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知道《怀念一条狗》的全文???

王川

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的农村曾经养过一条黄狗。遗憾的是,终其一生也没给它起一个名字;而且,也从未顾及一下狗的自尊。那时候,每当我跨出家门到外面疯跑,它都试图跟在我身后。如果我并不希望带上它,就会朝它大叫:“回去!”或“滚回去!”尽管没有名字,它照旧能听出我的嫌恶,于是很知趣地停下来,或者半蹲下,以判断一下我进一步的态度。它很聪明,从未把吼叫当作呼唤。如果我的声音比往常高一些,它则会很害怕地迅速跑开,然后在不远处停下来,回头看着我,眼中露出哀求的目光。此时,我就“忽地”蹲下身子,装出在地上摸石头的样子——它立刻就消失在门洞里了。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会让它跟着,因为村子里几乎家家**,对其他狗的恐惧使我常常感到必须有它们凶猛的同类陪伴才会安全。那时候,我小舅刚刚结婚,妗子就是本村的。她家住在村西头,我姥姥家在村中间。小舅的内弟居然比我的年龄还小,于是很自然,我们成了好朋友。我经常、几乎是天天到村西找他玩儿,或者跟他去西山上放羊,或者一起到村北的绣江河里洗澡,或者拎了长长的竹竿跑到林子里粘知了。然而,每次傍晚回来,我独自一人穿过曲曲折折的村街,路过无数个大门口时,我的心都回突突直跳——我怕那些趴在门洞里伸着长长的舌头、蹬着警觉的眼睛的看家狗,好像它们会随时弹起身子猛扑过来。我知道,那个时辰是人和狗都最饥饿的时候,狗们的心情很低落,不好伺候。它们看见生人先会发出低沉的呜呜声,然后便是一阵猛烈的狂吠。如果你由于害怕撒腿就跑,它们肯定会立刻追上来。虽然舅舅的内弟每次都告诉我不要怕、慢慢走不会有啥事儿,但我还是恐惧得不行,老想撒开双腿几步跑回屋里。如果此时我的狗在身边,我的胆量就会陡然增大,脚步也随之放缓,虽然心里还是惴惴不安,但毕竟有了壮胆的依靠。有一次,我晚上独自一人出门,一个黑**的大门里突然奔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我扑来,我扭头就跑。我的黄狗比我跑得还快,它居然**尾巴一溜烟一样朝家门**去。我还没来得及对它失望,就立马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脱口喊道:“回来!嗖!”并将手用力往身后一指,好像手指绕有千钧之力,能用绳子在霎那间把它提起来,在空中迅速划出一道金色闪电,重重地劈在身后那条恶狗猝不及防的脑瓜上,使之破碎爆裂。黄狗听到我惊慌而果断的声音,几乎同时停住狂奔,扭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挑衅之敌猛扑过去。那只狗没想到它的同类竟然也是个狗仗人势的凶狠角色,立即掉头,屁滚尿流地滚回自家的门洞里,只剩下汪汪的乱叫。我们于是也屁滚尿流、惊魂不定地蹿回了家。

我养这条狗的时候还没上小学。比我大十来岁的小舅正上高中,是最爱玩儿的年龄。忽然有一天,他抱回来一条小黄狗。它几乎还不会走路,小得用一只手就能托起来。它的肚子很热、很柔软,圆圆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两颗葡萄,小耳朵耷拉着,听见声音只微微一动。我时常用手把它从地上捞起来,用另一只手抚摸它的背,我觉得它浑身在不停地颤抖,有时还会发出微弱的、细嫩的、小鸟般的**。那时候农村人**主要是看家护院,根本不知道狗这东西还有什么“血统”。能弄到一只“狼狗串子”(狼狗与笨**配的后代)就不错了,但弄到的大多是当地的笨狗。因为只有这种“笨狗”才会什么都吃,才会在饥饿和不养之养中茁壮成长。

小狗来到姥姥家后,只喂它温水泡煎饼或馒头,有时加一点剩菜剩饭。大一点,就给它吃食的破碗里盛猪食或鸡食了。在吃上,它不再受特殊照顾,有时还不如猪和鸡,饥一顿饱一顿。它从不挑剔,但很馋,闻到我们吃饭的味道就往桌子底下钻,却往往被撵了出去。我有时可怜它,从碗里夹一块骨头给它,姥姥就笑:“它一个狗,还得跟你抢饭吃。”

