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查找《老辈人》这篇文章

老辈人
  作者:李永亮
  

  天上掉雨星儿了,上清还坐在当院小板凳上。背后是凉台,凉台上晒了一簸箕白面——夏天天潮,面都生蛆嘟噜了。上清娘儿们把面端出来,就不知道朝谁家串门去了。大军刚从菜地回来,路过上清家,隔墙头看见凉台上晒着面,紧喊:
  “上清上清,下雨嘞,簸箕里头面咋还不收拾屋里?”
  上清慢悠悠扭回头看看,又慢悠悠说:
  “不要管她,这回收拾了,下回还不长记性。”
  上清等着他娘儿们回来收拾。上清娘儿们要是回趟娘家,家里生的煤球火保准熄了。上清连火也不看,霎说做饭。吃饭就叫大孙女到战芳家换馒头。战芳家在前街,生意好,不用串过道卖了。战芳哥哥战强也换馒头,但天天早晨得出来串过道,牛角吹得呜嘟嘟响。不是战强馒头蒸得不好吃,战强爱错账。错账不往里错,往外错。村里换馒头,许多都不当时给麦子,只说一句:“记上吧。”不看账本,也不签名,只心里有数。遇节令就主动到家把麦子还了。亮坡娘驮了半袋麦子过去,战强说:
  “亮坡娘,不够咹。”
  亮坡娘说:
  “搁家称过了,23斤馒头,29斤9两麦子,这是30斤。”
  战强说:
  “不是23斤,25斤。账上都有呢。”
  改天亮坡娘让亮坡又送去2斤半麦子。要是亮坡娘一个人错,那或许是真错,可是几年下来,凡是欠账的,战强都与人错遍了。
  地花说:
  “战强心眼不够数,账都记不清。”
  上清呸口唾沫说:
  “心眼不够数?我看不够也兑你两个多。他咋不少记账,**都多记?”
  邻村周家营人少,本村就老周一个换馒头的还养不住。老周没办法,就推馒头车出村先卖半簸箩,然后再回本村卖。老周出村卖,也不满村转,就守一片地儿,卖够半簸箩就回。
  战强听到老周牛角呜嘟嘟声,推着馒头车就蹶蹶地紧赶过来。老周再换个地儿,战强又从旁边过道截过去。战强赶过去也不说话,直直地看着老周。看老周不为看老周,是看都是谁在老周那儿换馒头。本村本道里,见战强在,都抹不下脸儿到老周那里换。老周馒头卖不下去,来了半年就不来了。
  上清家水管坏了,上清儿子买了一截新的换上,旧的仍在墙角。上清孙子拾起来,呜嘟嘟地吹。上清说:
  “小狼虎羔子,不要乱吹了,看一会儿把战强招来。”
  战强果然从街口远远地望嘞。一会儿又蹶蹶地推馒头车走过来。上清孙子回家端碗吃清晨饭了,战强没看着。
  上清就说:
  “战强战强,老周刚挪地儿,还不快撵。”
  战强拿起牛角呜嘟嘟吹几遍,又放下,才说:
  “咱撵他咋嘞?”
