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该怎么办?

近4岁男宝刚上小区幼儿园,第二周,每天说“我不想去幼儿园”,早上送园哭,晚上接很开心。看老师发的照片,玩得还好,吃饭不挑食,回家能玩能吃。请问早上入园哭闹正常吗?一般会持续多久?

您所描述的情况显然是孩子还处在刚入幼儿园过程当中的分离焦虑问题。孩子第一周还处在对幼儿园新鲜好奇和探索的状态,所以整体情绪应该还可以,但分离焦虑在入园的第二周就开始慢慢地呈现出来了。孩子四岁之前没有上过幼儿园,也就意味着孩子之前都是处在一个家庭环境中的,是由家里人:爸爸、妈妈或者阿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照顾。现在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经历和父母分离,独自进入到一个基本陌生的社会环境当中。

在分离的情况下,孩子他就会呈现出一些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离的焦虑”,而且这个情绪在分离的那一刻会呈现得极其明显,所以在分离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当孩子在家里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比如:他每天早上起来说:“我不想去幼儿园,我要一直在家里??”等等,他在透过这些语言表达焦虑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倾听到他表达的语言本身,要去看到他表达“我不想去幼儿园”背后,其实是一份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首先,在那个当下要有意识地关注到这个情绪,一定要重视和关注孩子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妈妈可以说:“妈妈感觉到你此刻很焦虑,要和妈妈分开,让你感觉到紧张、焦虑、害怕,是这样的吗?你想和妈妈一直在一起是吗?”等类似的语言。尝试着把你捕捉到的表达出来;

其次,再通过“是的,妈妈知道。”“是的。”这样的语言去认可孩子当下的感受,让孩子的情绪能够得到流淌;

最后,等他情绪稍微好一些了,适时地去表达爱,告诉他“妈妈很爱你!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的爱也会一直陪伴着你??”等等类似的语言,帮助孩子在安全感的部分有更多的确认。

重要的是,带着对他情绪的理解、包容和爱,仍然要将孩子带到幼儿园。

当您把他带到幼儿园交给老师,跟老师交接的这个过程,你的态度和感觉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学校里面,我们通常会给家人一些建议,在跟孩子分别的时候,要向孩子表达以下几句话。

第一句话是:“妈妈现在要离开了,但妈妈依然很爱你!”这句话能够帮助孩子去确认妈妈的离开并不是因为抛弃,并不是因为妈妈不要你等等的一些创伤性语言和感受。表达爱,让孩子更加确立安全感。

第二句话是:“在学校,老师会照顾你。老师也很爱你!”这句话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老师、对学校的一份信任。透过妈妈,孩子可以慢慢地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安全感和爱。

第三句话是:“下午x点钟(或你吃完加餐的时候),妈妈(或其他下午来接的人)会来接你。”这句话是在帮助孩子再一次确立安全感,妈妈是一定会来接他的。

最后一定要跟孩子说“再见”,然后用你们的方式表达爱。可以透过一个亲吻,一个拥抱,或者你和孩子之间某种特定的互动方式,跟孩子说再见。绝对不可以不说再见突然就离开、突然就不见了,或者是用一些哄骗、说教、指责的方式去跟孩子再见,这些方式都会让孩子更加地焦虑和紧张。在下午的时候,到了和孩子约定的那个时间,你就一定要准时地出现在学校,让孩子不断地获得这份安全的体验,直到他完全顺利地过渡为止。

最后,至于您提到的需要多长时间,持续多长时间?这个无法给您一个准确的时间界定,要视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而定。在这个过程当中,接送人的语言、态度、以及心理状态,还有陪伴孩子处理焦虑情绪的人的状态的不同,对孩子度过分离焦虑的时间长短都会有一些影响。

佚名
2024-06-09 23:01: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