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到考试时就紧张?

考试紧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适度的紧张,另一种是过度的,也就是常说的考试焦虑。
  我们先谈第一种情况,适度的紧张。
  考前适度紧张是好事,你先不必紧张,实际上大多数同学都有考前适度紧张。考前适度紧张是指:面临重要的考试体验到一种紧张情绪,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复习处于兴奋状态并且不易疲劳;睡眠也许不如平时那样踏实,但醒后立即觉得精力充沛;进考场之前心跳加速,拿到试卷后仍然心绪难平,但不久就能专心致志地答题;有时一想到考试便觉得很紧张,但只要进入学习状态这些想法就消失了。这些都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
  一些同学总认为,正常人考前是不紧张的。其实正常人考前恰恰是有适当紧张的人。心理学家曾研究了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种**,并将它们按引起紧张情绪的重要程度打一个分值,如给人造成最严重紧张的**依次是配偶去世、婚姻破裂等,连结婚、搬家、转学、升迁、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有其相应的紧张的分值。你看,这些看上去令人高兴的事情,也会造成紧张和压力。
  这是人的大脑神经机制在起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面临一个重要**,大脑就会自动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提醒我们不要“大意失荆州”。考前适度紧张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首先,适度的紧张能使我们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它使我们具有一种明确的考试意识,我们会因此而珍惜每一分钟,提高学习效率。紧张还能提示我们面临的考试目标,使我们知道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安排。
  其次,适度紧张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我们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在紧张的时候,人的精力和体力比平时要强。在非常时刻,有些人会使出平时难以想象的力量完成任务。紧张时人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有助于人战胜困难。
  最后,适度紧张还有助于保持大脑足够的兴奋性。平时,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有抑制的时候,容易疲倦。但在紧张的时候,就会兴奋,因而促进大脑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考试中,我们一般不会感到抑制,即便在两个考试之间的休息中,大脑也处于兴奋状态。就是说,正是适度紧张使我们的大脑保持了大考必要的兴奋状态。   例子:立定跳远或跳高,训练时一般,老师测试有大的进步。  我们再谈第二种情况:过度的紧张,考试焦虑,哪什么是考试焦虑呢?
  高考一天天临近,一些高三同学出现了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手足发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昏发晕,视听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考试焦虑是一种对考试情境习惯性的紧张状态。
一位同学在咨询中说:“面对一次次的考试,感到压力非常大,觉得特别累,我平时学习挺用功,可最近面临毕业前的考试时,心里越来越紧张。直到现在,一看到试卷,眼前就一片漆黑,即使做过的题也忘了。等考试结束,走出考场,又全都记了起来……”她描述了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
  考试焦虑造成的危害有三个方面:一是会影响考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二是会诱发大脑的超限抑制,降低大脑的活动效率;三是造成许多生理反应,降低机体的机能。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了考生考试效率的降低。
  那么你有几分考试焦虑?
  面临考试,同学你的心态如何?有没有考试焦虑?焦虑的程度如何?请不要自己轻率地做评判,因为人常常并不是很了解自己。这里有一个心理学家编制的焦虑自测表,你不妨来自测一下:
  下面是20个小题,每题符合的记1分,不符合的记0分。
  1.我觉得比以往变得更容易着急。2.我经常无缘无故地害怕。3.我心里容易烦乱或感到惊慌。4.我觉得自己可能要发病。5.我总担心有什么不幸就要来临。6.我手脚发凉有时打颤。7.我因头痛、背痛和脖子痛而苦恼。8.我容易疲乏。9.我经常坐立不安。10.我觉得心脏跳得很快。11.我为一阵阵头痛而苦恼。12.我曾昏倒过或有要昏倒的感觉。13.我感到手脚麻木和刺痛。14.我感到胸闷气短。15.我因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而苦恼。16.我越紧张就越想小便。17.我手脚经常是凉的。18.我经常脸面发热。19.我一直入睡比较困难。20.我经常做恶梦。
  自测评分:5分以下,焦虑很轻,别挂在心上;6~10分,焦虑较重,注意放松;11分以上,焦虑很重,应及时去看心理**生进行心理咨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面临大考的同学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焦虑程度。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来访的同学诉说自己怎样为考试焦虑而痛苦,可经咨询之后原来属于正常情况。就是说,面临考试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初、高中毕业班同学被测试的多次实验都表明:事实上大多数人测试得分在5分以下,属于极轻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少数人得分在6~10分之间,也是不用特别在意的,稍作调整就可以了;极少发现得分在11分以上者。
  如果考试焦虑较重,你也不必惧怕。这里教你几个克服考试焦虑的策略和方法。怎么办呢?先说常规的办法。
  首先,积极的迎考必须有坚实的知识作基础。对所考科目的概念、定义、定理、定律等,都了如指掌、研习透彻,做到“胸有成竹”,而要做到这点必须靠平时学习中的努力,不是考前几天乃至一星期、二星期的突击所能达到的。
其次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前对考试的范围、难度等最好能有所了解,考试时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对难题的处理等都应有一定的方法,考试经验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几种心理学的办法?
