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佛法怎么修才究竟,看禅宗开始,只要无所住,那么念佛持咒,这些起什么作用呢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本来阿难问什么是妙奢摩他路,但佛并没有直说,而是讲了“二种根本”。为什么讲到这里呢?这就是佛的慈悲。佛没有让阿难去修净土宗念佛法门,也没有让他去修禅宗的参禅法门或**的其他法门,因为这些法门都是绕弯路。在这里佛是直接指示阿难,因为三摩提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么如何指示呢?只有破妄显真!妄念破除之后,真心就会自然显露。佛悲心痛切,为我们开示了使人们堕落的原因,其目的就是为了破除人们的妄念。
上段经文讲到,人们不识三摩提,枉受轮回之苦是由于人们不知道“二种根本”。所以佛说:什么是二种根本呢?第一,就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造成生死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一直跟着外境(色、声、香、味、触)转,攀缘不息。由此而产生的心就是攀缘心,就是妄心,即第六意识。唯物主义认为心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没有物质世界就没有这个心。所以这个心随境而生,随境而灭,没有自体,叫妄心。因为我们大家不知道真心,反而把此心当成是真心,在物境上分别取舍,造业受报,生死轮回,无有了期。这就是“无始生死根本”。我们无始以来,生死不断的根本原因就是把这个攀缘心当成自性。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而妄心是有生有灭,二者不同。因为我们错认自心,所以枉受其苦!第二,就是“无始菩提涅磐,元清净体”。涅磐的意思就是寂灭。可分为四种:
(1)自性涅磐,就是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不生不灭。
(2)有余涅磐。有余就是还有无明,就是指声闻缘觉法见未除而证的涅磐。
(3)无余涅磐。无余就是一切都除干净了。这是佛所证的涅磐。
(4)无所住处涅磐。无所住就是没有一个地方,随处都是涅磐。就是说在生死当中没有生死,不是离开生死以外另有一个涅磐的地方。
释迦佛在涅磐的时候对大众们说:我没有离开你们,就在你们当中。这就是无所住处涅磐。佛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只是我们心里龌龊,妄想颠倒,看不见佛。只要我们心里清净,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佛。“元”就是本来,“清净体”就是没有污染的妙体。所以“无始菩提涅磐,元清净体”就是说我们本来就具有这个不生不灭,没有污染的清净妙体。我们现在能够认识世界,能够随境生心的本体就是“识精”。因为它本来就具足光明,所以又叫“元明”。这个光明不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光。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光是相对于黑暗来说的,这还是妄光。我们所说的这个本具的光明,是一个万能体。一切事物都是从它生起来的。没有它就没有一切。唯心主义者说:我们为什么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能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进行发明创造。没有心就没有这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唯心者所说的心与我们大众所认识的心一样还是妄心,不是我们所说的“识**明”。“识**明”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心,它将我们大众所认识的心与物统一在一起,而不是将心与物分开,再争论谁主宰谁。在佛教中,真心是唯一的,它主宰一切,创造一切,包括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物质与心。所以这个真心“能生诸缘”。但它本身并不是由什么东西生产的,而是无始以来本来就具有的。所以真心是绝对的,没有什么与它相对,因而是不能被缘的,所以叫“缘所遗者”。“遗”就是遗漏、忘记了。我们众生本来就具有这么一个无价之宝,时时刻刻都未曾离开过,整日都是这个识**明的妙用,但大家却不知道,一直认假为真,造业受报,六道轮回,真是冤枉啊!所以佛说,“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这一段经文中的“元明”与“本明”不同。本明说的是识精的体,元明说的是识精的妙用。“遗此本明”就是说众生不知道自己本身就具有这个识精,只要我们息下狂心,就是菩提。禅宗为什么要参“念佛是谁?”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己的“识精”!当我们参这个话头时,疑团凝聚在“谁”字上,不向外寻求,而是回光返照。“是谁”?这一问,念头不行的时候,不是了了分明吗?这不正是识精放光吗!所以要抓住它、认识它,能识得就好,就可以大摇大摆大休息了。一切事情尽管做而不住着,那就潇洒自在了。其实一切法门的目的都是如此,就是让我们息下缘心,缘心息下,识精顿时显现。但现在念佛、参禅或修密的人不知道这个关键,他们向外追求:“我要本明,我要本明。”这样永远无法见到本明。因为这一念要追取之心就是妄心。所以要见到这个识精必须息下缘心!这个真心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能给我显示一下,让我看见就相信了,你不让我看见,我总是半信半凝。”如果能显示的话,释迦佛早就给阿难和大众示现了,可惜不行,无法做到。因为真心“说是一物即不中”,无论你怎么说,无论你怎样描述,都无法表示它。那该如何做呢?只要我们能息下妄心就可以证到。如果修行人不把握这个关键,那么念念修行,念念造生死,永远也解脱不了。修行人要懂得这个道理并按这个道理脚踏实地去做,息下诸缘,就可以证得大道了。
现在看经文:元音老人
佚名
2024-06-08 13:27: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8 00:32:32

    无宗教信仰,梦到佛什么意思呢?

    没什么意义。即便是信佛,梦到佛的形象也没有意义,未必是所谓吉祥的兆头。因为《金刚经》里明确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信佛而梦到佛形...

  • 佚名
    2024-06-08 11:18:18

    梦到已故的奶奶竟然开始念佛了

    没有任何意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只是一个梦而以。

  • 佚名
    2024-06-08 18:27:38

    佛说安宅神咒经 的作用是什么?

    所有佛经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导你向善信佛的。除此之外,没别的用处。如果用“作用”的眼光来看佛经,那无论读的什么经,读了再多经,也都是没用的。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佛珠在念佛时起的是什么作用?

    念诵佛法的人,以佛珠作为记数的工具,念诵时则轻轻捻过。同时,除了把佛珠当作精进、记数的工具外,还可以藉着它来体悟更多佛理的话,当手捏到隔珠的时候,可用“佛、法、...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佛家的禅杖有什么讲究?

    锡杖(梵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准提佛母心咒 怎么念

    ◎ 神咒原文: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怛侄他。  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念佛持咒时哪个手拿佛珠?

    念珠是念佛、持咒、诵经时用以收摄心意,消除妄念,专注精进的法器,同时又是记数的下具。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为什么禅修时最好睁开眼睛,佛教网

    不是这样理解的。这是在修行的不同的阶段的要求。以最粗浅的入门阶段而言,刚刚开始,要克服昏沉心(打瞌睡),禅定的时候就不能闭眼睛,而是留一线光;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要念佛怎样修行才能化解灾难

    阿弥陀佛问: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样修行才能化解灾难?佛号要怎么念,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净空法师答:在最近二十多年,我们提出个修行的纲领,二十个字,我们用真诚心...

  • 佚名
    2024-06-08 08:00:00

    你修佛,他修佛,究竟谁能得正果.记得这句歌词,不知道叫什么歌

    << 济公游记>>插曲:心净自成佛东拜佛 西拜佛 到底哪里有佛陀 你找佛 他找佛 不如自己修成佛 我修佛 他修佛 究竟谁能得正果 世上有佛又有魔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