  “你不撵他,你撵换馒头的人嘞。”上清背着手,挺挺肚子向过道吃饭的邻家说。
  “是自己家的事不干,出门乱咬,老周拿馒头喂着你嘞?”战强边说边往街口快走。
  “赶快到街口截着人,不要都跑你兄弟家了,老周走了,你就蹭你兄弟行吧。”上清往战强后背说。
  老周不来了,战强还是卖一簸箩半馒头,下雨天还剩点。战强兄弟战芳每天不用出门都卖三四簸箩。战强于是每天早早地占住后街往前街战芳家必过的街口,馒头车一横,卖,非卖掉半簸箩才换地儿。有人到战芳家换馒头,见战强截在街口,就远远绕小过道到战芳家换馒头。大部分人就从战强这里换了。战强因此每天能多卖掉半簸箩。
  “**,做生意做得太刻薄,连兄弟都不放过。”上清说。
  上清十来年不干活了。每天最出力气的就是早晨从村后绕到村西菜地,从菜地走到过道南头街口,在小铺门口背着手竖半天,然后回家吃清晨饭。光吃饭不干活,媳妇儿媳妇都没有好脸色,上清在家吃饭,从来看碗不看人;上清好说话,常端碗到过道凑人堆吃,到过道吃饭,从来看人不看碗。一阵风过,大军家椿树隔房顶飘下来一片树叶,正好落到上清碗里。上清坐在大军门墩上,光顾着仰脸说话,呼噜噜连椿树叶子也拨拉到嘴里了,嚼两嚼咽了,还说:“呀,今儿米汤锅里还放菜叶儿了。有点老。”
  上清好吃头,肚子鼓囊囊地凸着,低头看不见脚尖。城里人肚子大是啤酒肚,上清是草包肚。地花到上清家借把铁锨浇地,进院喊两声没人。推开堂屋门,上清仰脸躺在炕上。地花说:
  “我用把铁锨,秋天地还这么旱。”又说:
  “都到地里薅草了,你也不去?”
  “不去。腿疼嘞。”上清也没有坐起来。
  到过道,地花就给人说:
  “上清又在家炕上仰脸数椽子哩。”
  人说:“都数多少年了。”
  上清除了数椽子,还爱下棋。边下棋边说:
  “你输了,这回你输了。”
  过路的人听声音往往以为对家不行了,看棋的知道这回上清又快给将死了。上清和不憬下棋,都晌午错了,还不说吃饭。不憬不说话,旁边总是泡一塑料杯浓茶,总是多半杯,仿佛不曾喝过。不憬梆梆几下就把上清给下输了。输了又重来。不憬终于起身回家吃饭了。上清叫亮坡接着下。亮坡才二十来岁,常年在外头打工,没见过会下棋。结果下一盘,上清输了。摆好又来。地花给田花送草**回来,立在棋盘边说:
  “亮坡,棋下嘞咋样?”
  地花只懂马走日象走田,随便问问。
  “瞎下,瞎下。”亮坡说。
  “那跟你这个爷学着点。”地花挪挪步,没走,又接着说:“下棋要会看步,能看个四五步就厉害了。”地花不看棋盘,光听音儿,又指着上清说:
  “你这个爷下棋可有本事。”
  上清输了一上午棋,和亮坡下又输一盘,正在窝火,被地花点着痛处,有点结巴,说:
  “你**懂不懂光瞎说?”
  “嗯,我看不出步。嗯。”地花很认真地说。说着就走了。走着还听到背后上清说:
  “将军!这回你保准输了。”不憬
  还兴生产队的时候,不憬就是**生。当**生不是上学上的,是跟老**生又怀学的。但不憬后来恼他师傅了,迎面碰着也不说话。
  以前**生少,邻村有病人也来请又怀。又怀就把不憬叫上。又怀好说话,抽袋旱炯能说十句话,不憬抽三袋旱烟也不说一句话。
  又怀说:“不憬,不要看就号个脉,打打针,得个年头学嘞。”
  又怀说:“一样伤风感冒,冬天得的夏天得的就不一个治法。”
  不憬就支爹着耳朵听,也不知道懂没有。
  又怀又说:“不憬不憬,火上壶开了,蓄暖壶吧,把火压上。”
  不憬嘴也没张嗯一声就去提壶。
  又怀又说:“说恁么多你也记不住,慢慢来。得个年头学嘞。”
  村后周家营有人病了,来人急着请又怀去,又怀叫不憬背个**箱在后面跟着。还没到家就听里面病人娘嗷娘嗷地哼。进门见是一千瘦老头,闺女在炕上抱着,四外围着一堆盖体。不憬号完脉,针打上,再抽袋旱烟,看看病人反应。要是平常病人都就稳住了,第二天又怀再来。这天不是。病人倒是不哼了,一直张着嘴出气,不见吸气。**生行规,忌讳病人死在眼皮底下。又怀看看情况不好,给不憬说:“你在这里等等,我给换个**方,回家配齐**再来。”
  又怀拿腿走了。不憬刚入门,没有听懂行话,还在等师傅。一等不来,二等还不来。眼见病人咽气了,孝子的哭声满屋子响起来。不憬在吵嚷的丧声中迈出人家街门,感到无比的难堪与气愤。气愤不是因为没有尽到一个**生的职责,而是师傅先拿腿走人了。也不仅仅是师傅先走了,更气愤的是,师傅先走了还让自己等着。
  从此不憬不跟师傅又怀说话,跟谁也不大搭理。以更喜的话说就是:“不憬不跟凡人说话。”
  地花儿媳妇有二闺女时,不知道。一直恶心,头痛,自己拿点**吃也不见效。扛不过去了,路宝把不憬请来家看看。四花娘儿们来瞧侄媳妇,在地花街门口碰着不憬支穸着胳膊一甩一甩出来。夏天天热,连草鸡都支奓着翅膀儿在荫凉地儿打凉窝。四花娘儿们问:“啥事?”
