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请问大家"东方"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东方姓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姜姓,出自神农氏伏羲,属于以自然现象为氏。
远古时伏羲创制了八卦,八卦方位以东方为尊,伏羲发明了农业和****。
远古人类以渔猎、采集为生,神农氏教导自己的族人制作耒、耘、耜、耠、助等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使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固而被人们称为神农氏。据说,神农氏发明用火烧山方式经营农作,开创了刀耕火种,固而又称为烈山氏。由于他运用火来兴邦安民,所以被世人尊为炎帝。
神农氏的举措推动了**原始社会从采集、渔猎向原始农业演进的历史,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相传神农氏还亲尝百草,曾一日中毒七十次,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草**,后来著述了《神农本草经》,为民疗病,因而也被人们尊为****发明者。
据传,神农氏在位时间,还在部落当中开市场、通财货,启发了原始的商品流通。神农氏在统治了一百四十年后去世,其后代共传八代,子孙共统治五百二十年,后与黄帝部落融合,成为现今炎黄子孙的先河,统称华夏族。
神农氏一族人从事务农劳作以后,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开始农作的重要时刻,于是伏羲的后代人中以农为本的人群中就形成了东方复姓。伏羲氏裔孙中有个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东方),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姓,称东方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姬姓,出自张氏,是汉朝东方朔的后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方朔之父名张夷,但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亲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后也死了,东方朔由其兄嫂抚养**。因为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所以其伯父为他取名叫东方朔。东方朔官拜太中大夫,他生性诙谐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谏。他的后代便以先祖名字中的“东方”为氏,形成一支东方复姓。**曲艺界的相声行业都尊东方朔为祖师爷。
二、得姓始祖:东方朔。
据史籍《风俗通》记载,伏羲氏“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遂以东方为氏,但无从考证。现在所知道的姓东方者最早的西汉名士东方朔。东方朔之父姓张,在他出世前就死了,母亲生下他三天后也去世了,他是由其兄嫂抚养长大的。因为他出生时,东方刚亮,遂以“东方”为姓,取名东方朔。他以诙谐、幽默闻名于世。当时,汉武帝下诏求贤,东方朔上书毛遂自荐,引起汉武帝注意,招入宫中面试。他说话妙趣横生,行事放荡不羁。一次,汉武帝赐宫中官肉,左等右等,主管分肉的官员迟迟不到,东方朔实在不耐干等,便**佩剑,自己动手割了一块肉扬长而去。负责分肉的官员知道后,到汉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状。次日上朝,汉武帝让东方朔当着百官检讨。东方朔便检讨说:“接受赏赐而不待诏命,何等无礼;拔剑割肉,何等壮烈;割肉不多,何等廉洁;肉归夫人,何等真情。”汉武帝听后忍不住大笑,不但免了他的罪,还另赐肉百斤、酒一石,让他带回家“再归夫人”。后世流传着许多东方朔的有趣故事。他被民间奉为喜神。其后代以东方为姓,奉东方朔为复姓东方的始祖。
三、迁徙分布:
东方姓在**和**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东方”是个古老的姓氏。早在远古时期,上古帝伏羲创立八卦,而他的后代孙仲,世掌东方青阳之令。古书记载,相传他出生的时候,“出于震,位主东方”,即根据八卦图推算是在震位,而震位表示为“东方”,因此,就以“东方”为姓氏。至汉武帝年间,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本姓张,只因出世未三日,其母就病亡,而其父也已逝去多日了,邻居就根据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起名为“东方朔”。而他长大后,名嘲一时,东方作为姓氏又得以巩固。东方朔为平原厌次人(今山东惠民),唐朝时,东方姓已经成为平原郡的大姓望族之一。历史上的东方姓名人很多,还有东方虬、东方显等。东方虬为唐朝史官、诗人,东方显为唐朝文学家、开元十八学士之一。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平原郡:汉置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隋唐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陵县。汉唐平原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2.堂号:
