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

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又有民歌称:十三食稀饭配芥菜,是说自除夕开始到今天,所有的美味佳肴都已经吃完,只好喝稀饭吃芥菜。

古时,人们在这天晚上,会在厨房点灯,成为「点社灯」,直到元宵节为止。此外,人们也在这一天开始磨糯米,搓汤圆。

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

明末清初,城中包壮行家做出的彩灯闻名远近,称为“包灯”。这天,乡下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傍晚,农家有煨百虫、放烧火、爆白花之举。人们还要请坑三姑和灰堆婆婆解答疑难问题。

**,城市元宵活动以灯会为主,在文化宫、文化馆、公园等地设灯景,供群众观赏娱乐。

佚名
2024-06-10 00:43:2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