  不憬低着头,眼神一直落在脚前五步远,支爹着胳膊一甩一甩继续朝前走,没有听着一样。走到房前更喜老家门口,才冷不丁说:“攒鸡蛋吧。”
  这才知道是有喜了。
  亮坡烧嘞,亮坡娘大清晨叫不憬来家打针。不憬不背**箱,手里拿着针管,针头上挑着抽完**水的玻璃小瓶,低着头,一脚一脚走到亮坡家了。亮坡八岁,亮坡兄弟六岁,躺在炕上分不出大小。大清晨都还在炕上睡觉,不憬进门也不问谁病了,**瓶甩到门旮旯,掀开盖体窝,摁个屁股就打。下嘞亮坡娘紧喊:“呀喂娘嗷,这个这个,委打错了。”
  “没事儿啊。”“啊”声拖得很长,仿佛一脚踩在暄土里,一个深脚后跟,让人心里没底。
  但是找不憬治病的人多,都说不憬有两下子。
  四花娘儿们头疼,都好几年了,看不好。找不憬,不憬看了看,也不吭气,起身就走。四花还以为咋啦,治不好哩。问不憬,不憬还不吭气,掀门帘出去,走出院子才说:“一个**蛋儿就好了。”
  四花跟不憬到家拿了个**蛋,四花娘儿们吃了就好了。
  “叫狗不咬人。不要看不吭气,有两下子嘞。”都说。
  不憬打青霉素从来不做试验。有懂点知识的病人问:“先做个试验吧?
  “没事儿啊。死不了。”
  话让人心里没底。但不憬给人打了一辈子针,青霉素还真一回没出过问题。
  “人家不憬有法儿。”都说。
  不憬闺女小子六个。老二老三是龙凤胎。不憬出村打针回来,门口就听邻家说,生了俩。不憬高兴嘞不行,大步跨进门,迎头碰着接生的建设娘。
  建设娘说:“这回可得吃喜糖,一对儿双生,一个闺女一个小儿。”
  不憬破天荒脱口问:“还有没有啦?”
  建设娘笑个没气,缓一缓说:“你以为是猪生崽儿,一窝十来个?”
