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女子结婚坐花轿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最称不可或缺的道具,由此衍生出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压街(颠轿)、落轿等一系列繁文缛礼,把整个送嫁迎娶活动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甚至直到一经结婚登记婚姻便受到法律保护的今天,仍有许多新娘认为不坐轿车便算不上正式结婚——这种送亲轿车,照例打扮得花团锦簇,其实就是传统花轿的变体。

查看史书,用花轿迎娶新娘的礼俗,并非自古皆然。首先,“轿子”这种交通工具在生活中出现并正式在典籍中留下记载,已经是晚唐五代的事;其原型“檐子”(肩舆)的流行,至早也是初唐时代。在此以前,无论官民结婚,都用马拉车辇迎娶新娘。与此同时,唐宋两朝**都颁布过禁止士庶乘坐檐子或轿子的禁令,而只许皇帝和经他特许的**老臣使用。从《东京梦华录》、《五杂俎》等宋明人士所写的着作可以看出,大约自北宋中期起,开始有“花檐子”迎娶新妇的风气流行于汴京,到宋廷迁都江南后,花轿迎亲才蔚为社会性的时髦,其后一直传承下来。倘论人力简省、通行速度和费用开支,花轿显然不及车马来得方便,即论舒适和排场亦未必可比。缘此,从车马到花轿的转变是怎样发生的,便成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花轿旧时为何被作为迎亲工具?相传,南宋皇帝赵构被金兵追杀,逃到宁波的一个小村落,眼看无处藏身束手待缚,他正好看见前面有个村姑坐在底朝天的大谷箩筐上,边做针线活边照管摊晒的粮食,于是他急忙上前求救。这位村姑当机立断,掀起谷箩筐,让赵构蜷缩在里头。赵构顾不得尊严,保命要紧,只能照办。转眼金兵来到眼前,盘问坐在谷箩筐上的姑娘,姑娘若无其事地指着远方说:“有人朝那边去了。”金兵被骗走远,赵构脱险,为报答姑娘救驾之恩,赵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与姑娘约定,等自己安定后便迎娶她进宫。两人相约,当赵构来接她进宫时,以她的“花布褴”(宁波方言,一种简便的小围身)为凭证,挂在屋檐就行了。赵构随即坐船到定海,转温州,回到皇宫后,赵构将自己与姑娘的奇遇告诉了母亲,可这件事却无意中被赵构的母亲泄露了出去。后来,当赵构派使者护送皇家花轿、半副鸾驾仪仗、凤冠霞帔来接那位村姑时,却看见全村所有有姑娘的人家都在屋檐上挂出了同样的“花布褴”。使者无法辨认真假,只好回去禀告赵构。由于距离上次来村落的时间相隔太久,赵构也无法辨认,索性下旨,凡浙东一带女儿出嫁,都可享用半副鸾驾,帔霞戴凤,这种待遇堪比公主、郡主出嫁时的阵势,以示皇恩浩荡。 就这样,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被保留下来,而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精雕细刻,富丽堂皇。
佚名
2024-05-19 18:35:5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