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圣经是怎么写成的?

旧约圣经的诞生、流传和定典

  引言

  提后三:16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要明白默示的意义,请看释经学第五章)这是我们的信念。圣经的写作虽然源于上帝,是一本超自然的书,但正如一切古代的文献,圣经是由人,用文字记录下来。从原稿、抄写、定典、翻译、流传的整个过程中,上帝都不断地保守。因此,就是到了今日,我们手上的圣经仍然信实可靠。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和文献鉴别家frederic kenyon 曾说:“**徒可以手拿圣经,毫无惧怕和踌躇,肯定地说这是上帝真实的话语。这话语代代相传,完全没有什么重要的错漏。”

  旧约的原稿

  旧约的三十九卷中,最古老的应该是摩西五经,写于主前约一千五百年。是真的“写”吗?当时有文字吗?不是口传吗?这是一般人的怀疑。从古文字学的研究,摩西写五经是不容置疑的。早在主前三千年,苏美人(sumerian)、古埃及人、阿卡德人(akkadian)已经开始使用象形文字,日后又简化成楔形文字。他们利用苇茎做成的笔,写在粘土板上,等待晒干或烘干之后,就可以留存于后世。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博物院看到以楔形文字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的汉摩拉比王法典(主前1700年)。到摩西的时候,文字已经演变成整套字母(alphabet),腓尼基文字(phoenician)就是一例。摩西既然“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使七:22),他应该是一个书写的能手,何况圣经也的确记载了上帝吩咐摩西要把他的话写下。(出三十四:27,二十四:4,申三十一:9)从摩西五经的写作到玛拉基书的完成,所涵盖的时间约有一千年(主前一千四百年至四百年),由二十五至三十位不同背景的作者合作写成。除了一小部分以外,主要是用希伯来文写成。中间由于希伯来文法经过演变(在主前1350年),旧的书卷都已被改写,现在旧约里的希伯来文法都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旧约原稿的希伯来文都只有子音(consonant),母音(vowel)是以后才加进去。(请看下文)

  很多证据显示旧约的经卷开始时是用腓尼基式希伯来字体写的(paleo-hebrew),后来才改用aramaic square 希伯来正方字体。马太福音五:18 说的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指的一点(yod)就是希伯来正方字体的一个字母。

  旧约抄本

  旧约原稿当然已失传,但抄本却一代代的流传下来,直到印刷术的发明。(十五世纪。第一本旧约是在1488年在意大利印刷的。)在古代的著作中,保存得最好,当推旧约圣经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犹太人对**的敬虔,以致他们尊重自己的手抄经卷,近乎**程度。

  在主前三百年之前,手抄本都是写在蒲草纸上(另有些在羊皮上),为方便阅读起见,大都是把约十寸宽的草纸,粘成一卷,约三十长。每卷足以容纳以赛亚全书。这也是为什么摩西五经刚好是五卷之长。希伯来圣经里的撒母耳记、列王记和历代志都是一卷长,所以没有分上下两本。

  从主前三百至主后一百三十五年,我们有死海古卷(200 bc - 200ad,在1947年发现),这是现存最旧的手抄本,包含了以赛亚书和不计其数其他书卷的碎片残简(除了以斯帖记)。将它与主后900 至1000 年的马所拉抄本相比,证明了圣经是可靠无误的。大概是这时候,旧约开始以三十九卷的形式出现,分成三组:律法、先知书和圣卷。这也是主**在路二十四:44 所指的。在这段时间之前,旧约圣经似乎有三种不同的“版本”(text type):埃及式、巴勒斯坦式和巴比伦式。在主后一百三十五年之后,就开始出现单一“版本”,就是后来的马索拉版本(masoretic text)。著名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也是在这时在埃及亚力山大城(alexandria)完成。新约圣经所引用的旧约经文就是从这译本来的。除了死海古卷,从这时期留存下来的有蒲草残篇,the nash papyrus,记载了经文出二十:2 - 17(十诫)和申六:4。