  ‘不憬小小子生时,不憬媳妇死了。高血压,又大出血。
  还是建设娘接的生。建设娘说:“大人不行了,赶紧往大**院送吧。”
  “没事儿啊。又不是头回。”
  不憬娘儿们脸蜡黄蜡黄,还强着说:“没钱没啥嘞,不要去**院。”
  喘口气又说:“歇歇就好了。”
  不憬给打了几针,血还是没止住,没来得及送**院就死了。
  “自家不是**生还好点。被他自家是**生的伤,认为没事。”都说。
  不憬六十多了,好下象棋,在大街下棋一蹲半天。半天也不说句话,棋子摔得当当响。地花急着打针,叫几遍,才哼一句:“没事儿啊。”
  声音干瘪得连嗓骨眼都撑不满。地花
  地花脖楞梗贴着块白膏**,背着蚜害管蹶蹶地朝村西头菜地去了。没有太阳,四花门口架上的丝瓜叶一点儿也不动。天很热。头伏。
  “闷着雨呢。”四花娘儿们坐在街门口榾礅的草垫上说。
  “咳,棉花都蚜害死了,也没人管。”地花布衫子只有中间一个扣子,松松地挂着,手里拿着蚜害管的喷头,继续蹶蹶地走。
  “路宝天天忙着挣钱呢,哪儿顾得上地里活儿。”四花娘儿们在后面说。
  往前下坡就是菜地。地花往前走,还说:“就是没活儿也不管。他没活儿也不管。”已经进棉花地了。
  “不管叫他不要管,老头儿老婆儿还套衣裳嘞?收家花,冬天还不是路宝给他仨孩儿套棉袄,谁套嘞?”建设娘扛着锄到菜地种萝卜,在四花门口立了立。
  “俺二哥哥管嘞太多。都管一辈子了,七十多人了,还撂不下。”四花娘儿们说。
  上月,路宝打房顶回来,在街口小铺喝酒。地花知道了,撵过去,把路宝从店里拽到街上,粗着脖子说:“玩意儿,就知道吃喝!你不说你挣几个大钱,就喝啤酒吃鸡腿?”
  鸡腿刚吃完,啤酒还有半瓶,路宝一手握着酒瓶,一手拨拉地花胳膊,艨着眼说:“大热天,喝**瓶啤酒咋来?”
  围了一街筒人。地花哥哥田花也在旁边,扶着拐棍说:“他个年轻人,吃吃喝喝,管他做啥。再说也刚干活回来。”
  人堆里有人说:“一耳掴打他那儿,就不知道给老的吃点儿。”
  地花听了更来气儿,说:“这个东西儿,棒子地革都多深了,也不去薅薅。得空就吃,喝!”
  “我就吃了,咋啦?咋啦?”路宝往家走,又对街上围着的人说。
  “我叫你吃!”地花从小铺门口掂了个打气筒,砸到路宝脊梁上,咚的一声。
  地花又拾个半截砖。
  路宝扭头就往家跑,趁着酒劲,到家就把灶火的锅碗砸了个烂蒜。
  “砸了证明还有。俺二嫂一会儿又从屋里抱出一摞碗来。一个打,一个宠。”四花娘儿们说。
  “路宝打房顶能挣钱,一天一二百,吃点呗,做啥嘞?地花也太**,啥也不舍嘞。一圪挤眼死了,啥还不是路宝嘞。现在年轻人都这号子吃吃喝喝,你给他留哩多,他不**,往后还是过不好。”建设娘说。
  地花就路宝一个小子。
  地花给棉花打完**,背着蚜害管蹶蹶地回来了。
  “人多饭也难做。谁做谁吃剩饭!”地花拿着滴水的喷头,停在四花门口,挪挪脚,又挪回来,倒倒脚。肚里有话坠嘞走不动。
  “吃剩饭不会少做点儿?有啥难做!”建设娘把锄放下了,说。
  “做少了他们到都呼噜噜喝两碗,丢下你自己没有吃的。”地花说。“他们”是五口人:路宝、路宝媳妇、路宝仨小孩。
  地花剩饭吃多了,脸就难看。再往后剩饭了地花就想了办法。清晨滚好新米汤,地花就把头天晚上的剩饭“噗”全倒锅里,搅搅,全家都吃。一吃剩饭,路宝脸就长了,路宝媳妇脸也长了。脸长也得吃——清晨小铺门开得晚,没有鸡腿卖,不吃就得饿着。地花晚上不往锅里搅剩饭——晚上小铺开门,一搅剩饭,路宝他们就到小铺吃鸡腿了。
  地花又嫌路宝天天扇电扇,扇电扇还不算,吊扇底下铺张凉席,吊扇开到最大挡。
