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把孩子给爸爸一个人带怎么样?才一岁四个月,现在我跟我老婆要上班了每个星期回来一次又不放心,唉!

没有母爱的孩子是可怜的,在没有母爱的岁月里,如一个人渴一口水,永远也找不到那一口水,母爱成为她们一生的企盼。

若兰初中毕业后,就到了心中向往的城里,一直在城里打工,在城里曾经做过很多很多职业,在城里的底层打工,帮饭店洗过碗,摆摊过早点,在糖果厂**糖果,在砖瓦厂背过砖瓦-------什么吃苦的活儿都做过了,工资虽然很低,但能在城里总感觉在村里强,再苦再累,只要有事情做,若兰都是力的去做,心中只有一个希望,在城里有一个自己的家,一个小小的家。

若兰任劳任怨的在城里打工,转瞬间,打工也有几年了,一年城里新建了一个纸厂,纸厂要招很多的工人,通过考试、体检等几关后,若兰录取到纸厂的食堂做后勤人员,在城里打拼几年,总算找到一个正式的职业了,三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遇的工作,在工作的时候,若兰总是很积极很主动的做好份内的工作,很珍惜这份来之不遇的工作,在纸厂里的很多同事都是年轻人,工作也比给私人打工轻松一些了,自己也有了很多的业余时间,生活过得还算快乐。

说真的,若兰来到城里,城里虽然不大,可还没好好的到处走走呢,在给私人打工的时候,休息的时间几呼没有,现在每个星期还有两天轮休的时间,纸厂里很多年轻的人在一起,若兰感觉现在才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上班几个月后,了一辆自行车,和同事们在休息的时候到处去玩,晚上也可以去看电影、跳舞什么的,业余生活很丰富。若兰个子不高,人长得很苗条,脸上不施脂粉,有一种素面朝天的美丽,厂里很多男孩都追若兰,缘让若兰和同在纸厂的布朗族男人相识、相知到相恋,两个在相处一年后的一个冬天,走到了一起。婚后第二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的皮肤黑黑的,少数民族的味儿很浓很浓,若兰给女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莹莹”,若兰的同村好友琳琪给女儿取了一个名“黑美人”。生活虽然清贫,但若兰的心里很安分,若兰是的容易满足的女人,现在的生活对于若兰来说,是最不好了,若兰一家在城里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好日子总是不长,命运总是在和若兰开玩笑,若兰在纸厂不过几年的时间,企业改制,若兰和丈夫双双下岗在家,孩子莹莹在上学,两个人愁眉不展,现实的生活让一家人喘不过气来,生存下去的问题摆在面前,三妹看着丈夫一脸的无奈,心中也很难过,怎么办呢?若兰心想“不想回到乡下了,好不容易来到了城里,还要到那偏远的村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祖祖辈辈都在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兰不想回到乡下,不想去过那样的生活了,若兰以为自己的命运会改变,可现在下岗了,生活要怎么过呢?只有一声声的叹息和无奈,日子要一天天过下去,还想办法过下去,若兰去培训了三轮车,借钱了一辆三轮车,每天在街上拉人来维持家里的生活,丈夫在另一个企业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工资元,一家人的生活勉强可以维持下去。

若兰看着自己的曲折的人生之路,思绪回到了小时候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想到家里种种不幸的生活,伤心的往事在心底一一浮现。父亲没什么文化,是个工人,在乡上的一所中学的食堂做后勤人员,每个星期父亲只能回家两天,母亲在家务农,领着五个女儿,刚刚包产到户,母亲带着最小的女儿五妹和大女儿秀秀,二女儿凡芝到田地里劳动,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可以顶上半个劳力了,只是带着不满一岁的小女儿在田地里做农活总是很麻烦,一会儿孩子要吃奶,一会儿太阳太辣,小女儿又哭个不停,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无奈,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好家里的一切农活。若兰在家里排行老三,读小学,四妹若男也在读小学,五姐妹村里的人都称之“五朵金花”,一家人日子过得清清贫贫,但过得其乐容容。