我没意识到狗是怎么长大的,好像忽然就长到三四尺长了。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姥姥,大队特批小舅早婚。记得接妗子进门的时候,黄狗整天跟在我身后凑热闹,样子极其兴奋,**的尾巴在我的眼前直晃,打在腿上生疼。那年冬天,去几里地外赶腊月三十的大集,我和它赛跑过一回,它忽地一声蹿出老远,跑到结冰的老河道里,把我远远甩在后面,在干枯的芦苇荡边,一边等我,一边拉屎**。我觉得如果给它的尾巴上拴上一挂鞭炮,它跑得肯定更快。但考虑到放一挂鞭炮太过浪费,终于没试。后来,我去田里拾麦子,它跟着;去生产队分韭菜,它跟着;去山上割芝麻,它跟着;去林子里粘知了,它也跟着;去八里地之外的姨家,它更跟着——那是它最快活的日子,因为姨家还有两表弟,可以带着它走街串巷,甚至跑到别的村里去胡打乱闹,或者让它看上房揭瓦的表演,当然,还有随后被姨夫打屁股的鬼哭狼嚎。这样一闹就是半个月、一个月。黄狗很快就乐不思蜀了。

那期间,我和表弟们见过一回群狗越野狂欢的壮观场面:冬天的田野麦色青青,一望无际。不知怎么回事,几个村里的狗好像被集结号吹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四五十只的庞大队伍。真可谓群狗毕至,少长咸集。各色狗等整装待发,身体不时发生挑逗似的碰撞,挤压。它们并不一起狂吠,只发出一声声友善的召唤,那召唤高亢,兴奋,在冬天的旷野上传出很远,使我相信,凡能听见声音的狗都立马竖起了耳朵,昂起了头。随即,它们在麦田里开始了撒欢似的东奔西突,突然聚拢,又突然散开,狂奔的蹄子蹬起田垄里残留的积雪。我们的黄狗恐怕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场面,头也不回地扎了进去,怎么喊也不回头。然而,我并不担心。狗会回来的。狗早已经属于人类,虽然也需要偶尔一下交朋友。它们已难以形成自己的社会组织,它们只有一条义务,即必须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为主人服务。哪怕不同的主人分属不同的人类。狗的道德只是忠诚。当然,人类不会主动提供自己掌控制外的**聚会,如果这样朝气蓬勃、声势浩大、充满**的聚会唤醒了它们的自我意识,就是对主人再忠诚的狗也不会轻易放弃突如其来的幸福机遇。这幸福其实早就潜藏在它们体内,只等待被不期而遇的同类唤醒。如果它们在聚会中忽然感到了类似“宏大叙事”的**,那么,就已经走到了退化成野狗的边缘。狗们找回“自我”对人类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它们决不能具备狗群意识。人能给狗提供什么?无非吃食而已,有时甚至连一间像样的狗舍都没有。如果从人类那里得不到食物,退化成野狗肯定是它们的必然选择。多年前,读莫言的小说《狗道》,才知道,失去了人类的看护、监管,再好的狗也会与时俱进,想办法寻找自己的出路,构建起一个分工明确、各尽其职的狗社会,团结起来,一起变作红眼的**,去啃食人类的尸骨,去实现狗类的“英特纳雄耐尔”。

但“狗社会”的狂欢我却只见过那么一次,那个场面很长时间让我的心激动不已。在上小学后,每每看到同学们利用课间的十分钟还要跑到楼下抡起细细的胳膊打群架的时候,我马上就会想起乡村那个冬日清冷而寂静的下午,狗群在麦地里疯跑、咬斗的游戏场景。我的同学那时候就开始寻找走投无路后的社会组织形态了,就像大一点的“**”哥哥们的游戏。

