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说《阿凡达》是电影技术的**?

技术**1:与人眼无限接近的3d摄影机

  《阿凡达》拍摄用的是卡梅隆和搭档佩斯自行研制开发的3d摄像机。这就是“pace fusion 3d数字摄影机”。fusion摄影机比传统的3d摄影技术先进在哪里呢?

  传统的3d摄影机是用两台并排架设的摄影机来模拟人的左眼和右眼。由于它们体型庞大,所以不能摆得很靠近,并且它们只能向正前方拍摄,而且移动很不方便,根本不能像普通2d电影那样自如地操作摄影机。而fusion摄影机由两个体积很小的高清数字摄像头组成,它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且还能够转动,因此它们可以调整角度聚焦到很近的物体,也能彼此平行地拍摄很远的物体,其工作原理和人眼十分接近。这样的摄像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被摄物的方位,因此“立体感”就更为真实。而且它很轻便,可以根据导演需要随意运动,还可以同时拍摄2d和3d画面。

  体现在画面效果上,用传统的3d技术拍摄的电影,往往需要画面具有前景、中景、背景等不同景深的物体,或者当一个物体在画面中做明显的纵深移动时(比如一个球向观众飞来),才有明显的立体效果。而在电影《阿凡达》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整个屏幕只有一张人脸的特写(影片中这样的镜头不少),并且没有位置移动时,我们仍然能感觉到这颗脑袋的“立体感”。所以在《阿凡达》中,卡梅隆摒弃了传统3d电影炫耀式的表现手段(没有什么小球飞到眼前的镜头),而是让观众全方位浸入到影片所创造的环境中,观众将感到他们是通过一扇窗看,而不是在看银幕。片中有一场戏男主角杰克透过飞机的窗户看到外面的巨树、瀑布、丛林,由于3d带来的深度感,观众会感到自己正亲眼看到这样的美景,身临其境。

  新技术2:可以“无中生有”的虚拟摄影机

  这又是卡梅隆的一大发明。它其实不是摄影机,而是一台带有lcd屏幕的**,这个可任意移动和旋转的**里可以在拍摄演员的表演时,同步预览到由电脑生成的即时cg画面,并且可以随时以任意角度和显示比例观看画面效果。

  《阿凡达》中的大部分镜头是真人拍摄和电脑cg合成的,演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完全没有布景、空荡荡的摄影棚里对着空气手舞足蹈,他们所身处的潘多拉星球要在后期制作中由电脑加入。在《阿凡达》以前,演员表演的时候导演无法看到最终合成的cg效果,只能凭借想象。

  有了虚拟摄影机,这一瓶颈被突破了!
  当男主角在摄影棚里的塑料板上跑步的时候,卡梅隆在**上同步预览到的则是身高3米的蓝色阿凡达在潘多拉的哈利路亚山上攀登。尽管**上的画面质量很粗糙,只相当于10年前的电子游戏画面,但这个功能对cg电影来说至关重要,在《阿凡达》以前,实时预览技术一直是一个难题。

  新技术3:升级版动作捕捉技术

  从cg技术引入影视、动漫作品开始,动作捕捉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很多观众对这个技术已经不陌生,几乎所有影视/动画中的cg场面都会用到这种技术。

  不过卡梅隆为了拍摄《阿凡达》,全面升级了动作捕捉技术。因为他的理念是要尽可能地让演员的表演被100%传递到电脑里去。“演员不能只是给人物配音,然后让动画师去花两年的时间完成其余的工作。我要让**被准确地表现出来。”卡梅隆说。并且,他希望能像监控实拍一样控制虚拟场景的拍摄。

  新技术4:表情捕捉技术

  《阿凡达》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就是让cg人物的表情达到真人水准。在以往的cg电影里,人类角色的外形被造得再逼真,一旦她/他开口讲话,一颦一笑,便会马上露出马脚。10年前的全cg电影《最终幻想》就是如此,尽管其中女主角的几百万根头发都被一一做出来,人物造型以假乱真,但她僵硬的表情仍然让观众一眼看穿其cg本质。

  《阿凡达》中,卡梅隆发明了一种头盔,上面固定有一个摄像机,伸在演员面前2.5英寸处。演员脸上画有许多绿点,用来给摄像机提供追踪参考点。摄像机记录下演员面部最微妙的表情变化,将数据合成到电脑中的虚拟角色。而通过虚拟摄像机传递给导演的监控画面,随时可以达到达到面部特写级别的精度。

  如此一来,演员最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准确地传递给电脑生成的蓝色纳威人,他们因此变得栩栩如生!
佚名
2024-06-01 09:30:2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