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梦到邪**侵扰,突闻梵音缭绕于耳,前方突显一条菩提路路边长满一排排的菩提,我只摘了1颗就行了!请问这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仁者!

末学恭录净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希望对仁者的疑问有所帮助: 摘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当知神通不可执】 这是佛在经上常常教训学生的,而世间人往往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这个坏事!我们看多少学佛的人着魔了,我们佛门叫着魔,世间**学里面讲神经**,疯狂了,我们讲这是神经病。学佛为什么会学成这个样子?喜欢神通,执着神通,搞这个东西。这个害人,神通不可执。
【执之,轻则卖弄生害,重则着魔发狂。】 这是我们在现前看到的,在国内、在国外,现在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拿到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发心学佛很难得,学不到半年、一年就发神经了,去住精神病院去了。你去追究其原因,都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不知道这就是着魔的因缘。真正念佛人,不求神通,不求感应,老实念就对了;不但神通感应不求,连一心不乱也不求。见佛、见瑞相、见莲花这种念头都不能有,有这个念头都很容易着魔。偶尔见到,见到也当作没见到一样。不要见到就自以为了不起,向别人夸耀,这都是容易着魔的原因。要晓得魔来障你的道,魔要来破坏你,现这种境界来诱惑你。这桩事情,《楞严经》上讲得非常详细。《楞严经》在末后三卷,佛为我们说出五十种阴魔。魔境界你要是没有能力辨别,你会把它当作佛境界,其实它是魔境界,绝对不是佛境界。所以没有智慧的人,不老实的人,往往就受骗,这是不能不知道的。这些,这里话讲得没错!

【矜奇好异,人之恒情。】 **、外国都不例外,所谓是好奇骛怪,对于这些奇奇怪怪非常有兴趣,拦都拦不住的,这个都是着魔的因缘。
【倘大众看重此等事,既足为修行之障,且恐为法门之害。】 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真的到处都有,我们现前道场里面也不能避免,可是主持的人要是有正知正见,见怪不怪就没事了。像我们在**当中,有很多人来照相,底片洗出来之后,看到有发光的,有显其他现象的,照片我都看过,照的相不可思议!拿来给我看,我马上撕掉丢到字纸篓去,不必给别人看,不要拿这个宣传“我们这里有感应”,不是好事情。你要晓得,学佛,刚才讲了,无量法门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定。什么是定?清净心。你看到这个现象,一生欢喜心,你的清净心被破坏,这不是魔是什么?每一个人看到之后,心还是清净的,若无其事,那行,那个可以。大家现在没有这个功夫,看到之后心就动了,这是魔来破坏道场,不可以不知道,这不是瑞相。如果主持的人,主持道场的人没有正知正见,拿这个来炫耀,我这个道场有感应,佛菩萨有灵验,连法门都破坏了,那就真可惜!奇奇怪怪的事情,我们知道有,不是假的,确实是有,但是要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情,我们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受其害。
【当知三明六通,是学佛人本分事。但修行时,不宜注意此事,恐走入魔道。】 六种神通,三明就是六通,通的能力达到圆满的时候称为三明。我们一般称阿罗汉、菩萨天眼通,但是在如来果地上称为天眼明,那个能力达到圆满。这是我们本分的事情,也就是说三明六通是我们的本能,有什么希奇!但是我们现在本能,被烦恼、被妄想障碍住,不能现前,我们认真修学,这个能力一定会现前。可是不必去求,我们修的是清净心,我们求的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事情大家要注意!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得到一个结果,一心不乱得不得到,说老实话没有关系,不重要!重要在哪里?念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希求重要,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希望、我们这个愿求重要。这是佛在经上一再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在信愿之有无,可见得这个愿太重要了。你得一心,你往生的品位高;不得一心,往生品位低。但是要晓得,纵然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如果你求往生的念头不恳切,还是不能往生,那多可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求往生摆在第一位,这个才是重要的事情。要把这个身心世界统统放下,这样求生西方净土你才有把握。往生有把握,谁有把握?谁能放下,谁就有把握;放不下,没把握,一定要放下。所以对于神通感应,甚至于一心,都不必放在心上。信愿持名老实念就好,我们求生净土的道路才平平安安、稳稳当当。
【无明尽时,神通自得,得之之后亦不宜辄与人知,恐为捏怪者所借口,后患甚多也。】 这几句话说得很好。所以佛在经上,再再嘱咐弟子。弟子当中许许多多都是具足神通之人,不要说菩萨,阿罗汉六种神通都具足。就是连小乘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有天眼通,有天耳通,六种神通他得了两个。我们凡夫看不到的,他能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鬼神,要是证须陀洹果,他能看到鬼神。虽有神通,决不以神通做佛事。什么叫以神通做佛事?决不以神通来接引众生,来诱导众生,佛不许可弟子这样做法。为什么?这里面弊病很多,因为妖魔鬼怪都有神通。如果用神通做佛事,神通来接引大众,那妖魔鬼怪也都变成佛菩萨,于是佛菩萨跟妖魔鬼怪就没有办法辨别。现在我们佛门里头问题严重,就是拿这些神通感应来接引大众,这是犯了大戒,犯了大忌讳。佛门用什么方法来接引大众?用讲经说法。妖魔鬼怪不能讲经说法,他可以显神通,他不能讲经说法。道理在哪里?他心不清净,知见不正。诸佛菩萨心地清净,正知正见,所以用这个来弘法利生,这是妖魔鬼怪没有办法仿冒的。如果用神通他们会仿冒,我们很难辨别;唯有清净心、正知正见,这是妖魔鬼怪所没有的。所以即使自己神通现前,也不用神通,也不显神通,有等于没有,不必向人炫耀,免得人家造口业,那个有后患,有后遗症。这个道理、事实,无论我们自己有没有通,都要了解,遵守佛的教诲。