我回城市上学后,只能在寒暑假去农村的姥姥家或姨家了。很长时间与我的黄狗不能见面。我几乎把它忘了。我最想念的是表弟那张顽皮的、圆圆的脸。刚回到城里,我常常在昏暗的小屋里一个人偷偷地哭。小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多情啊。我记得曾经向父母提出过去农村读书的要求,而姨父也同意,但被父母断然拒绝。我那时候太小,想得只是玩儿和快乐,根本不可能思虑将来的事。那时候学习真是太轻松了,有一年的期末考试只是背两首毛爷爷刚刚发表的诗词。我记得其中一句是:“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我缠着母亲一次次提出要去农村读书的伟大理想时,也被她同样一句“不须放屁”予以否绝。于是,一年中我只能见表弟两次,当然,一年也只能见两次我的黄狗。放家的前一个星期,我就开始睡不着觉,盼望时间能走得快一点。因为一放假,第二天我就会到达姥姥家。姥姥瘫痪多年,母亲去看她从不会耽搁一天。到姥姥家只有一百来里路,却要坐一上午的“老闷罐”,走走停停。下了车,还需步行十二华里,穿过四五个村庄。那路我太熟了,总是跑在母亲的前面。到了村前,我撒开脚步,只几分钟就进了姥姥住着的最里面的院子。而恰在这时候,我的黄狗会一个健步蹿上来,竖直身子,将两只前爪搭在我的肩膀上。开始的一两次,我吓得直往后躲,小舅说,它和你亲哩。然后就是一句“滚一边儿去”地喝退声。它并不离开,绕着我前后左右地快速转圈,还不停地嗅我的双脚,好像我的脚上有它垂涎的美味。如此持续五六分钟,才会若无其事地坐在水磨边用一只后爪挠脖子,嗤嗤的声音让人想起狗皮褥子很结实。狗的情感是热烈的,专注的,但一瞬即逝。它表达、倾诉完了所有情感和爱以后,马上丢弃。它不去记忆,它或者只用嗅觉去记住一切过往的细节,而不是用感情,所以没有痛苦,只有一次接一次的**,而且享受的是**的全部。即使**,也是如此。事来则应,过去不留,当下即是。狗的情感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没有抑郁、忧虑和消极的单相思。狗的生存居然大有禅意。——当然,这是我后来悟出的道理。

然而也未必。狗对大人们的感情似乎并不那么热烈,我想,它也许不止把我看作主人,更视作一个想念了很久的玩伴吧。玩伴是单纯的,不记仇的,身上附着快乐、多动的味道,我的出现也许是突然唤醒了它对那种味道的想念。它不可能理解我为何离开了那么久。那么,我不在的漫长的时间里,与大人们长期厮守的它会不会感到寂寞呢?这个疑问我从没有问过小舅,即使问了,他也回答不上来。那一回,小舅说,它生了五只小狗,都送人了。我突然感到很难过,同时也替狗难过。为什么在给母亲的信里没提到过?为什么早不告诉我她是只母狗呢?怪不得她那么爱干净,夏天的晌午,如果我在午睡的时候看不到她,一两个小时后,她一定是浑身湿漉漉地回家,在我面前闪电一般地抖动身子,让水花溅我一脸。有两条大河分别从村子的中间和边缘流过,那里不但是孩子们戏水的地方,也是我的大黄狗“更衣”的地方。我希望她在“更衣”的地方能遇到她的孩子们,为它们清理一下粘了泥巴的脏兮兮的皮毛……

表弟听说我来到姥姥家,一天也不能在家呆了,闹着让姨父送自己过来。一见黄狗,就说:我知道你自己又偷偷跑回来了。我问怎么回事,才知道,我的黄狗在姥姥家呆够了,就会跑上八里地,自个儿到姨家呆一阵子。呆烦了,再跑回来。一年里,她已经来回跑了好几趟了。舅妈说,狗会走亲戚啊。关键是,流经姥姥家村边的那条河也蜿蜒流到姨家的村西头,在夏天,那里肯定也是黄狗喜欢的地方。河流的气息会让她觉得离家不会太远,而顺着一条河流回家是多么方便、多么安全。一条狗总有它神奇的地方。

假期总是过得太快。我回省城的时候,小舅都要去火车站送行。黄狗在大家都不注意的时候也悄悄跟在后面,出了村庄。她被发现是因为老是喜欢在大家说话的时候跑到前面,在路边等候。小舅一声大喝,让她回去,她就知道我们不可能带上她去逛县城了,于是低低地呜咽两声,夹起尾巴一步一回头地颠走了。