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一心想要一个儿子,为了生一个儿子,母亲都生了五个女儿了之后,母亲在五妹一岁连几个月的时候又怀孕了,父母心想里一直想要一个男孩,母亲身子上怀着一个孩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还要每天都到田、地里劳动,母亲身上的负担很重很重,可作为一个农村里的女人来说,又能怎么样呢,在农村里一个家里没有一个男孩是不行的,女人成了生孩子的工具,在苦在累也要为这个家生一个男孩,这样才对得起这个家的列祖列宗,家里才不被村里的人看不起。

十月怀胎,若兰的母亲要生产了,几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平平安安的生下一个弟弟。父亲也回到了家里,村上的接生婆也到了家里,母亲在间里轻声的低吟着,若兰在门缝里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心里很难过很难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母亲始终没生下来,接生的婆婆说“我也没办法了,快送到乡卫生院吧”。村里离卫生院有三公里多的路程,父亲到村里找来几个亲戚和邻居家的男人,就匆匆的把母亲送到时了乡上的卫生院。

到了乡上的卫生院,经过检查,跟若兰的父亲说“你的妻子难产,赶快送到城里吧,再晚了就来不及了,我们这儿没有条件给你的妻子做手术,抓紧时间找张车子送到城里”。听到的话,若兰的父亲一下做到了地上,心里想“怎么办呢,我怎么会遇到这样不幸的事啊?”想归想,还是赶快找张车子,那时乡上也没什么车子,客车都是只街天才从城里来乡上一次,今天又不是街天,到那儿找车呢?

到街上问了很多人,才知道有一家的小拖拉机还在家里,跑到那个人家,请求车主帮拉妻子到城里的,车主是个爽快的人,马上发起车子和若兰的父亲一起到卫生院接若兰的母亲,经过一路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县城的。和若兰父亲一起来的三个亲戚找的找,挂的挂,把若兰的母亲送到了手述室。

若兰的父亲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座在手术室外的墙脚下,心里坦特不安,心里很乱很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母子平安”,等待让人心烦意乱,他拿钱给三个本家亲戚去点东西吃,若兰的父亲说“你们去点吃的,我不饿,我在这里等着,没什么事的”。三个本家亲戚到街上吃的东西去了,一个人一点精神也没有,心里老是急,可急有什么办法呢,时间在等待中变得很慢长很慢长。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终于出来了,若兰的父亲跑上去,问到“,怎么样,一切还好吧”,一脸的沉重说“流血太多,大人孩子都没保住,两个都没了,孩子是个男孩,你们准备后事吧”。若兰的父亲感觉是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可的回答让若兰的父亲知道,一切都是真的了,自己送进去的是活人,可出来的就阴阳两相隔的人了,面对失去妻子和儿子悲痛,若兰的父亲一个晚上就长出了很多白发。第二天若兰的父亲把妻子和儿子的尸体请了几个人到山上火化以后,把骨灰包好,带着妻子和未曾谋面的儿子的骨灰回家了。

在村里像若兰母亲难产死亡又不满六十岁的人是不让拿回到村里的,在村里的风俗中这样的死亡是叫“死得不好”。父亲和几个本家亲戚把若兰母亲的骨灰埋在了离村子不远的一个小山中,办理完一切母亲的后事,父亲在家休息了几天之后,又到学校上班去了,家中留下了五个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孩子。

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一切,五个孩子哭成一堆,天天哭啊哭,可再怎么伤心、痛苦,母亲也不会回来了,永远也见不到母亲了,母亲去世那年,大姐秀秀和二姐凡芝承担起了做母亲的责任,抚育起家里的**,大姐到到地里劳动,二姐凡芝带好五妹和做好家里的一切家务,若兰和四妹若男在小学读书。

秀秀母亲去世的时候十五岁,一个自己还是孩子的孩子,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父亲只能一个星期回家两天,所有家里的一切男人做的活计都放在了秀秀的身上,秀秀很能吃苦,白天秀秀总是在田地里忙,晚上要照顾四个妹妹,秀秀最怕的是晚上,晚上带着四个妹妹,家里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晚上做完家务,洗好脚,领着四个妹妹座在火塘边,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

秀秀在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和同村的一个小伙子结了婚,为了照顾家,所以只能在同村找一个婆家,可事情总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秀秀到婆婆家以后,老公是个话不多的男人,但不会心痛自己的妻子,秀秀的婆婆对秀秀一点儿都不好,秀秀在婆婆家受到了婆婆无尽的折磨,不识一字的秀秀,默默的受着一切,本来想着要回家照顾自己年幼的四个妹妹,可现在每回一次娘家都要看婆婆的脸色,帮妹妹们成了空的愿望。秀秀的心碎了,走入了婚姻生活入跳进了火坑,痛苦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啊。