  “就**知道享受!”地花说,“电视也整天开着,小孩不看大人看,光电费一月就几十块!”地花没有跟儿子分家,电费伙着。分家要生两笼火,地花嫌浪费。不止火,油盐米面都费。路宝花自己挣的钱,地花也嫌浪费。
  “一年挣多少、花多少都没个数!花多少都记不住,早就给他说,花一块钱以上都拿个本儿记上账,过年一总结,心里有个数,多好。不,从来不记!”地花说。
  “二哥你说话不实际,一块钱咋记账?花十块钱以上记账就行了。”四花娘儿们说。
  “结婚买的皮布衫子,冬天搬洋灰穿,和泥也穿,作嘞不像个样子,你说你一天能挣几个皮布衫子?不在乎,啥也不在乎!”地花摇着头说。
  “路宝大闺女都十岁了,皮布衫子少说也十来年了,早不时兴了。干活**,还穿它串亲戚呀!”建设娘说着,重又扛上锄,下菜地种萝卜去了。
  “电视有啥看头?成天个看,演个啥!亲娘后爹一家人,说两句话就哈哈哈,走个路也哈哈哈,没见过大世面!哼,把咱村的事儿拍成电视,保管笑他个没气!”地花瞟过两眼有线台上的《家有儿女》。
  地花不是在跟节目较劲,地花在跟每月的电费生气。跟电费生气是自从安上了卫星天线。
  村里没有有线,只好安装卫星天线。卫星天线长得像落根家杀猪用的大老铁锅,侧竖在房顶。人都管卫星天线叫“锅”。周围年轻人都安上了,电视能收四五十个台。路宝闺女跟地花说:“爷,咱也往房顶安个锅吧?”
  “啥锅?吃饭锅炒菜锅?”地花说。
  “咱家还缺锅?里问还扣着口大号嘞。”地花又说。
  “不是不是,爷,是看电视的锅。”路宝闺女说。
  “不安。电视好好嘞能看,鼓捣啥?”地花说。
  但是路宝想安。路宝就把村里修电视的震良叫家里安了,没有跟地花说。震良搬梯子上房顶安好,又下来调试,忙上忙下。地花从东堂屋出来上茅房,看见安“锅”,也不跟震良招呼,憋足了劲儿朝梯子上咚咚咚连踹了三脚,竹梯咯吱咯吱颤了颤。地花又朝院子里啄食的草鸡一脚踢去,草鸡“嘎嘎”叫着飞开了,飞远了还回头惊恐地看着地花。地花边搋腰边从茅房出来,又照梯子咚咚咚连踹了三脚,一声不吭进东堂屋了。
  震良看见了,悄悄问路宝:“你爹干啥嘞?”
  “没事没事。他就这号人。”路宝继续拿遥控调台。
  “买电视就是看嘞,买电扇就是扇嘞,要不买它干啥。”四花娘儿们一下一下摇着芭蕉扇,说。
  “今儿恁么热。”又说。
  路宝闺女来菜地喊她爷回家吃饭。地花把话咽到肚子里,搅搅,吐出来:“就不知道攒点钱。乱扑腾。不在乎。”
  地花背着蚜害管,出着头,蹶蹶地往家走去。那块白膏**仿佛不是贴在脖楞梗,本来就长在上面一般,在湿热的暮色中,暗淡在过道的尽头。
  同喜
  同喜说了本村一家亲事,闺女能做活,人俊。要娶的日子前头,问同喜家多要了两床绸子面铺盖。同喜家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出不起这个额外的负担,或者不舍得出,亲事就散了。这头散了,又说了邻村一家,准备结婚。那个时候兴“不爱红妆爱**”,到公社领结婚证去,都提前说过穿素净点,结果伺喜娘儿们上下穿了一身大红。要不是同喜家和公社王书记拐弯亲戚,结婚证就给卡了。
  同喜娘儿们娶回来第二天回门,第三天就到邻家家串门,没眼生。
  那个时候,过罢年人闲,村里玩物少,都整个村子跑着看新娶的媳妇。村东南角儿二晕年前过事儿了。二晕家穷,媳妇心眼不够数,稀罕,都吆喝着:
  “看欠货去,看欠货去。”
  好多新媳妇都跑过去看二晕的欠货。逗:“叶儿,叶儿,你家床这么窄,晚上咋睡觉?不跌下来?”
