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阅读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拼音与识字
(1)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t”排在( )位。
(2)“鼎”字共(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读音( )。
(3)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a、这些文件你应tuǒ( )善保管。
b、我们不应nuè( )杀野生动物。
c、那位老人的书法苍劲( )有力。
d、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 )舟。

2、词语和句子
(1)按要求写成语和句子。
a、带有反义词的成语;大惊小怪、_________
b、带有数字的成语;三心二意、_________
c、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山明水秀、_________
d、形容人品质高尚的成语;舍己为人、_________
(2)请你当**生给下面的句子“治病”。(在原句上改)
a、少先队员应带头遵守交通次序。
b、五年级,使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c、下大雨,我也要按时上学。
d、讲究卫生,就能预防疾病不会发生。

3、联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最先是说(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一个死得重于泰山的人的名字________.
(2)“卖火柴的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步诗》中能够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1)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
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间闻到一阵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含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村离这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花香,开头那几句是我凭想象编造出来的???????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课。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从这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a、这两段话选自《 》。
b、“强项”指的是_____________,“申斥”的近义词是_____
c、“宽严之间”一词中,“宽”指的是___________,“严”指的是______________.“某种道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d、写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我”不明白老师批评的含义就去问,说明作者对待学习的态度怎么样?平时你是怎么对待作文批语的?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什么是快乐,快乐何处寻呢?
人有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
丰盛的筵席饱餐一顿,风味小吃细嚼,固然快乐;打打排球,踢踢足球,或三五成群捉迷藏,尽情尽兴,也是快乐。
人还有特有的快乐。
与朋友共聚谈天说地,默契融洽,陶醉于友情之中,固然快乐;与好友消除分歧,重归于好,不也是快乐吗?
人更需要精神上高层次的快乐。
扶盲人过马路,帮孤寡老人做些事,把储存的零用钱捐给灾区人民,这该是多么高尚的快乐。
拥有一颗爱心,时刻不忘给周围的人送去快乐的人,他是快乐的使者,他自己也得到了永久的快乐。
a、给短文加个题目《 》
b、作者谈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抓住了( )和( )两方面。
c、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分歧: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归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用“――――”划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e、你一定感受过“高层次的快乐”,请举例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拼音与识字
(1)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t”排在(20)位。
(2)“鼎”字共(11)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d);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目)部,再查( 6 )画,读音(dǐng)。
(3)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a、这些文件你应tuǒ(妥)善保管。
b、我们不应nüè(虐)杀野生动物。
c、那位老人的书法苍劲(jìn)有力。
d、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piān)舟。

2、词语和句子
(1)按要求写成语和句子。
a、带有反义词的成语;大惊小怪、东张西望
b、带有数字的成语;三心二意、七上八下
c、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山明水秀、鸟语花香
d、形容人品质高尚的成语;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2)请你当**生给下面的句子“治病”。(在原句上改)
a、少先队员应带头遵守交通秩序。
b、经过五年的学习使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c、就是下大雨,我也要按时上学。
d、只要讲卫生,就能预防疾病不会发生。

3、联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最先是说(人总会死),意思是(人总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而有的人的死却比鸟的羽毛还轻。)请你写一个死得重于泰山的人的名字:张思德
(2)“卖火柴的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原因是她想看清楚奶奶,目的是留住唯一爱她的亲人奶奶
(3)《七步诗》中能够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悲愤的诗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二、阅读
(1)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
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间闻到一阵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含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村离这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花香,开头那几句是我凭想象编造出来的???????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课。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从这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a、这两段话选自《难忘的启蒙》。
b、“强项”指的是作文和写字,“申斥”的近义词是斥责
c、“宽严之间”一词中,“宽”指的是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课。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严”指的是对“我”学习要求严格。“某种道理”指的是学习我们**自己的语言,而不学日文。
d、写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我的强项也受到过老师的批评。
文中的“我”不明白老师批评的含义就去问,说明作者对待学习的态度怎么样?学习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平时你是怎么对待作文批语的?请简要地写出来。
答案:略。

