慰的表情。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很难过。

坐在前面的那个女生。在上文史课的时候,会拿出一只mp3放在桌子上。后来才知道,她是在录音。她十分得意地对我说,她把老师的每堂课都录了下来。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听。这样,就像听了两次课。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她也会塞着耳塞。她说,肉体虽然是睡着了,但是大脑和思维却并没有睡着,所以,即使在睡着的状态下听着录音,也是有好处的。就像把那些知识用针活生生地打到脑子里去一样。

我常常听得毛骨悚然。

也常常听人说那个女生又情绪失控。在厕所里哭着给家长打电话说要回家。

所有的惶恐和不安。都是因为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我常常想,这样,有意义么。

高三就像一个幽深的泥沼。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地陷进深渊。

我以为我可以挣脱出来。我以为我可以逃离这个俗气的世界。

4

那日,逃掉了整个下午的课,去画室看凌。

转了三趟车到了玉皇山。画室在玉皇山的山腰上。在山下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等到上山的车。于是徒步上山。由于下雨。路上很泥泞。

我忘记了这个城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雨的。似乎从这个冬天刚刚开始,就开始了漫长的雨季。似乎在每个冬天来临的时候,就会下好长一段时间没有重量的冷雨。

一连十多天,甚至是一个月。整个城市像是被浸泡在雨水里。渐渐发霉腐朽。

即使是撑着伞。潮湿的空气依旧能打湿眼眶。分不清到底是眼泪还是水汽。

凌的美术专业考试已经到了冲刺阶段。画室的孩子从早上6点一直要练习到晚上10点才能收工。

画室里很安静。没有人闲聊。也没有放音乐。早已没有了8月份轻松的气氛。20多个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对着打着灯光的大卫像紧张又仔细地练习着。不忍心进去打扰他们。于是站在画室外面等。

向远处看,能看到大半个西湖。有薄雾萦绕在安静的湖面上。远处是灰蒙蒙的石头森林。灯火在烟雨中忽明忽灭。

而那个界限模糊的湖,像是在睡梦中。

画室打铃。孩子们疲倦地伸着懒腰走了出来。凌看到了我,有些惊讶。走到我身边,打量了我一番,然后笑着对我说,你这般混混的样子怎么像个文学青年。

我觉得很苦恼。

他依旧用着像安抚孩子的方式,笑着拍拍我的肩。

和他们一起吃饭。饭菜依旧是从山下的小餐馆送上来的。菜色和以前是差不多的。番茄炒蛋。酸菜鱼。红烧鸡块依旧能被男生们一抢而空。画室的孩子们都很善良。把很多菜都留给我吃。还往我碗里夹菜。特别是班长,让我晚上留宿在这里,可以把他的床留给我。他说他可以和别的室友挤一张床。

餐桌上多了好多陌生的面孔。有很多熟悉的面孔都已经不在了。又猛然间想起某张已经消失的脸。胸口渐渐发闷。又想起她在离开画室后给我寄的最后一张明信片。她只在上面写了一句话。

她说,梦想,就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东西。

一顿热热闹闹的晚饭过后。走到走廊上,凌问我,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到画室里来。

我说,受不了班里的那种气氛了。一上课我就想吐。简直就是在那里耗费生命。

他小声地笑了起来。然后突然间严肃起来,对我说,不管怎么样,都得坚持下来吧。
他又说,现在经常有美院的学生到山上来写生。每次看到他们,都会对自己说,这样的生活,以后一定要是自己的。

凌总是这样坚定。对于未来丝毫没有过怀疑。

又与他谈及很多孩子离开的事情。他说,很多人都放弃了,或者去了更好的画室。但来了很多外省的。最远的那个同学,从石家庄来。因为有地方口音,常常被别的班的人嗤笑。渐渐自闭,也不和别人交流了。除了画画就是睡觉。

还有旁边油画班的一个男生,因为天生有听力障碍。要戴扩大8倍的**。他的画更是奇怪而且诡异。是抽象风格。常常有男生欺负他,冬天水冷,都叫他去洗颜料盘。把他当奴隶一般使唤。每次同学聚在一起,把他当做笑料谈资。他听不清楚,还以为是什么笑话。也跟着他们一起傻笑。