  从主后一百三十五至一千年,旧约圣经开始有分节,分段和分章,以方便读者的阅读。这时候,在以色列加利利湖西岸的一个城(tiberian),有一马所拉家族(masoretes),他们对旧约圣经作了最大的贡献。这个家族从八世纪至十世纪的两百年之间,首先设计了一个拼音系统,将母音(vowel) 放在希伯来文里,帮助读者朗读。他们也在经卷旁加插了一些注脚(masorah parva and masorah magna),对以后的经文研究有很大的帮助。现存的年代最久的马索拉版本 codex cairens**(ad 895)是出自这个家族的成员moses ben asher,里面有约书亚书、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和许多先知书。另一本留存下来的是aleppo codex(ad 925)。主后两百年之后,旧约开始以codex(抄本)的形式出现,但在犹太人的会堂里,他们还是用卷轴(scroll)。

  主后一千年至今,有超过3000 件各式各样的手抄本存留。最著名的是leningrad codex(1008),也是马索拉版本,整本旧约完好无损,现藏在列宁格勒的公众图书馆。现在我们常用的希伯来圣经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简称bhs) 就是根据这个版本编辑的。主后1450年印刷术发明之后,第一本旧约圣经是在1488年完成。

  旧约的定典(canon)

  定典就是鉴定某书卷是上帝所默示的圣经。单有上帝的默示,并不足够。大体来说,上帝也赐人属灵的智慧,分辨上帝所默示的真迹。人在圣灵的带领下,知道何者是须摒弃的伪书。与新约定典的过程比较,旧约定典的过程反而没有什么特别波折,虽然在主前几百年,撒玛利亚人拒绝承认旧约所有的经卷,除了摩西五经;主前两百年,许多伪经和次经出现;主后的拉比著作里,也有对以西结书、箴言、雅歌、传道书和以斯帖记的定典质疑。

  总之,旧约定典似乎在以色列的历史中逐渐形成。肯定的是,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时代,摩西五经早已定型被接纳。来到**时,旧约圣经已经分成三组:

  律法书(torah):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明记。

  先知书(nebhiim):

  a。前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

  b。后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小先知书。

  圣卷(kethubhim)

  a。诗歌书:诗篇、箴言、约伯记。

  b。五书卷(megilloth):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

  c。历史书:但以理书、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历代志。

  历代志是最后的书卷,这是为什么**在路十一:51 说,“从亚伯的血起,直到。。撒迦利亚的血为止。”亚伯是创世记第一个殉道者,撒迦利亚是历代志里最后一个殉道者。(代下二十四:20-21)

  在**时代,次经(apocrypha)已经大行其道。但从新约的引用旧约经文来看,这些次经都不被接纳。犹大书是惟一的书卷引用次经《摩西升天记》(the assumption of moses)(犹9)和《以诺书》(enoch)(犹14)。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次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正如保罗引用希腊诗人的词句一样。(徒十七:28,林前十五:33,多一:12)

  至于**教,则把旧约圣经分成四组,以别于希伯来圣经的三组。四组的分法是根据武加大拉丁文译本(latin vulgate,约主后383 - 405 年)的编法。武加大译本则取法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

  律法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明记。

  历史书: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记上、列王记下、历代志上、历代志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

  诗歌书: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

  先知书:

  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

  小先知书:十二小先知书。

  旧约圣经从上帝到我们的手中,走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其中另我们震惊的是,除了翻译不同之外,我们手上的圣经,与作者当日写成的,基本上是没有分别。

  --- 钟鹏章

  新约圣经的诞生、流传和定典

  引言:

  新约圣经各卷的原稿早已不在,我们现在又怎么知道手上的新约圣经就是当日上帝所默示的话语呢?奇怪的是,除了那些学者专家,我们对于别的古卷就不大在乎它们是否和当日的原稿一样。譬如说,古希腊的圣典荷马(homer)的伊里亚德(iliad),现存四百五十七部蒲草纸卷,两部大楷体抄本,一百八十八本小草体抄本,我们对它的正确性都没有什么怀疑;相比之下,新约圣经有整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抄本(完整的或残片断简),有些抄本其抄写的时候与原典书成之日,相距在一个世纪内。所以新约鉴别学的学者,对自己拥有资料的丰富,真有点“不好意思”。虽然如此,世人还是质疑新约圣经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因为新约圣经是我们整个信仰的根源,如果它不是上帝所默示,在抄写流传的过程中又是错误百出,我们的信就是徒然的。对于新约圣经是不是上帝所默示,请大家参考释经学第五章,这里不再赘述。这一篇短文只论述新约圣经的诞生、流传和定典的过程,希望能**一些人的疑团。

  新约圣经的原稿:

  新约圣经有二十七卷经文。若把原典形成的过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作排列,可粗略的分作四个阶段:

  1。最先的是**在世上所宣讲和所行的事迹。

  2。接着便是五旬节之后,门徒在一起过着教会生活之自然产品。这包括了使徒对外宣扬,对内的教导及聚在一起之敬拜。

  3。当教会渐渐扩展,使徒出传福音建立教会,因而开始写下书信。

  4。再后才有福音书把**的事迹笔录下来。

  如此看来,新约原稿是来自以上(3)和(4)的时期。换言之,有关(1)和(2)的记载,并不是在事情发生之时的即时笔录,反之,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口传,才成为新约中笔录的文献。从口传传统到笔录成书,直至被纳入正典(canon)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但从头到尾,圣灵都在引导。

  根据新约学者a.t. robertson,新约各卷成书的日期约略如下:

  马太福音 主后50 - 60
  马可福音 主后60 - 70
  路加福音 主后59 - 62
  约翰福音 主后90
  使徒行传 主后63
  罗马书 主后54 - 57
  林前、林后 主后54 - 57
  加拉太书 主后54 - 57
  以弗所书 主后61 - 63
  腓立比书 主后61 - 63
  歌罗西书 主后61 - 63
  帖前、帖后 主后50 - 51
  提前、提后、提多 主后65 - 68
  腓利门 主后61 - 63
  希伯来书 主后**
  雅各书 主后50以前
  彼前 主后65
  彼后 主后66 或67
  约壹、约贰、约叁 主后85 - 90
  犹大 主后65 - 67
  启示录 主后95

  原稿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呢?是写在蒲草纸或皮纸上。蒲草纸制造业在埃及很发达,尼罗河浅水三角洲中,生长了许多蒲草。它的茎长十二至十五尺,约与人的腰一般粗,横切面呈三角状。把它砍成一节一节的,每节一尺长,再沿纵向擘开,将髓心切成细长条,在一个平坦的地方,先铺一层纹理方向一致的长条,上面再放一层,这一层的纹理与刚才那一层互相垂直,把这两层压在一起,就成了一种书写材料,这个材料的韧度在当时可算为好纸,但至今已变得极脆弱,有时一碰就变成粉末。这是为什么新约的原稿难存到今天的缘故。皮纸或精皮纸是牛、绵羊、山羊、羚羊的皮作的。先去皮,再洗清、软化、磨光、最后涂一层白垩(白色土)就成了。新约原稿是将写好的蒲草纸或皮纸,做成卷轴。这是把蒲草纸边与边相粘,成一长张,再把这一长张绕在轴上,就是一卷书了。每卷通常不会超过三十五尺长。新约两本最长的书,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可以各用三十一尺或三十二尺的蒲草纸写完。卷轴上的文字是一列一列地写,每列二、三寸宽,与轴平行,高度当然视蒲草纸而定。(抄本codex 形式的出现要在第二世纪初才有。)