我再一次回乡的时候,黄狗不在了。她死了。其实,我一进院子立即就知道了。她没有再出其不意地冲到我面前,将前抓搭在我身上。四周静悄悄地,只传来姥姥一声声虚弱的呼唤。小舅告诉我,黄狗被人用**打伤,浑身血淋淋地跑回家来,跃到南屋的草垛里,给嗷嗷待哺的刚出生几十天的小狗喂了最后一次奶。她死的时候眼里流着泪。我问埋在哪儿了,小舅指了指堂屋前的那棵石榴树说:“埋在树下了。”那试图射杀她的人也许那天是想找点儿下酒的肉,它瞄准了我的狗,但他没吃到肉。

一只曾经热烈地存在过且有了自己后代的狗从我的生命里消失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也因此戛然而止。

过了好多年,姥爷姥姥都去世了,小舅翻盖了原来的房子,那棵石榴树也已不知去向。我没问在挖地基的时候看没看到黄狗的骸骨。那个新家几乎已经看不出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模样了。我只是觉的,如果人小的时候曾经养过狗这种动物,那它肯定会改变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但我从那以后再也没养过,尽管有很多机会。

2008年月10日于皇亭

怀念一条狗
文/刘敬胜
有些事情或者事物从眼睛中划过,过去了,就永远地消失了,留在记忆中的仅仅是一些模糊的片段,或者连片段都消失了,不留下什么痕迹;有些事情或者东西从眼睛里划过,过去了,却仿佛一张张旧照片沉淀于记忆的深处,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风干,发黄,愈来愈清晰,直至闲暇的时候,被翻寻出来,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像电影不断变换的镜头般闪现。比如现在的我正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行,努力寻找我和十几年前的一只狗之间发生的故事。

夜拉开了庞大的幕布,笼罩了乡村的土地,大地很快黯淡了原来的色彩,黑沉沉了。窗外非常的寂静,没有星星和月亮,夜愈发显得阴沉了很多。我仰卧在木板床上,头顶的一盏六十瓦的节能灯发出白灿灿的光。光照到眼睛上,眼睛仿佛被强烈的光线灼痛了,立即条件反射地闭上,可是,隔着眼皮仍能隐隐地感觉到模糊的白光,还是有些晃眼。眼睛就这样闭着,夜很安静,仿佛能听得见流星划过夜空轻微的声响,心也跟着慢慢地静了下来,恍惚如在梦中。这时,一条非常熟悉的狗踏着碎步向我缓慢地跑来,一圈一圈黑白相间光滑的皮毛,修长的身子,灵巧的双腿,绅士般的幽雅。越来越近了,越来越清晰了,我终于看见了它的眼睛,那是一双极忧郁美丽的眼睛,闪着诱惑人的光泽和光晕,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似乎也看见了我,停下来,注视着我,忽然间泪水从它的眼眶里溢出,一滴一滴的,显出一种无法掩饰的痛苦和悲哀。我的心一紧,睁开眼,眼睛里的白光更模糊了。我怅然若失,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这是一条很普通的狗。说它普通是因为它没有名贵的血统,在农村的世界里极其常见。狗是农家三宝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农村里几乎家家都会养着这么一条狗来看守门户。有客人来了,它们就“汪汪”地叫,提醒家中的主人,免得知道得晚了怠慢了客人;晚上有贼,它们也会“汪汪”地叫,把贼吓跑。狗的看门的任务决定了它的位置。狗大多数被拴在厅前的廊柱上或者大门口两边钉进地中的木桩。也有极少数狗的主人胸怀宽广,不束缚它们,让它们可以自由地在村中的大路小巷间游逛。当然,这是很少数的。

这条狗太普通了,甚至于不如一条普通的狗。普通的狗还有个按照皮毛的颜色取的俗气的名字,比如红红,黑黑,花花之类。它却连一个名字都没有。我和我的家人只叫它“狗”。“狗”是所有的狗的名字,也是它的名字。“狗!过来!”如果你这样叫它,它就会乖乖地跑到你的面前摇头摆尾。前提是它必须认识你。