  
  策略之一:  自信训练,变消极自我暗示为积极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国外有人以就要执行的死刑犯做被试者,告知被试者在特殊的装置情境下,给他们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者不能看到却能听到**血液的嘀嗒声,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者生命终结。其实这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者抽血。这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同样,积极的自我暗示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创造奇迹。
  有一个人到**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百**无效。**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心理**生接受了他的求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一种综合征。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生语言的积极的暗示以及引起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作用。有些病人就是靠积极的自我暗示恢复健康的。
  有些同学的考试焦虑较重,其原因往往就在于钻进了消极的自我暗示的怪圈。他们的念头是:我不行,我就怕考试,我肯定会紧张,我又要失败了…… 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你以为自己怎样,常常你就会怎样。所以,知道了自我暗示的巨大效应,你就应把消极的自我暗示转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接受法  接受目前的状态,包括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在现阶段的复习中,要保持自我,按自己的目标走有些考生老是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别人怎样了。别人复习某本书,自己也一定要找到;别人讨论报××学校,自己一听达不到,心就慌;别人,尤其是原来水平差不多的好朋友,考试成绩提高时,自己就压抑甚至六神无主了;甚至有的同学考场上一听到别人翻卷子,就认为比自己答得快,于是乱了阵脚。了解别人不可避免,但高考前保持自我更重要,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况。每个人的需要不同、目标不同,进步发展的曲线也是不同的。要学会把握自己。
  “我怎么又紧张了?别紧张!”
  “紧张就紧张吧,一会儿就好了。”
  “睡不着怎么办呢?睡,快点睡着,明天还有好多事呢!”
  “睡不着,没关系,放松,再放松,慢慢会睡着的。”  单纯法  一位射击世界冠军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只管打好每一**就是了”。考试也一样,只管面对每一道题就好了。  倾诉法  和好朋友以及周围的同学聊聊天,说出自己的压力。就会发现,或许别人有类似的烦恼;或者别人经历过这种情况,有办法帮助你;或者说一说就轻松许多。  少想快做法  有些同学好回忆过去,期盼未来,就是逃避最困难、最需面对的现在。一些高焦虑者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想得远,怕眼前”。由于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而堆积起来,就更增强了焦虑和自责感。所以克服焦虑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少想快做”。  简化或放弃法  有些焦虑感强的人,往往重视定计划,计划定得很满,没有调整的余地。于是整日紧张不安,看计划本、看表,心中不踏实。对于此类现象,应在详细计划之余,划出重点。执行时先做重点,如果计划未完成,是那些未划入重点的内容,就简化去做或放弃,知取舍而不苛求。  自我质辩法  例1,“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自这次考试中都比自己强”。
  自我质辩:考试固然意味着同他人的竞争,但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归根结蒂是同自己竞争,就是说,通过考试检查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根据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因此,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强上,这种担忧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有危害的。这种担忧使自己离开当前的中心任务,而且精力白白地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猜测上,这种担忧助长了个人的自卑情绪,使自己丧失了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担忧也是精神上的枷锁,对个人的思想起一种禁锢作用。那么,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那就是:抓住中心,排除杂念,立足于自我潜能的发挥,善于汲取其他同学成功的经验。