(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什么是快乐,快乐何处寻呢?
人有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
丰盛的筵席饱餐一顿,风味小吃细嚼,固然快乐;打打排球,踢踢足球,或三五成群捉迷藏,尽情尽兴,也是快乐。
人还有特有的快乐。
与朋友共聚谈天说地,默契融洽,陶醉于友情之中,固然快乐;与好友消除分歧,重归于好,不也是快乐吗?
人更需要精神上高层次的快乐。
扶盲人过马路,帮孤寡老人做些事,把储存的零用钱捐给灾区人民,这该是多么高尚的快乐。
拥有一颗爱心,时刻不忘给周围的人送去快乐的人,他是快乐的使者,他自己也得到了永久的快乐。
a、给短文加个题目《快乐不同》 (答案不统一)
b、作者谈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抓住了(吃)和(玩)两方面。
c、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分歧:对某事不同的看法。
重归于好:又像原来那样好了。
d、用“――――”划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e、你一定感受过“高层次的快乐”,请举例简要说明。
答案:略。
(一)生命的问句
文/田彩虹
一棵有毒的树**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它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材。
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进行造句,不需要修饰成优美的语句。“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我看着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
“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刚毅性格。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当兵。
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待遇时的怅惘,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
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命剧本。
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却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演出的就是悲剧英雄。
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不论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是有女儿、太太、媳妇、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第1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倒数第3自然段中“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什么?
答:⑴“一棵有毒的树”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⑵“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四种人的特点。
⑴第一种人:__________________⑵第二种人: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_⑷第四种人: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
a.本文对“生命”问题进行探索,内容大胆而又有吸引力,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
b.作者写“生命”这样抽象的命题,以树为载体,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使这一抽象命题具体化。
c.本文开头描述四种人对有毒的树的不同心态是为了铺垫下文对“生命”问题的设问。
d.文章开头提到四种人,作者显然否定前三种人的作法而肯定第四种人的作法。
e.本文告诉我们,面对“生命的问句”,无论给出多少种回答,人们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参**
1.生命中的困难或危机;没有自己的个性和自我价值。
2.逃避;抗挣;慈悲;创造发明。
3.不同的观点都有真切的生活经历作为明证。
4.d、e。
(二)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2)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院已免去了手术费
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生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6)**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7)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8)**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30年!”。
(9)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l.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请概括回答。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的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会“放出光彩”是因为_____。
3.文中的“男孩”具有_____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4.第(3)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第一件事:给妹妹输血第二件事:和妹妹平分生命
2.神态(描写)男孩听到**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3.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4.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点,能围绕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想救妹妹的命去发挥即可。
佚名
2024-06-06 06:03:2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信任阅读题答案

    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生动,耐人寻味。 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将什么东西都全部看在眼里。我会想:这儿可真自由,主人也很信任我们...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钓虾》阅读答案

    2014年台州市中考阅读题:钓虾(鲁彦)阅读答案   钓虾(鲁彦)阅读答案——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考核题型。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和解...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阅读答案

    1.妈妈让我吃芒果,自己吃芒果核。2.父母总是会为了子女付出一切。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荔枝 阅读答案

    1、“母亲扑啼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荔枝,然后用小**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父亲戴帽子阅读短文题答案

    全是问作业题的……给谁上学呢……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碗》阅读答案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两只蚂蚁阅读题答案。

    它拼命用六条腿蹬着、划着,最后终于脱离了危险。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船过三峡的阅读题答案

    原发布者:ycljxxqm 船过三峡阅读答案船过三峡①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qiào()。群...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看戏 阅读答案

    回答第一问题:答案是移觉 也叫通感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的某一件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它的表现形式是“本...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鲨鱼》阅读答案

    1,写出了孩子的活力2,理由:(1)因为炮手及时开炮打中了鲨鱼(2)因为两个孩子及时向两边游去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是不能慌乱,要镇静地想出解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