我与它的相遇纯属偶然。它像一枚风中的树叶正在从空中飘落,碰巧,我正从那条路上经过,落在了手中,不经意地**了一阵,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丢失了。

那时我正上初中,十二三岁,准确的年纪已经记不清楚,毕竟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家乡鲁西南有个非常久远的风俗,正月十六要去叫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一天热闹热闹。我是家中的老小,那年正月十六母亲就带上了我去了外婆家。我家离外婆家不是很远,只有十里的路程,中间要经过一片麦地。下午从外婆家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了,正月的风还很冷,吹在脸上仍有刀割似的味道。当将要走过那片麦地的时候,我听到从路边的沟渠发黄的草丛中传来“呜呜”的悲鸣,声音时断时续,这种断断续续的声音吸引我停住了脚步,母亲好象也听到了,停下来,拉着我走近那片茂密的苍黄的草丛。在那片颤动着的草丛里,一只毛茸茸的小狗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小狗胖胖的,有二十多公分长,它正趴在那里,也许因为被冷风吹着,或者因为面对陌生的世界的恐惧让眼睛紧紧地闭着,脑袋蜷缩在身子下边,好像一个绒球在草丛中瑟瑟地发抖。我环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也许它是被人故意扔掉的,也许有人从这条路上走时小狗不小心自己掉下来的。那时候,我毕竟只是一个少年,对生命的意义没有多少的理解,还不知道什么叫“众生平等”,只是人性天生的善良让我觉得它又可爱又可怜。我抱起它,放进我的怀中。我摩挲着它圆圆的脑袋轻声说:“别怕,别怕!”怀中的它似乎听见了我的声音,努力地睁开了眼睛,抬起头,看了看我,旋即又闭上了。也许就是它一刹那间的忧郁的目光里的温柔触痛了我心底的柔软,我对母亲说:“你看它多可爱!我们把它抱回家吧。”母亲说:“只是太小了,也许是刚断奶,恐怕养不活。”我急着说:“你看它冻得多可怜,要是不带走,肯定会被冻死的!”女人的心总是太软。母亲听了我的话说:“那就抱走吧,不知道你父亲会不会同意。”

父亲不喜欢鸡狗鹅鸭这些牲畜,虽然这些牲畜在农村的世界里比人的数量还要多。父亲嫌脏,嫌鸡狗鹅鸭随地排泄,弄脏了院子,弄脏了家,他看着不舒服。曾经好几次我让父亲从别人家抱只小**着玩,父亲都没有同意。不知道这次父亲会不会同意,我的心里也没有底。

当我把小狗抱回家时,父亲正在院子里编竹筐。编竹筐是父亲的职业,除了这个,其他的事情他都说不上喜欢。我忐忑不安地抱着小狗走到父亲跟前,向父亲介绍这只小狗如何如何可怜如何如何好看。还好,父亲很耐心地听了我的话,然后看看了我怀中的小狗,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既然是你想养的,那你就要好好养它,细心照顾它!”说完,又继续编他的竹筐。

父亲的允许让我像得到了一块难得的糖块一样,高兴极了。我终于拥有了一只小狗,一个可爱的伙伴!我马上从家里翻出来了一个大纸箱,铺上软和的棉花,把小狗轻轻地放进我给它铺好的温床里。小狗面对着它的新家,像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恐惧地瞪大了眼睛巡视着,观察着,等它熟悉以后,发现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后,才开始憨态可拘沿着纸箱的四周爬来爬去。我嚼好一口煎饼,吐到手心里,放到它的嘴边。它咻咻地靠近手心里的煎饼,先用鼻子试探着闻闻,虽然发现没有什么危险,还是吃得小心翼翼,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吃完一口,还要看看四周有什么动静。