  原稿是用什么文字写成的?是希腊文。在**时代,巴勒斯坦的日常用语有两种:一是亚兰文(aramaic),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长命”的一种语文,从族长时期到今日都有人应用。有人称它为 a cousin of hebrew,因为它们都属于闪语(semetic)西北的一支。自犹太人流放巴比伦后,亚兰文就逐渐渗透巴勒斯坦,在波斯、希腊和罗马时期广为应用。在新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亚兰文的名字,如巴多罗买、巴拿巴等 。**和他的门徒操亚兰语,这是学者们公认的事实,尽管有部分人认为,他们在犹太巴勒斯坦是说希腊语的。另一是流行在罗马帝国(包括巴勒斯坦)的通俗希腊文,koine greek,不是主前四、五世纪的古典希腊文。 这种希腊文,流行于公元前三世纪初至公元六世纪,是古典阿提喀(attic)希腊文发展至现代希腊文的过渡语文。新约书卷是用通俗的希腊文写成的 ,偶尔掺杂了一些亚兰文字句的经文,如可五:41,十四:36,十五:34,罗八:15,林前十六:22,加四:6等,以及使徒行传中保罗以希伯来语(即亚兰语)向耶路撒冷群众讲话的经文(徒二十一:40,二十二:2);字体大概是大楷体(uncials),写的时候特别工整、仔细,每个字母分开,像英文的大写一样。

  新约的抄本:

  原典当然已经失传,抄本流传下来的却成千上万。抄本(codex)又称翻页书,是把一张或几张蒲草纸对折,中间用针缝起来。这种形式比卷轴好多了,因为(1)四福音书或所有保罗的书信都可以订为一册;(2)校勘方便;(3)便于两面书写,成本降低。皮纸比蒲草纸宜于制书,因为它坚韧,比脆弱的蒲草纸耐用,而且两面书写毫无困难。在第二世纪初,教会中广泛地使用抄本,开始时都是**徒个人自制的,为了让自己或是教会有几卷新约书卷可用。到了第四世纪,**正式宽容**徒,商业制书厂,或称抄经所,也开始作新约抄本。一群训练有素的文士,包括**徒与非**徒,坐在抄经所;一位朗诵者,手持范本,高声慢读,文士们拿皮纸、笔、墨水听写。这样子,可以同时抄好些抄本,但不难想像,依此复制,一定会产生错误。

  在早期,手写的希腊字体是大楷体(uncials),到第九世纪初,开始有书法改革,用的是小草体(minuscules)来书写。小草体的优点很明显,正如其名,它占的空间比大楷体少,所以写时用的皮纸较少,书价因之降低。新约抄本中,小草体的数量比大楷体多十倍以上,大楷体的历史虽长(在**中损失也多),但因小草体的书,抄写方便,所以两者存留悬殊。

  现在我们是怎样把抄本分类的呢?按着瑞士卫斯坦(j.j wettstein, 1751)的系统,历史最久的大楷体抄本都用拉丁、希腊的大写字母及一个希伯来字母(aleph)为分类的代号。不过以知的大楷体抄本数量比拉丁、希腊、希伯来字母的总和还多,所以就把每本大楷体编上一个以零为首的**伯数字。目前有二百五十本大楷体抄本已分类编好。至于小草体抄本则纯用**伯数字编,目前有二千六百四十六本。蒲草纸抄本(papyri)的断简残片是在数字前加上一个 p 来编号。(如p46)

  在我们手上最早的新约蒲草纸抄本是代号p46(又名chester beatty papyrus ii),共为86页,长11寸,宽6 1/2寸,本来有104页,是保罗的十封书信。有的新约专家把它的年代定为第一世纪的后期,也就是保罗完成书信后的二、三十年。另一代号p52的蒲草纸抄本的残简,长2寸半,宽三寸半,只含约翰福音小部分(约十八:31 - 33, 37 - 38)。根据字体的形状,年代是主后110 - 125。