  “床窄俺们不会打摞睡?咋能跌地下。”二晕欠货说。
  大家哄地笑了,二晕媳妇也笑。同喜娘儿们大人,站在人堆后面,出着头,跟着笑。
  新媳妇过个年头就不新鲜了,过俩年头就没人去看了。但是两三年了,同喜娘儿们还把村子跑个对角儿,过去瞧二晕家的欠货。还逗:“叶儿,叶儿,你家床这么窄,晚上咋睡觉?不跌下来?”
  二晕欠货没吭声,二晕说:“睡**个逼,都几年了,还没完没了了?”
  同喜娘儿们嘿嘿地笑,走回来给人说:“精了精了,二晕欠货比前头精了,问也不吭声了。”
  同喜娘儿们到邻家串门找人多的家去,进门就说:“呀喂,看你们家多热闹,俺家老嘞小嘞不吭气。”
  同喜不好说话,和再熟的人顶碰头遇见,也别想同喜先问一声,总是低头急匆匆地走路,好像有干不完的活儿。
  人都说:“同喜这个人做活。”
  又都说:“就是不好吭声,闷葫芦。”
  田花从全憧小铺喝醉酒出来,跌跌拨浪往家走,过道碰着同喜。过道窄,伸胳膊够着两面墙。大明月亮地,远远就看清谁是谁。田花想:“我看你同喜这回还不吭声?”
  田花和同喜年纪不隔几岁,但是高一辈分。同喜该管田花叫叔。
  真走嘞顶碰头了,同喜还没有吭声。同喜想从墙根过去,田花身子就横半个过道,趴到墙根吐,同喜绕到这边墙根,田花又跌跌拨浪到这边墙根吐,咯儿咕咯儿咕吐不出来。同喜还不吭声。田花借着酒劲儿,一个肩膀撞过去,同喜一个趔趄,碰到西墙上。同喜乘机过去了,拍拍身上灰,哎呦也没哎呦一声,仍旧急匆匆地走了。
  田花在后面说:“谁栽过道这棵树,长嘞真**硬!”
  麦子吐穗时,一个月没下雨,地旱得麦子都扭着劲儿长。抓纸蛋八,同喜拿到头户浇水。同喜早早把地沟草棵子土疙瘩清理干净,地沟弄顺畅,队上管水的老贵把闸把儿一扳,机井里的水哗哗涌出来。
  同喜家地角宽,同喜娘儿们改畦口,同喜看地边。地边湿了,同喜喊俩字:“到了。”
  同喜娘儿们就把畦口改到下个畦子。同喜娘儿们要是看地边,浇完一角地,同喜都不说一句话。同喜娘儿们憋不住,才浇半个畦子,就喊:“大壮他爹,水满了没?”
  同喜只好说:“没有嘞。”
  还没有一会,同喜娘儿们又问:“水满了没有?”
  “没有。”同喜嘴里像噙着肉,不多说一个字。同喜蹲在畦沿上薅草,哗啦哗啦响。
  同喜娘儿们又问:“还剩多长嘞没浇到头?多了囊水。”
  “一锄桨。”
  “带不带锄钩?”
  同喜嘿一声笑了,笑过又不说话。风吹进麦地嗖嗖地响,水流进久旱的麦地,咕嘟嘟冒着泡儿响,同喜薅草哗啦哗啦响,同喜还是不说话。
  同喜娘儿们生了俩儿子,儿子都仿他爹同喜,厚嘴片,没有话。
  大年初三,同喜到他舅舅家拜年,给他姥爷姥娘上坟烧纸。同喜娘儿们说儿们都恁大了,让儿们去吧。你舅也不争这个礼儿,家里还有亲戚招待。同喜收拾收拾竹篮子,装上馒头,装上饼干,带上挂鞭,非要自己去。
  同喜娘儿们把饼干重又掏出来,说:“去就去,还带饼干干啥?一会咱家坟上还用嘞。”
  又把那挂鞭掏出来,说:“你舅舅家恁多人,不缺你这挂鞭!”
  同喜说:“俺姥爷就好听个响儿。”
  又说:“走走走。”
  大壮一脚踹开摩托车,驮上同喜走了。
  拜完年烧完纸,大壮一个人骑摩托回来了,同喜没有在后尾巴上坐着。大壮姑姑在街门口碰着,说:“你爹嘞,咋没回来?”
