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梁晓声写的母亲 原文

原文如下:

**雨在户外哭泣,瘦叶在窗前瑟缩。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我觉得那是一种凝视。

我多想像一个山东汉子,当面叫母亲一声“娘”。

“娘,你作啥不吃饭?”

“娘,你咋的又不舒坦?”

荣城地区一个靠海边的小小村庄的山东汉子们,该是这样跟他们的**亲说话的么?我常遗憾它之对于我只不过是“籍贯”,如同一个人的影子当然是应该有而没有其实也没什么。我无法感知父亲对那个小小村庄深厚的感情。因为我出生在哈尔滨市,长大在哈尔滨市。遇到北方人我才认为是遇到了家乡人。我大概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闯关东”者的后代——当年在一批批被灾荒从胶东大地向北方驱赶的**中,有个年仅12岁的孓孓一身衣衫褴褛的少年,后来他成了我的父亲。

“你一定要回咱家去一道!那可是你的根!”

父亲每每严肃地对我说,“咱”说成“砸”,我听出了很自豪的意味儿。

我不知我该不该也同样感到一点儿自豪,因为据我所知那里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名山和古迹,也不曾出过一位什么差不多可以算作名人的人。然而我还是极想去一次。因为它靠海。

可母亲的老家又在哪里呢?靠近什么呢?

母亲从来也没对我说过希望我或者希望她自己能回一次老家的话。

她的母亲是吉林人么?我不敢断定。仿佛是的。母亲是出生在一个叫“孟家岗”的地方么?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也许母亲出生在佳本斯市附近的一个地方吧?父亲和母亲当年共同生活过的一个地方?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讲她的往事----兄弟姐妹众多,七个,或者八个。一年农村闹天花,只活下了三个--母亲、大舅和老舅。

“都以为你大舅活不成了,可他活过来了。他睁开眼,左瞧瞧,右瞧瞧,见我在他身边,就问:‘姐,小石头呢?小石头呢?’我告诉他:‘小石头死啦!’‘三丫呢?三丫呢?三丫也死了么?’我又告诉他:‘三丫也死啦!二妹也死啦!憨子也死啦!’他就哇哇大哭,哭得憋过气去……”

母亲讲时,眼泪扑籁籁地落,落在手背上,落在衣襟上,也不拭,也不抬头。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我的或弟弟妹妹们的破衣服。

“第二年又闹胡子,**爷把骡子牵走藏了起来,被胡子们吊在树上,麻绳沾水抽……**爷死也不说出骡子在哪儿,**姥把我和大舅一块堆搂在怀里,用手紧捂住我们嘴,躲在一口干井里,听**爷被折磨得呼天喊地。**姥不敢爬上干井去说骡子在哪儿,胡子见了女人没有放过的。后来胡子烧了我们家,骡子保住了,**爷死了……”

扩展资料: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第一师劳动。197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1988年调至**儿童电影制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2002年开始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

1968年,高中毕业的他,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 建设**的一名“**战士”,在北大荒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由于他擅长写作,被批准参加了全**的文学创作培训班。他参加文学培训班期间,创作了小说《向导》,并发表在当时的《**战士报》。

1974年,复旦大学的一名老师到**招生,通过《向导》一书得到老师力荐,随后就读于复旦中文系。

1977年从复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他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知青生活经历,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他相继创作了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等。

他的创作风格归纳为: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知青》表现了悲壮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特点,充满**是这个阶段的创作风格。他的的小说《知青》展示了特殊年代的年轻人特有的痛苦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思索后对自身及过去经历的肯定,梁晓声因此也是“青春无悔”型知青文学的典型代表。

当**走上现代化建设之路,社会开始转型的时候,精英文学逐渐走向边缘,世俗化的文学日益兴起,梁晓声的作品在关注知青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

与其他作家寻找平民身上的劣根性不同,梁晓声更多的是从平民立场出发,去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他们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正直和善良本性,将人们心灵光辉的一面展现出来。在《人间烟火》、《父亲》中,表现出的是梁晓声平和的平民化创作风格。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商品大潮冲击着固有的价值观。而梁晓声则以他的社会责任感,对人民灼热的情感,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依然勤奋地在文学园地里笔耕不辍,接连创作出大量紧扣时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刻反响的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作品。

《浮城》这部作品犹可感受到梁晓声本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的提炼与追求、脉搏的热烈跳动,这时的梁晓声运用寓言式的描写对社会及人性的丑恶进行无情的剖析,表现出了冷峻的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梁晓声-百科

佚名
2024-06-06 15:02:4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13:18:33

    《梁书、羊侃传》的原文和翻译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写一篇描写母亲的作文

    母亲小时候,是你用你的手包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教会我如何走路,是你在我每一次跌倒后一边教训着一边将我抱起,将我的眼泪擦去,告诉我要坚强……更是你让我拥有最最幸福的...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描写草原的唯美散文?

    梦里草原有多远 文 / 向山水漫溯 想着草原,念着草原,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这样的念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当一个人的灵魂长时间的与某种自然环境相互浸...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仿写 【我喜欢】全文(作者:张晓风)写400字的作文 问题补充: 跪求不要写得

    张晓风:我喜欢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梁晓声的《浮城》开头是怎样的啊???

    http:///i/660**/这个有。看看吧!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回忆我的母亲原文

    《回忆我的母亲》是**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原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掌声为题写作文

    掌 声 在我记忆的最深处,藏留着一段掌声。那掌声,是自信的源泉,自信,则是通往成功的灯塔。     记得那是我在幼儿园大班“六一”毕业汇演的...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谁知道梁晓声《母亲》的内容(要全部)

    作者:梁晓声 **雨在户外哭泣,瘦叶在窗前瑟缩。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我觉得那是一种凝...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梁晓声的《母亲》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篇读下来,对梁晓声的母亲有一种坚韧顽强隐忍的印象。他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仅要照顾他们六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早出晚归工作(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回去有时间还要缝...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母亲梁晓声散文怎么概括?

    整篇读下来,对梁晓声的母亲有一种坚韧顽强隐忍的印象。他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仅要照顾他们六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早出晚归工作(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回去有时间还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