  例2,“我讨厌考试,考试使我紧张,以至忧心忡忡。”  自我质辩:自己为什么要讨厌考试呢?并不是考试使自己紧张,而是自己要使自己紧张。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虽然同一定的考试情境的刺激和影响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个性特征的评价能力。人应该注意努力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紧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理性和意志的调节得以控制。因此,把个人的紧张情绪完全归咎于考试情境,是不正确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这种想法也有其危害性,最大的危害性就是使自己推卸责任,文过饰非。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一种惰性和不负责任的反感心理,以至于一遇到考试就怨气十足。个人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从个人身上寻找紧张的原因,运用个人的理智和意志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是消除紧张的根本良策。例3,“要是考试过不了关,以后的前途就完了,为此,自己充满了担忧”。  自我质辩:为什么要假设考试过不了关呢?就像一名拳手,还没有走上拳击台,就假设自己已经失败,这是不是取的自我否定的做法。从事任何活动和行动,要想成功,必须激发自信感。应试更是这样,还有,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有很多著名人物,考试落榜,却能够自学成才,或能另辟蹊径,实现自我理想。对社会做出贡献。这种担忧会增加无端的焦虑,从而影响中心任务的进行。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不要过多地考虑考试的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和复习上,做好应试前的准备,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考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应该重视考试,但又不能把考试视为走向成功的独木桥,要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坦然地对待它。  策略之二:  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你可以用以下很简便的方法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①大笑疗法:因为笑是精神消毒剂。国外谚语说:“一个小丑进城胜于一打**生。”在可能的时候,你不妨去听听相声,看看小品,这样可以化解焦虑。
  ②运动疗法:机体的运动可以使精神放松。你可以考前放下书,开心地去踢一场球或来点别的什么运动,这样可以消除焦虑。
  ③深呼吸疗法:考前或考场上紧张焦虑时,做深呼吸4~6次,会缓解焦虑。
  ④意守丹田疗法:意念集中于丹田穴,而后想像意念向上移动,一步步直至头顶百会穴,同时吸气,再向后向下移至丹田处,同时呼气。
  ⑤六秒钟放松法:抓住片刻时间,六秒钟就够,收腹,缩颏,**身体,打哈欠,焦虑会随之消失。
  
  策略之三:  运用自我系统脱敏疗法。
  
  如果上面的方法不能消除焦虑,你还可以用系统脱敏疗法来克服考试焦虑。
  第一步:先把使你焦虑的考试情境按刺激的强度由弱到强排成队。比如:临近考试复习时的情境→考试前一天的情境→准备进入考场前的情境→进入考场答题前的情境→开始答题时的情境,等等。第二步:利用想像进行脱敏训练。从最轻的情境开始,尽可能详细、逼真地想像情境中的具体细节、环境和自己的内心体验,感到有焦虑反应时,就用策略之二中的方法进行放松,直到焦虑消除。再进行下一个情境的训练,依此类推,直到想像最后的情境时不再感到紧张。考试焦虑确实较重者,应在考前早些时候开始训练,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成效。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把焦虑做借口
有的同学,平时学习不是很踏实,成绩也不稳定。到了考试前几个月,就紧张得一塌糊涂,课也听不进,书也看不下,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事实上真正的心理“毛病”是自己知道自己一直学习不踏实,这种“自知之明”使他在高考前极度担心自己会失败,潜意识里我想逃避这种压力,为自己万一考试失败找个借口,从而求得父母和自己的原谅,焦虑这时就成了最好的借口。而找借口就像**剂,虽然能求得一时的平静,但却无益于解决问题,还会产生依赖性,对今后产生不好的影响。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的压力,高考不过是其中的一关罢了。现在只有调控好自己的心态,不再纠缠于焦虑问题,而是踏踏实实地复习。这样你也许仍然为考试会紧张,也害伯自己会失败,但不再害怕焦虑本身,因为你已经知道人总要学会承受自己面对的压力...
佚名
2024-05-30 04:03:2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