净空法师:老实念,不求神通、不求感应,纵然有这些感应现前,要记住“见如不见”

1 自古以来,那些修行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就没有别的,就这九个字: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面,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2 你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修行真有功夫,然后你念佛才能够相应,念佛才能够见佛。
3 念佛见佛,如果你天天见佛,给诸位说,恐怕你是着魔了。想见佛,那是妄想!想见佛佛就来,那是什么?魔境。
4 凡是真佛现相,是你心地清净所感的;你有**,你想见佛,那是妄想。妄想也能感得瑞相,可是要知道,那不是真的!
5 《楞严经》上讲五十种阴魔,魔是投你所好;换句话说,喜欢神通的人,喜欢感应的人,就非常容易着魔。
6 学教的人、念佛的人比较少着魔;念佛人有这些魔事,也都是求感应、求神通的心切,才会招惹魔障。
7 学教的人学教理,这是魔不得其便,所以学教的人很少有魔事。
8 所以念佛人,祖师大德常常教给我们老实念,不求神通、不求感应,纵然有这些感应现前,要记住“见如不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在意。 ——恭录完毕

印光**开示—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之美。**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之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净空法师: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开示深入浅出,慈悲详尽。http:///nr/article0/3326.html

末学恭录钟茂森博士主讲蕅益**(莲宗九祖,佛菩萨再来)开示念佛法门 ,因为较长,此处只能恭录原文及前面讲解(全文在这里)http:///nr/article9/87877.html