大姐出嫁后,十六岁的凡芝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转眼间若兰也上中学了,四妹读到小学四年级就退学了,和二姐凡芝一起在家劳动,五妹上小学了,五妹在家里是个幸运的孩子,母亲去世的时候她还很小,所以她没有经历失去母亲的悲痛,她的心里只有姐姐,姐姐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姐姐。

凡芝十七岁的时候和一个远村的男孩子结婚了,那个男孩子到凡芝家倒插门,好境不长,凡芝的丈夫在家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到外面打工去了,留下凡芝和几个妹妹,父亲常年不在家,本来以为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了,可希望得越多,失望也就越多。失去母亲的孩子无依无靠,凡芝的丈夫几个月回家一次,家里一直都是女人在家,没一个男人管家,大姐的婚姻很不幸,可凡芝以为找一个男人可以帮自己分担一下家里的重担,可这个男人吃不了家里的这份苦,去打工去了,本来是花季的女人却成了一个管家婆,一个母亲的角色。两年后凡芝的大女儿出生了,家里又多了一张口,凡芝肩上的重担越来越重了,凡芝心里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怎么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全降落在自己一家的身上。凡芝生了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是个男孩子,当接生的乡村告诉凡芝是个男孩子时,凡芝的心情很复杂,母亲用生命去换一个男孩子,可没实现,凡芝给家里带来了一个男孩,母亲在天之灵一定很高兴吧,这是母亲一生的愿望啊,在凡芝身上实现了,凡芝的心情很复杂,任泪水流啊流,凡芝心想“母亲啊,我生了一个男孩,你知道吗,我亲爱的母亲,我实现了你一生无法实现的愿望”。

不管生活怎么样,日子在一天天流逝,父亲退休了,四妹若男和五妹也相继的成家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若兰在城里居住了下来,两个姐姐一直在乡村里,四妹嫁到了省外,五妹大学毕业后也在昆明找到了工作,在昆明成了家。

若兰看着孤苦的父亲,心中有一个念头,就是给父亲找一个伴,心地善良的若兰在城里给父亲找了一个伴,在认亲的那天,五个姐妹跪在后妈的面前,若兰说“妈妈,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叫这两个字了,我们五个姐妹希望你给我们的父亲晚年的幸福,也给我们缺失的母爱,我们叫你一声妈妈,你就是我们的妈妈了,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想叫妈妈,可我们没有母亲了,今天终于可以叫母亲了,妈妈我们五个姐妹会永远爱你的”。五个姐妹泪滚满面,在场的人也都流泪了,为这五个姐妹的真情所感动,母爱对五个姐妹来说真的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情感。

若兰从来不敢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若兰一听到这首就会流泪,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父亲找一个伴。给**找一个替代母亲的后妈,让后妈用她宽容的心给五个姐妹一些母爱。“妈妈”两字在她们五个姐妹喊出来的时候是那么的陌生,多少年了,看着别人叫着母亲,可五个孩子从没没有叫过“妈妈”两个字,心底在想念母亲的时候不知道叫了多少遍,可在喊后妈“妈妈”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母亲啊母亲,你在天之灵是否知道,你的五个女儿多想叫你一声“妈妈”呀,阴阳两相隔的母亲是否知道五个孩子的渴望和思念呢?

若兰来到母亲的坟前,摘了一束野花,插在母亲的坟墓上,跪在地上,轻轻的和母亲说说话,“妈妈,你的五个女儿都已成家了,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你在天之灵保佑你的孩子们平安、幸福吧”。

若兰每年都要到母亲的坟上扫墓,父亲带着五个女儿每年都要去看望阴阳两相隔的母亲。看着白发苍苍的父亲,若兰心里很不是滋味,父亲老了,为了五个女儿,父亲操心一了辈子了,也该好好的享享福了,若兰的父亲还是在乡下,和二姐凡芝一起住在老子里,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家,若兰的父亲想在村里一生一世的守住老子。

缺失的母爱,可望不可及,让五个孩子成为一生的企盼。
佚名
2024-06-11 11:20:4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