狗是一种聪慧的动物,动物的心思一般也很单纯,不像人类,经常还会发生以怨报德的事情,狗却不会。你对它好,它就亲近你,对你好,你不必担心它会在某个时候反咬你一口。我每天把父母给我的饼干省下来喂它,抱着它到屋后的河边看书时把它放在腿上,晚上就把它放在我睡觉的屋里。当它和我相处了十几天以后,它渐渐明白了我对它的好,对它的关心,也开始把我当成了很好的朋友和玩伴。它能从家中来来往往的人的脚步声中清晰地分辨出我的脚步。每次放学后,我还没有靠近它的小窝,它就已经站起身子,探出头,把爪子放在纸箱的沿上,等待着我的亲近。有一次,我故意悄悄地靠近我的我的卧室,可是等我推开门一看,它早已趴在纸箱的边沿摇头晃脑,瞪着两只滴溜溜的眼睛得意地看着我。我慌忙扔下书包,抱起它,放到了我的脸上。它极其配合地吐出那条柔软的舌头,在我的脸上狠狠地舔了两下。

小狗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快速地成长,褪掉了绒毛,长成了个少年朗。两个月后的一天夜晚,睡梦中的我听到了几声还略带稚气清脆的狗叫。开始我以为是邻居家的,后来仔细一听,声音竟然就来自我的床边。我拉开灯,看见小狗正对着我的床“汪汪”“汪汪”地叫。小狗好象很得意它长了本事,故意不停地向我展示它的本领。汪汪的**预示了它的长大,我的辛辛苦苦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回报,一刹那间的惊喜和感动让泪水朦胧了我的双眼。

喜悦和激动总是暂时的,在幸福和喜悦中当然无法感觉到烦恼的降临。小狗的汪汪的**让我喜悦的同时也提醒了已经忘记了它存在的父母。父母听到了小狗的**来到我的卧室,说:“小狗长大了,不能再睡在你的卧室里。明天,把它拴到门口吧!我们**就是为了看家,另外它在屋里听见动静就叫,人还怎么睡觉?”虽然我恋恋不舍,一百个不愿意,可是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我对父母说:“明天我拴它吧!”

第二天,父母在大门口的西面砸进地中的一个木桩,预备好一条棉线的绳子,这是我强烈要求的,棉线的绳子柔软,勒在脖子上不怎么疼。我拿着绳子走进我的卧室,心里翻来覆去想着与小狗相遇后的快乐的日子,真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一齐涌上了心头。我知道小狗要失去自由了,像一个孩子的成长,当你长大了,你就有了负担,你就失去了自由。这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小狗看到我,并没有意识到即将面临的危险和即将失去的自由,当然,它也不会怀疑一个它的朋友它的伙伴会给它什么危险,立刻像往常一样往我身上扑。我把父亲结好的绳扣套在小狗的脖子上,拉紧绑好,牵着它一步一步向预备好的木桩走近。小狗跟着我,没有什么不快。我觉得那段路非常遥远漫长,甚至比上天涯海角还要遥远和漫长。小狗那么毫无戒备地相信我,我却带着它走进了一个不是监狱却胜似监狱的监狱。我蹲着把绳子拴在了木桩上时,小狗依然还把嘴贴在我的头上,没有意识到自己将变成一个失去自由的囚犯。看着我一步步退后,它跟随在我的后面,当绳子越来越紧,它跟不上我的脚步,它明白了我对它所做的一切。它开始疯狂地蹦跳,歇斯底里地叫,拉着绳子围着木桩一圈一圈地转。绳子把脖子勒紧了,连眼珠子几乎都翻成了白色,还是不肯停歇。我不忍再看,跑回到我的卧室,可是又不忍心它无休止的蹦跳和近乎嚎叫的声音,又跑到窗户跟前,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着它跑来跑去。后来实在忍无可忍,我对母亲说:“娘,你看时间长了,小狗会被勒死的!”母亲劝我:“没事的,它累了,就不会叫了!”

