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活取熊胆,**人怎么可以这样残忍

亚洲黑熊分布在从**到日本以及东南亚的整个亚洲地区,是世界八大种熊类之一,被它性情温顺,因为胸前长有新月形的金毛,又被称为月熊。1983年,**发明了活熊取胆的技术,养熊业因此产生。在此之前,人得到熊胆的惟一办法就是剖腹取胆,一命换一胆。

在所有崇尚中**的**,只有**允许活熊取胆产业合法存在。

目前全世界野外黑熊数量仅剩25000只,**大概有16000只,像东北、四川、云南都是养熊大省。至少有7000到 10000头黑熊被圈养,成为“胆熊”。活熊取胆是这样一种酷刑:不取黑熊性命,却能让它痛苦得生不如死。用一根长10cm~20cm不等的金属或橡胶质 地导管穿过腹壁**胆囊。胆汁便顺着这根导管汩汩**,一般一天抽两次。为增加胆汁的**量,熊场会用特制的针管抽扎进胆囊取胆汁。疼得惨嚎的熊会把自己 抓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内脏拉扯出来。为了防止伤口愈合,人们会不时挑拨创口,为阻止黑熊自己**抽管,还会给它们穿上重达10公斤的铁马甲。

1996年林业部下达了使用无管引流的通知——不再允许使用金属管或者铁马甲,改用肠衣在熊腹部开个肉管道直通胆囊进行引 流。然而黑熊的痛苦并未因此减少。无管引流在黑熊的腹壁留下一个长期的开放性创口,极易造成感染,不断**的胆汁还会使黑熊的皮肤溃疡。没有准确**胆囊 的**还会直刺腹腔,造成肝脏破裂。几乎所有的取胆熊,都有落下精神病根儿,不停摇晃脑袋,从此形成习惯不能自已。因为黑熊取胆是早晚各一次,如果放养会 降低效率。很多养熊户便将黑熊长期囚禁于狭窄的铁笼中,从它三岁开始取胆至死,历时十五至二十年。

因为恶劣的养殖条件患上各种疾病的黑熊,最后结局就是在病痛中苟延残喘直到死亡。**来的胆汁被制成各种熊胆粉、熊胆眼**水、熊胆痔疮膏等,现在连竹盐牙 膏、御术熊胆洗面奶里都含熊胆了。一家成熟的熊场基本都会全产业链经营——养熊场隔壁即是酿酒的酒窖和机器,熊胆直接制成熊胆酒。酒既可直接兑上胆汁,也 可以泡上熊胆粉。还能加点糖水制成一种保健口服液。死熊也并不是产业链的末端,会有人来收。最值钱的是熊掌,一般都卖到餐馆,熊皮和熊骨也有人要,这样七 零八落地能卖个一万多块钱,跟刚买来时的价格差不多。也有人把病死的黑熊剁碎,连皮带肉外加骨头,装在一只大锅里炖,炖满七天七夜,连锅带汤一起送到客户 那里去,这个的行话叫大补。据说早些年很多韩国人来吃熊胆,就直接买下一头“原熊”,当场杀掉,把胆囊取出来,“割开胆包,仰头喝掉走人。东北的多数养熊 场会在5月至10月的旺季接待大批韩国旅行团,有些大型养熊机构还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全程韩语讲解,先参观后购买。

其次,日本客人也曾是主要熊胆收购者。 成品熊胆粉的价格从未低于每公斤3000元。被抽的是如此矜贵的胆汁,黑熊们吃的又是什么呢?玉米,就是黑熊最主要的口粮。大熊每天吃两顿,一顿吃一脸盆 玉米糊糊。在东北,马路和院落里到处都晒满了玉米,算下来成本一月不过十几元钱。更吊诡的是,这么多黑熊承受巨痛,被迫舍命取胆,换来的却是其**用价值被 故意人为夸大——目前至少有54种草**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大黄等,没有任何疑难杂症非熊胆不可。目前亚洲动物基金会通过给 熊场补偿金的形式,销毁35个小养熊场的经营许可证。

相对于7000多头胆熊来说,这只能说是救出一只算一只。在救助中心,黑熊要从如何走路、攀爬学起, 慢慢开始重新做熊。据工作人员观察,通常15到20只熊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群体。时间长了,三三两两的会更亲密:一起吃饭和玩耍。天凉了,睡觉还会搂在 一起呢。这一切,你会不会觉得有些熟悉?
佚名
2024-06-04 02:27:3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