  大壮刹住闸,说:
  “车尾巴上不是?”说着扭回头看看,看看也没有同喜。大壮把他爹同喜给丢了。大壮扭转车把又回去找他爹,一直找了多半路,才看见同喜挎着篮子在路边匆匆地走。
  回到家,亲戚都到齐了,等着同喜一齐上坟嘞。都乱问:“咋回事咋回事,一个大活人给掉了?”
  同喜看看大壮,大壮看看同喜。
  “出村就掉了。”同喜说。
  村里路窄,不平。大壮驮着同喜,骑嘞慢。过地沟时一颠,篮子里馒头蹦出来一个,同喜**没抓住,滚路边了。馒头他妗子没留,自己又没吃了,掉扔了,实在可惜了嘞。同喜从车尾巴上一撅屁股下来了,低头去捡馒头,嘴里说:“慢点。”
  意思是让大壮等等他。大壮以为他爹让他骑车小心点,也没搭话,当意踩踩油门,脱脱脱骑车往家跑了。等同喜拣起馒头,大壮都远了,喊也没喊听。
  大壮姑姑又问:“你从车上下去你也不吭个声儿?”
  “……”
  “俩大活人一路上也没说句话?要是说句话也该知道掉了。”
  同喜张张嘴,上坟的长鞭噼里啪啦响起来,也没人听见他说嘞啥。回家和几个外甥喝酒,没喝几口就醉了,醉了话就多了。同喜说他姥爷姥娘。大冬天他姥爷光屁股到窗棂上给他抓小隹,他姥娘把他小手放到皴拉拉的手里捂,嘴里说:“亲娘不抵热灶火,灶火不抵盖体窝。”
  同喜从小没娘。
  同喜坐炕边上说小时候他姥娘教给的儿歌:
  麻野雀,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媳妇一背背到炕头上
  把娘一背背到山窝窝里
  喂了狼
  说着说着就哭了,谁劝也劝不住。
佚名
2024-05-31 14:51:4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21:43:37

    找落落,郭敬明短篇的一些小说,文章

    落落的:  《传奇》  [1]  哪些是假的。  四季,雨雪。褶皱的海,正要开花。是麒麟还是饕餮,走过边界,变成倨傲**的云。  不要提哪些是假的。发生在梦里的...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魏巍《我的老师》的整篇文章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青年文摘上的一篇文章

    我曾在月光下奔跑作者:乔 叶  听人说如果在月光下奔跑,就可以让去世的亲人看见自己。恰好那天晚上月光很好,我便在月光下奔跑了很长一段路,你们看到我了吗……  爸...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求几篇感人的文章

    烛光晚餐。 桌两边,坐了男人和女人。 “我喜欢你。”女人一边**着手里的酒杯,一边淡淡的说着。 “我有老婆。”男人**自己的手上的戒指。 “我不在乎,我...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请给我几篇文章

    3.感恩感恩父母的文章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从小体弱多病的他成绩骄然,全家一心希望他将来能荣宗耀祖学个“秀才”乃至“状元”出来,母亲从他出生起就日夜操劳,请**求...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金钱的魔力》这篇文章托德和老板的人物特点

    托德是个以衣取人、看不起穷人、尖酸刻薄的人。老板是个见钱眼开、阿谀奉承的人。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求这篇文章的译文或者出处!!!

    ieee computer society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分会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高分求帮忙找两篇文章。

      你好知友!  http://  新技术讲座心得  http://  实践调研报告  http://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http://  如果我的回...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一篇很凄凉感人的文章:

    沉沦-木之音 http://我,喜欢上一个不能喜欢的人。 那个心中最重要的人,那个唯一的,谁也无法代替的人。 我是应该反抗这样绝望的情感。 亦或是,沉沦。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狼这篇文章给人什么启示?

    《狼》三则其一的启示:从狼的角度看——贪婪会使自己丧命;从屠夫的角度看——分清主次,生命重于身外之物,不因小失大。其二的启示:从狼的角度——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