他又说到班长。

时常在深夜里,能听到从班长的被窝里传出的沉闷的抽泣声。凌说他是想家了。他家

在江西。家里人把祖传的两块土地卖了供他到杭州学画。

凌说,每个人都在艰难但勇敢地坚持下去。你也一定要这样。

我别过头。看到了那片湖。

5

曾经把爸爸气得抓着我的头皮直往墙上撞。

曾经逼得妈妈举起颤抖的双手往自己的脸上劈。

曾经对着父母,对着这个世界说过,你们谁也不能左右我。

你们谁也不能阻止我的离开。谁也不能阻止我追求那种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又想起最近的那次与父母的争吵。他们让我考政法大学。父亲说只要我考到三本就一定会托人把我弄进最热门的金融系。几乎是没有余地地拒绝他们。就这样,我们又吵了起来。

深夜,突然醒来。猛然发现妈妈坐在自己的床头。

惊恐又疑惑地问道,大半夜的坐在这里干什么?!

却听到了妈妈微弱的抽泣声。

我们……只是担心你,想让你以后好过些。

看到妈妈在黑暗里微微颤抖的身体。把头埋进被子里。眼泪毫无防备地掉了下来。

6

我开始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左手按着本子,右手拿着笔哗哗地写。

我开始把抽屉里的cd都塞进书包拿回家。把新买的数学习题集放到里面。

我开始跑办公室。拿着习题本像以前那些自己不屑一顾的好学生一样问着卡住的习题。

我告诉妈妈,我说自己想通了。但恳求你们给我最后一个选择的余地。让我考艺术类大学。如果没考上。一定努力学习然后考政法大学。

我终于看到了他们脸上欣慰的表情。

12月29日。是艺术生报名的日子。

我在"艺兼文"的那个方框上打了一个很深的钩。

然后转过头问shirly,你也一定报了艺术类吧。

她点点头。但我看到了她的眼睛。像这个城市的湖。

7

我开始做最后的努力。在9点50分晚自修结束后,依然留在教室里,拿出厚厚的《电影艺术》。放在腿上,低着头读起来。

和我一起的,还有shirly。

她会对着教室后面的黑板大声地朗诵播音主持专业初试要朗诵的诗歌。一遍又一遍。悦耳声音在黑暗中变成回声,在教室里回荡。

她每天要练到回寝室都说不出来话来为止。

时常在她疲惫至极的时候,帮她一起冲一杯热奶茶。然后告诉她。请一定得坚持下去。我们一定可以的。

每次都能看到她坚定的点头。

那日晚上练习到11点半。我和她一起关好门下楼。

刚走到楼梯口。走廊上的路灯啪啦一下全部灭了。

突如其来的黑暗中,shirly惊恐地抓住了我的手。但却没有再松开。越抓越紧。越抓越紧。

我惶恐地问她,shirly……怎么回事。

她松开了手。然后蹲下来,坐在了台阶上。
伸出手。却触碰到了她脸上**的泪。

--其实我根本没有报艺术类。

--我妈不可能会让我去读在他们眼里没出路的艺术类大学。

感觉自己也有什么液体要从眼睛里**来了。然后慢慢抬起手揉向眼眶。

黑暗里沉睡着无数透明而闪亮的湖泊。

那是我们无限纯净的眼,那是我们的心。

喧嚣都已沙哑
文by陈晨

1.
这一年的2月我要去北京
买了晚上12点的火车票。父亲开车送我去火车站。一路上,我们一直沉默,什么话都不说。我塞上耳机,侧过头,看着匍匐在高架桥下面
的昏黄灯光。
想起前几天和他们的争吵。想起母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去什么北京!你就是想去玩儿!你就是收不住心!突然不想在解释什么,只是装作
漫不经心的样子收拾着自己的行李。但那种沉闷的气氛仿佛能让人窒息。空气像被吸干了水,干燥得让人喘不过气。
其实我知道,他们只是对我担心和疑虑。并没有恶意。
可是,他们大概不知道我有多难过。甚至会麻痹。
到了火车站,父亲默不作声地走在前面。我背着大包跟在他的后面。我看到他突然转过头,看了看背着沉重行囊走路有点摇摇晃晃的我,
好像要说什么,却始终没有开口。
大量回城或是回家过年的民工因为大雪被滞留在了火车站。那种充满这危险感的混乱气氛让人感觉莫名的紧张。父亲用很认真的语气对我
说,千万不要和陌生人搭讪。若是别人给你吃东西,是千万不能接受的。若他们缠住你,就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凭票进入候车室。父亲被拦在了候车室外。我对他说,你走吧。他顿了顿,有点犹豫的样子。但还是小声地对我说,那我就先走了。
可是过了好久,当我不经意间向候车室外看,我看到父亲始终站在那里。还不住地往里面探望着。
2.
北京市一个开阔蛋冷漠的城市。晚上7点以后,商店就陆陆续续开始打烊。它和很多大城市不一样,它是一座会沉睡的城市。