  在大楷体抄本中,著名的有(1)西乃抄本(aleph,希伯来文的第一字母)(codex sinaiticus)(成书于ad350):是替申多夫(t**chendorf)在十九世纪中叶于西乃山的圣卡瑟琳修道院发现的。它包括了全部圣经,是用大楷体书写,每页四列,长15寸,宽十三 1/2寸。现在旧约已经毁损了部分,幸好新约完整无缺,事实上,西乃抄本是已知希腊文新约大楷体抄本中,惟一完整的。(2)亚历山太抄本(a)(codex alexandrinus)(成书于第五世纪):除了几处地方受损外,旧约都完全,新约马太福音一直到二十五章6节都遗失了。(3)梵谛岗抄本(b)(codex vaticanus)(成书于第四世纪中叶):这是新约学者认为最可靠准确的抄本。(4)以法莲抄本(c)(codex ephraemi)(成书于第五世纪):一般学者认为它的经文不是很可靠。除了帖撒罗尼迦后书及约翰贰书外,新约每卷书都全。(5)伯撒抄本(d)(codex bezae)(成书于第五或第六世纪):这抄本跟别的抄本出入最大。它包含了大部分四福音及使徒行传。

  根据抄本源自何处,抄写者的背景,新约抄本被分为三大经文类别:

  (1)西方式(western text,又称popular text):盛行于第二、三世纪,是不大可靠的抄本。经文的特色是抄写者喜好改写:字、字句,甚至整个句子都任意改变、增删,只要修改者认为那样作,可以使经文更有力而肯定些。为了使经文丰富,它不惜牺牲纯粹的原文,而根据传统,甚至次经或外典更改或增加一些资料。伯撒抄本是属于这种经文类别。

  (2)亚历山太式(alexandria text)或中性经文(neutral text):这是从第二世纪开始,在亚历山太富有抄写古籍训练的文士所抄写的。这类经文最少受到后来脱漏及混杂的影响,而最接近原典。最好的代表是梵谛岗抄本(b),其次是西乃抄本(aleph)。

  (3)叙利亚式或拜占庭式(byzantine text):这是最晚的混合式的经文,四世纪有一位或多位编辑,为写一种通顺、简单、完整的经文,便修正以往抄本而得的。这种融合经文抄本与原典相距最大,传到君士坦丁堡,自被广布于拜占庭帝国。最佳的代表是亚历山太抄本(a)(福音书部分,而非使徒行传和书信),后期的大楷体抄本及许多小草体抄本。公认经文(textus receptus)是叙利亚经文最后的代表。

  印刷术发明后,在1488年,全部希伯来文旧约,由伦巴地(lombardy)的宋西诺出版社(soncino press)印行。新约希腊文圣经直到1514年才问世,那是由西班牙红衣主教西曼乃斯(ximenes)策划的康普路屯圣经(complutensian polyglot)。但在市场上卖的第一本希腊文圣经却是荷兰的伊拉斯姆(era**us)整编的。他找不到完整的希腊文新约,就东拼西揍一番。多数的经文是根据欠佳的晚期小草体抄本,大概是十二世纪。这本圣经在1516年完工,出版后反应是毁誉参半,但销路很好。这版本被后人修订过,但拙劣的经文却大体未变。在1633年出版的一本圣经所用的一个广告词“公认经文”,就被套用在这伊拉斯姆的希腊文圣经上。公认经文抗拒学术界四百年,不让更好更早的经文来取代。1611年出版的钦定本圣经(**v)也是以此为蓝本。

  1881年印刷界有惊人的**发生,原来英国学者出版了有始以来最出色的鉴别版希腊文新约。经过二十八年的工作,学者魏斯科(westcott)和霍尔特(hott)根据中性经文的梵谛岗抄本修订了新约希腊文圣经。现在通用的希腊文圣经是nestle - aland 编的,其经文是比较替申多夫、魏斯科及霍尔特以及魏伯纳的经文而来的。这是最接近原典的经文。

  顺便一提,希腊文圣经的分章是十三世纪的朗登(stephen langton)所作的。至于分节,则是十六世纪,由一个巴黎的印工司提法纳(stephanus)所作的。

  新约圣经的定典(canon):

