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梦到台风眼 云层很厚 风眼中还有人在挑战极限跳伞

一般人认为学佛就必得出家,由于误会了学佛的意义,所以一味模仿出家的行径,以为是唯一的修学法。其实,释尊创立的佛法——声闻乘法,在家弟子中,如频婆娑罗王,波匿王,给孤独长者,质多长者,梨师达多大将,以及一般士、农、工、商,其中证果的很多。声闻弟子,不一定要出家的。但能正信正解,修三无漏学即可。 不但声闻乘不如此遁世,菩萨乘也不如此。修菩萨乘的人,有的觉得祭祀、咒术等是形式的,为家庭俗事所缠的。真正的修持,要**形式的宗教,到深山丛林里去专修。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须明白,出世修行的目的还是为了入世**。学佛非但不是出世,更是为了更好地入世。就如同青少年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进入学校学习那样。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法华经》也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学佛的人,照样穿衣吃饭,照样生产工作,而且应该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观点,不过就在日用生活上加上一个觉照,不做违法乱纪、自陷苦恼的事,做到“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 不但如此。学佛的人,要处处不忘众生。《华严经》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维摩诘经》说:“为众生趋走给使。”又说:“负荷人生,永使解脱,”这又是佛法自我牺牲的服务观点。 至于大乘佛教四摄六度,悲智双运,入世救世,自度度人的精神,更是人间佛教的光辉典范。同时,学佛的结果,定力坚强,自能履险如夷,增长胆力;慧力明朗,自能观察微妙,应付宽绰。在人事日用上,在学问研习上,在服务群众、利益众生上,都能得其大用,形成了伟大的、积极的、光明快乐、自在平等的人生乐趣。
佚名
2024-06-16 16:42:4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