这样一座在深夜里会闭上眼睛的城市。行走在里面,人与人之间,人与城市之间始终有距离感。仿佛无法与这座城市真正的靠近。但这种
无法靠近,却让自己觉得清静和安全。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那种疏离的安全感。
只是那几日的风确实大得让人有些头疼。
住在雍和宫附近的国际青年旅社。12人间。一屋子背着庞大行囊的鬼佬。有些神情冷漠,有些很热情,会主动过来和我聊天。他们一直行
走,路途就像浮萍。飘忽不定。每当他们背着几十公斤的旅行包对我说"byebye"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有些小失落。
早晨5点钟就要起床。然后赶5号线地铁。再转367芦到北京电影学院。早晨地铁站里人很少。时常又冰冷刺骨的风从铁道深处袭来吹乱干燥
的头发。我**围巾啃着干面包,艰难地咽着白开水。
时常在考完试的时候在北影附近闲逛。那日非常偶然地走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里面又高大的白杨树。伸向北方高远的天空。看到形似大型仓库的摄影棚。很多吉普车停在外边,有剧组在里面拍戏。看到一大群工作人员围坐在挡光板和机器周围吃着盒饭。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想法,想跟着剧组跑,即使跑龙套也可以。
呵呵,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笑我。
最恐惧的事情其实是看复试榜。几千人挤在一面墙前等着榜单被贴出来。我被挤在人群中间。我听到后面有个女生说,这多残忍啊,看着榜单一点点地贴上去,要是自己没进,就等于希望一点点地破灭。旁边有人笑话她。可我却觉得,这个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是畏惧的。
工作人员把榜单一点点地贴上去。我身后的人群开始向前涌上来。我踮起脚,顺着准考证号码摸索着。
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我紧紧攥住了裤子。我看到了自己的准考证号。
3.
在青年旅社,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来北京参加艺考的孩子。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和他们一起在北京城里玩
那日,我们一起去四环外的798艺术工厂。798以前是酥联和民煮得国援助钟国时建造的大型工厂。后来荒废下来。那些被废弃的工厂和仓库渐渐被艺术家们利用了以来。我们在798看了很多画展,还有形象艺术展。看到了很多专心创作个性鲜明但诚恳善良的艺术家。还有满墙满墙五彩斑斓的涂鸦。
我们都很喜欢那里。于是一个孩子说,以后一起在798租个房子啊。然后开个工作室,一起做杂志或者做设计赚钱啊。然后我们就真的分起工来了。谁谁谁做美术设计。谁谁谁写稿子。谁谁谁做策划。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黑。北方宽广的落日渐渐掩起了脸。
哎。我们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岁。
随着考试渐渐有了结果,很多孩子都因为没有进复试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家了。最后,只剩下我和水水一直到了最后的三试。水水是广东人。她一个人来北京开**传媒大学。她每天花五块钱上网。只为看天气预报。她从未看过雪。
大多数时间,我都和她在一起。我们一起坐在西单广场中央的石凳上,看着周围如潮水般退去的灰色人群。我们去南锣鼓巷,买了很多手工本。我们站在五道口的马路中央,看着四周拔地而起的石头森林。我们沉默地坐着地铁从东直门到西直门。
这样的友情平淡却深刻。
旅社一楼的小酒馆在深夜里也不会打烊。我和水水经常最在里面红色的沙发上彻夜复习,偶尔聊天。有鬼佬小声地放着英文原版的dvd。看着看着边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深夜里,我们聊到了死。
她说那年她高一。快要期末考的时候,妈妈突然打电话来。说爸爸出了情况。让她赶紧到**院去。可到了**院,爸爸就已经去世了。