四何堂:汉朝时东方朔性诙谐,善辞赋。有一次,皇帝在社日(祭祀灶神的日子)把祭肉赐给众大臣。大臣们还没有到,东方朔自己就先割了一块拿回家去了。皇帝命他自责,他拜曰:“我这个人呀,受了皇帝的恩赐,而不等皇帝圣旨割给我,何等不讲礼貌呀!拔剑自己割肉,何等有魄力呀!虽然是自己割的,但并没有多割,何等清廉呀!回家把肉给妻子吃,何等仁爱呀!”皇帝笑曰:“我命你自己责备自己,你竟自己夸奖起自己来了。”随即又赐给他一份肉。东方氏因以号“四何堂”。
五、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望出平原;源自伏羲:全联典指东方姓的郡望和源流。
引商刻羽;受赐宫袍: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东方虬,工诗,武则天游洛南龙门,东方诏从臣赋诗,虬诗先成,武则天赐锦袍。“引商刻羽”,成语,喻声律方面造诣之深。
伏羲世泽;赐袍家声:上联典出《风俗通》:“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因氏焉。”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东方虬赋诗先成,武则天赐袍。
主威真霁;讽谏诙谐:全联典指汉朝时期的东方朔,善诙谐滑稽,以讽谏称于世。汉武帝闻其语,怒气消除。
亭标含象;学士玉堂: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东方显,开元中为含象亭十八学士中人。
仙班金马;迹显岁星: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东方朔尝作金马门侍中。下联典指东方朔为岁星精下凡。汉武帝曰:“东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精哉!”东方朔尝作金马门侍中。
2.七言通用联:
金马门擅长讽谏;含象亭标列英名: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文学家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汉武帝时官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作辞赋,以直言切谏闻名。一次,汉武帝在社日(春、秋祭祀土神的日子)赏赐给随从官员们肉,大官未到,东方朔先割了一块回家。武帝听说后,让他自责,他说:“受赏赐不等待诏令,何等无礼啊!拔剑自己去割肉,何等雄壮啊!肉割不多,何等廉洁啊!回家送给妻子,何等仁慈啊!”汉武帝大笑道:“令你自责,你反倒自誉!”说完,又赏他一份酒肉。“金马门”是汉朝官门名。下联典指唐朝东方显,在唐开元年间位列含象亭十八学士。
3.八言以上通用联:
东风万里,三阳开泰;方园九州,**同春: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东方复姓“东方”二字的嵌字联。
诗韵铿锵,锦袍受赐;文章郑重,象亭名高:上联典指唐时期的诗人东方虬,武则天一朝为左史,工诗,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学士东方显,为开元中舍象亭十八学士之一。
切谏直言,强国大计遭冷遇;自责更誉,割肉行举得褒扬:全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的事典。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今山东惠民)。性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上书自荐,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善于直言切谏,曾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不见用。故作散文赋《答客难》,以抒发有才智而无由施展之苦闷。汉武帝社日赐从官肉,大官未至,东方朔先割肉以归。有司奏。汉武帝令其自责,东方朔再拜曰:“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自割,何壮也;割之不多,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汉武帝笑曰:“令卿自责,乃更自誉”。复赐酒肉。
六、历史名人: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今山东惠民)。著名西汉朝**家、文学家。
东方虬:(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史官、诗人。
唐朝武则天时任左史,工诗。武则天游洛南龙门时,命他随从文官赋诗,东方虬最先作好,武则天赐他锦袍。
他常说,自己百年后可与西门豹作对。陈子昂在《寄东方左史修竹篇书》中,称其《孤桐篇》“骨气端翔,音韵顿挫,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惜今已失传。
存诗四首。
东方显:(生卒年待考),温州人。著名唐朝学士。
在唐开元年间位列含象亭十八学士之一。
十八学士有两说:一是指唐太宗时设立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褚遂良、虞世南、孔颖达、薛收、李守素、陆清明、孔颖达、盖文远、许敬宗等十八人为学士,讨论典籍,史称“贞观十八学士”;另一是指唐玄宗时于上阳宫含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东方显、咸冀、郑虔、崔知举等十八人为学士,史称“开元十八学士”。
佚名
2024-06-11 00:58:4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