整个下午我就是在这种声音的折磨下度过。当夜幕像今晚一样拉开它庞大的幕布的时候,小狗终于叫累了,它趴在地上打起了盹。当我走近它身边,它也没有抬头。我猜想它一定在恨我吧!我**着它的头和被绳子磨掉了毛的露出皮肤的脖子,听着它均匀的呼吸,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回忆是需要感动的,如果仅仅是一个喜剧的结尾,如果是一个喜剧的开头,而是一个悲剧的结尾的话,那不仅仅是需要感动就可以的,其中恐怕还要有很大的勇气。我拉灭灯,点燃一只香烟,看烟头在黑暗里一下一下地明灭,给自己增加点回忆的勇气。

如果后来家中没有来那么一个贼的话,一切都会很完美。小狗适应了这种生活,也不再蹦跳和嚎叫,有时间我就**它,像城里人一样牵着它顺着乡间的小路到田野里遛遛。我们还是好伙伴,相处的很愉快,还会像以前那样平平静静地生活。

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希望来的它却不可避免地来了。那是小狗失去自由的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睡在梦中的父亲听到了几声急促的狗叫,接着是撕打的声音和一声闷哼,再也没有了动静。好奇的父亲慌忙穿上衣服,借着窗外的月光看到院子里站着一个陌生的身影。父亲惊叫着“抓小偷!抓小偷!”,一边喊着我和母亲,一边去拉开屋门。父亲拉了几下,门没有拉开。原来门外已经被小偷挂上了一个锁。等我们想法把门弄开,小偷已经跑远了。父亲仔细地巡视了一遍院子,没有丢什么东西,刚想回屋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嘴里说着怎么没看见狗,就回头往大门口跑,我也跟着父亲跑到大门口。那只木桩上只留下断了一截的绳。父亲说:“狗肯定让小偷偷跑了!”听了父亲的话,我闷闷不乐地跑进屋,爬到床上,展转反侧,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当我早早地起床,拉开屋门,在门口的台阶上有一滩猩红的血迹,那是小狗的血。我极力想象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的经过:小偷要偷东西,来到了门口,小狗发现了,努力地挣断了绳子,和小偷发生了战斗,小偷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砸在了小狗的头上,为了报答主人的相救之恩,小狗口吐鲜血而亡。小狗死的时候一定是微笑的,无比坦然的微笑,它用自己的生命报答了它的恩人它的朋友,用最后一口气捍卫了它的职责和生命的尊严!我重新审视了这滩血迹,那是小狗留给它的主人最后的一点怀念。血迹在我的眼睛里一点点放大,一点点变成一束红荷的形状,鲜艳夺目。从此以后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不能忘记。

夜已经很深了。推开屋门,跑到院子里,风吹散了飘渺的云彩,星星在白杨的枝头闪烁,天晴了。狗的故事明天还会继续吗?我问自己。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佚名
2024-06-01 16:08:3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13:12:12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怀念逝去的爷爷的作文

            那么多那么多的心痛不知道向谁说起,所以纠结着。搁置已久的笔,终因爷爷的辞世才提起,此时,瘦弱的思念也相对丰腴。  食无味,寝无眠。妈说可能是因了...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谁知道古代历史中谁是文曲星下凡?(要全部的)

    一般民间认为民间出现过的文曲星包括: 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许仙的儿子。 水浒传中第一章第一节指包拯是文曲星下凡。 节录:「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谁知道《海的女儿》的全文

    谁知道《海的女儿》的全文夏天的冰柠 | 2011-10-17 | 分享 10分钟内有问必答前往下载回答我知道热心网友 | 1分钟前00修改回答海的女儿在海的远处...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谁有怀念祖国的文章和季羡林与他的母亲的文章?

    ①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 去了。 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谁知道,闻一多的诗《国手》《死水》《口供》全文。

    《国手》 闻一多 爱人啊!你是个国手:  我们来下一盘棋;  我的目的不要赢你,  但只求输给你──  将我的灵和肉  输得干干净净!《死水》 闻一多这是一沟绝...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江苏省徐州市闫氏家谱☞ 遗,念,成,宗,四,长怀,氏,守,春,后面就不知道了,有谁知道的?

    从十四世到四十三世班次如下:宜、 念 、 承、 先(宗)、 志(嗣)常(长)、怀(存)、世(守)、久(孝)、春(心)永(明)、立(传)、惟(绍)、修(书)、德(...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谁知道这首歌的全歌词

    因为有好几个版本,洛天依唱过的是我这首和外婆桥填词:阿伊玛童子演唱:洛天依满天星辰落那人从山庙门前过**起焚香暖雪只等这山中客十年期已至无量佛代存无极锁轮回门又...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关于李白的回文诗谁知道?

    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