是她爸爸坐的公车在高速公路上翻了车。全车七个人,就她爸一个没了。
为什么。她说。为什么这样不公平。
突然想起了在深夜里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妈这几天晚上都睡不好。太担心你。又让我给你卡里打了钱。叫你别省着。还有,衣服都拿回家里来洗。
我握着电话,在黑暗中微微红了眼睛。
4.
那天,水水兴奋地对我说,明天下午会下雪啊。于是那天下午,我和她一起去了后海。
我们**围巾坐在后海湖边冰冷的石头凳上,看着对面结着厚厚冰层的后海。有人在湖上溜冰。三三两两的人在冰上行走。我眯着眼抬起头,看到了北方广阔无垠的天空。明晃晃的阳光微微刺痛了眼睛。
我推了推水水的手,对她说,还是走吧。
她默不作声。然后我看到她跨过栏杆,,向后海的中心走去。
那日,她站在湖中心。我双腿发冷,不住地跺着脚。我把围巾围住半张脸,抵挡北方干燥冰冷的大风。
她突然说,那年,她**了父亲的身体。他的身体那样冷。那样硬。
生命好像没有存在过。但是她那样舍不得。
5.
城市在昏黄的落日中变成了一艘船。离开斑驳的海面。
那沙哑的喧嚣,悄然沉于湖底。
6.
离开北京的那一天,和水水最后一次去了后海。
一路上,她什么话都不说。我问她,不开心么。她说,你今天晚上就走了,真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心里却莫名其妙地难过。
我们去逛了逛烟袋斜街。买了很多破旧但很便宜的英文cd。还有胡同文化的明信片。路过一家藏饰小店的时候,水水执意要进去看看。
店里卖着各种藏饰。热情善良的藏族姑娘过来说“扎西德勒”,然后介绍各种藏饰。
水水对一个祈愿盒很感兴趣。那是一个用藏银制成,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小盒子。却有一个巧妙的机关,可以将盒子打开,里面放着经文。藏族姑娘说,可以把心中的愿望写在那枚经文纸上。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只要默默祈祷,愿望就能实现。
水水问我,你要买一个么。我对她摇摇头。
藏族姑娘把她带到了神像面前,默默为她祈祷。她说,姑娘,神会触碰到你的愿望的。
离开的时候,我笑着问水水,你是不是在经文纸上写要考上**传媒大学啊。
她顿了顿,小声地说,是的。
我们又走到了北海公园。北海湖上的冰开始融化,那还像是在北京最冷的一天。我看到水水被冻得直哆嗦。我把围巾接下来,紧紧围住她**在寒风中的脖子。
没有参观公园里的寺庙和建筑。只是沿着北海湖走。快到南门出口的时候,水水突然说,陈,能不能给你拍一张照片。于是我停了下来。
那是那年冬天我在北京唯一的一张照片。背景是北海公园已经融化了一半的湖。还有白塔。我的脸被冻得有点泛红。我半眯着干涩的眼睛,是害怕眼泪毫无防备地掉下来。
晚上,水水要送我去火车站。走到地铁入站口,我摆摆手对她说,你还是回去吧。外面太冷。她有点由于,但还是小声地说,好吧。你快点进去。
地铁站里人很少。我背着沉重的旅行包等待着即将驶来的列车。肩膀很疼。突然想起在很多个深夜,都想拨通他们的电话号码,想把这一路上的委屈、惊喜和迷茫统统告诉他们。可拿起手机,却没有按键的勇气。
但对于北京,对于在北京遇到的人,自己是真的有了感情。现在要离开,心里感伤又惘然。
但我清楚自己所走的路。就像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北京,为什么要遇到他们。我不知道成长在穿越了疲惫和乏味之后,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曾经这样执着地接近着梦想。所幸的是,我一直在坚持,一直选择着不后悔的人生。
7.
三月的末尾。离高考还有70多天的时候,学校里的樱花盛大地绽放了。如同一场盛大不败的演出。那场在北京迟迟未落下的雪终于落下了。
我站在樱花树下,打开了水水寄给我的包裹。
一层有一层打开后,我惊讶地发现了水水在藏饰小店里买的那个藏银做的祈愿盒。我摸索这打开了那个小开关。打开了那枚经文纸。
我惊讶了。在遗传陌生的藏文后面,是水水**的笔迹。
——希望这个和我一起去后海的男孩永远幸福。
有花瓣随着三月的暖风缓缓飘落下来。毫无声息地落在了那枚经文纸上。
我摸了摸没有口袋的裤子,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里。
佚名
2024-06-02 10:01: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