  “新约”(new testament)这个词是第三世纪的**教学者特土良(tertullian)所开始用的。比起旧约圣经,新约圣经的定典过程反而复杂得多。

  我们知道的是,在第二世纪的后半期,四福音书已经广为流传,当时虽然在民间有许多冒名的福音书,但都不被教会接纳。在公元1740 年发现的一本主后170年 muratorian canon 的第八世纪副本,列出了一张在教会诵读的经文,其中包括了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保罗的十三封书信、犹大书、约翰壹书和贰书、启示录。它还说,有的人不同意在教会念彼得后书。

  来到第三世纪,教父俄利根(origen)已经替大部分的新约经卷写下了释经书。他的弟子,dionysius of alexandria说,西方教会接纳启示录,但东方教会的态度不明确;对希伯来书的态度,则刚好相反。他自己支持雅各书、约翰贰书和三书为正典,但不支持彼得后书和犹大书。

  到了第四世纪,那些经卷是正典才开始明朗化。教会史学家eusebius在他的《教会历史》(主后315年)说:

  四福音书、使徒行传、保罗书信(包括希伯来书,虽然作者不能决定)、彼前、约壹、启示录 - 正典的地位已被公认。

  雅各书、彼后、约贰、约叁、犹大书 - 大部分的人,包括eusebius 自己都接纳为正典,但有小部分的教会反对。

  像保罗行传、shepherd of hermas 等书则被列为假造的书。

  在主后367年,亚历山太的主教亚那他修( b**hop athanasius)在他的《festal letter for easter)把现在的二十七经卷毫无条件的列为正典。主后397 年的council of carthage (大公教会会议)完全接纳了这二十七经卷为正典。

  “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提后三:16。在整个写作、流传、定典、翻译的漫长过程中,圣灵上帝都一直的引领和保守,这就是您手上的圣经。

  --- 钟鹏章
佚名
2024-06-07 13:14:2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2:16:55

    梦见三头黑猪从圣经梦见三头黑猪在圣经上怎么解上怎么讲

    爱情问题在这两天可能会让你心神不宁。象是爱情长跑的可能要考虑是否结婚,在暧昧期的也在思量是否要摊牌。当然你也晓得,身为你的伴侣虽是幸福却也不轻松。其实你仅管放宽...

  • 佚名
    2024-06-07 21:42:48

    易经是道教的学问吗?是谁写的?怎么写出来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易经》不是道家经典,它是五经之一,应该算是儒家经典,为周文王姬昌...

  • 佚名
    2024-06-07 02:46:15

    《易经》从什么时候写的?有多少人写成的呢?

    、《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

  • 佚名
    2024-06-07 07:34:09

    圣经是谁写的

    《圣经》包括旧约39卷和新约27卷,共66卷,由不同的作者写成。旧约主要用希伯来文写成(其中有一小部分用亚兰语),新约则是用希腊文写成。 一般认为,...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圣经是谁写的?耶酥真的有这个人吗?

    整本圣经是由旧约39卷和新约27卷组成的,有三十多个不同的人物执笔,有君王像大卫,又有税吏马太,渔夫彼得和约翰,还有**生路加、学者保罗。他们写作的地点,更是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清朝以前皇帝写圣旨开头怎么写?

    明清之前,圣旨的开头也都是各种各样的,不过知道最广的“奉天承运”是从明**始的。一、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古代皇帝写圣旨时格式是怎么样的?

    晋级: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名字____,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即册封为____,钦此。赏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职位...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圣经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章节

    就以 路5:17-26 为例,路指的是圣经中的书卷名,路是路加福音的缩写,缩写可在目录中找到。5:指的是第五章,你可以把冒号读成章。17-26是指...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感觉《**》和《圣经》怎么那么像呢

    那是因为《**》源出于《圣经》的缘故。**写作时间在圣经完成的几百年后。**教导的信仰体系类似于旧约圣经。 **是目**一个人写的,圣经则是跨越了...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圣经马太福音24:章写八问查经怎么写,怎么写问题

    《马太福音》二十四章,写出八个问题:1、马太福音24章的主题是什么?2、**说的“预兆”都是那些,4~14节这些“预兆”如何理解?3、14节的“末期”是指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