蕅益**是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他著作很多,在律宗方面很有造诣,同时在法华、教下也是深入经藏,可以说是通宗通教的大德。他自己晚年专修净土,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阿弥陀经要解》,这是他在九天之内就完成了,这个真的是了不起。他写出的这一篇著作,印光**说,蕅益**老人家注的这个《要解》,假如是古佛再来为《阿弥陀经》再做一篇注解,也无法超过蕅益**的《要解》。这说明蕅益**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再来,那必定也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印光**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蕅益**这样的称赞,那你想想蕅益**还能是什么人,确实是古佛再来。所以他的这个见地完全是纯正的佛之知见。
他这篇开示,关于念佛法门的,文字很少,可是这个义趣深广圆融。因此我们认真的学习这一篇文字,可以说把整个净土法门核心、纲领都掌握住了,如何修行,怎样念佛,这些我们统统都能够掌握住。所以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是精彩的,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一篇文章。我们来看第一句: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蕅益**他讲,念佛法门一点都不奇特,奇是神奇,特是特别。他这里讲,这个法门不神奇,也就是它没有什么玄乎,实实在在的,每个人都能够落实的,它也并不是搞什么特别的、稀奇的、古怪的,只要你肯老实去修这个法门,你就能够成功。所以修这个法门千万不要用那种标新立异的心,求新、求快、求殊胜、求感应这些心都不可以有,因为这个法门贵在老实。‘只深信力行为要’,这个“要”就是关键的意思,关键在于深信还有力行这两条。净土法门我们讲三资粮信愿行,蕅益**这里专提深信和力行两条,实际上也包括愿,有信、有行,肯定也包括愿。只要人能深信这个法门,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深信轮回是苦,他自然就发起出离心,发起求愿生西的心,那么他自然也就力行了,这个力行就是专念佛号。下面说: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这句话是佛在《大集经》里面说的,说只要我们肯念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无上深妙的禅。大家都晓得禅是很殊胜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很难得,顿法,可是念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的禅,这比普通的禅更高,你看就一句阿弥陀佛。什么叫禅?用《金刚经》的话来讲是“无住生心”,无住就是没有任何的妄想分别执著,心无所住,生心就是生起无上菩提心。可是凡夫要入这个境界难!凡夫都落二边,不是无住,就是无住了之后他就不生心,或者生心了之后就不能无住,他总有一边,要二边不著这真的不容易。可是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就达到了,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什么都不想,所有妄念都放下,单提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想,就叫无住,单提一句佛号?你就生心了,无住生心,你看他能合一。所以凡夫想要进入这个无住生心的境界,真的只有念阿弥陀佛,除了念阿弥陀佛以外真的入不进去,所以这是深妙禅。妙在那儿?妙在你不知不觉就暗合道妙,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下去,一个妄念没有,你看不知不觉你就跟道相合了,你就合上无住生心了,你就在修禅了。还有古德说,“巧入无生”,太巧了,就这样子老老实实念,不知不觉你就入了无生法忍,你达理一心不乱,太妙了!
这个法门深,一般凡夫确实把道理弄清楚不容易,不要说凡夫,二乘人,乃至菩萨,要把这个道理彻底弄懂也不容易。正如蕅益**在《要解》里面讲的,这个法门是“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念佛法门不是九界众生可以信解的。九界众生包括六道众生还有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能够完全信解,只有佛才能够完全明了,所以这是无上法门,而且这个法门帮你这一生成佛,因此念佛法门是圆顿**。圆是圆教,圆教是帮你这一生成佛,这叫圆教,顿是顿教,顿教是你快速的这一生你就办妥了,极快速的法门。因此下面说: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天台家最著名的智者**,这里天台就是指智者**,他在天台山居住,是隋朝时候的**。他说到‘四种三昧’,这四种三昧是哪四种?第一种叫常坐三昧,就是你坐著,打坐修禅定,第二种常行三昧,常行三昧就是你站著、走著,念佛法门里有一种般舟三昧,这就是常行三昧,九十天不能够坐下来,不能够躺下来,就在那里绕佛、念佛,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前面常坐三昧也是九十天,也是可以念阿弥陀佛,这坐著念。第三种叫半行半坐三昧,这个就比较自在一点,就是你也可以走著、站著,也可以坐著,这样子修你的禅定,或者是念佛,半行半坐。一般来讲我们师父在念佛堂里面提倡的,跟这半行半坐三昧相应,就是三区自由式念佛,你在念佛堂可以绕佛经行,也可以打坐,也可以拜佛,自由式的,总之让这个心定下来念阿弥陀佛。还有第四种叫非行非坐三昧,这个就是在日用平常行住坐卧,起居饮食,都常在三昧当中,它不固定的,所以叫非行非坐。这个念佛很方便,为什么?念佛法门不用拘泥于什么形式,正如印光**开示的说,“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这就行。你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不管你做什么事,你佛号不要断,这也就是非行非坐三昧。
这四种三昧都是念佛,念佛达到三昧,什么叫三昧?三昧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正受。所谓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我们凡夫这个受不正常,不能称为三昧。凡夫的受有五种,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这是四种,另外如果没有苦乐忧喜的这些种感受那叫舍受。舍受对凡夫来讲不能够持久,舍受是很难得的,它是一种禅定的状态,但是可惜它不长久,定力失去了又有苦乐忧喜,如果能够持久,那么这就是三昧。那我们如何达到三昧?三昧就是我们用念佛,一句佛号把这个苦乐忧喜都舍掉,心住在佛号上,这叫念佛三昧。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一切三昧当中最殊胜的就是念佛三昧。整个佛法中心枢纽就是修三昧,修定,在定中才能开智慧,所以三昧最要紧。修什么三昧最殊胜?念佛三昧,所以这个法门极为的殊胜。下面蕅益**又引莲池**的话。
【云栖云。】
‘云栖’就是指莲宗八祖莲池**,他说:
【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你看五宗八教全部给收了,一个都不漏,这个‘该’就是包括,这个‘摄’是含摄。那‘八教’是指什么?八教这是讲天台宗他们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做了一个分类,叫判教,所谓五时八教。这个八教分为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两种,总共是八教。化法四教所谓是藏通别圆,藏教这是小乘,通教是通小乘和大乘,别教就是大乘,圆教又比别教要高了,它可以让你一生成佛,这是圆教,念佛都涵盖了。那化仪四教就是通过佛教化的仪式来分,分四种,一种是顿教,一种是渐教。顿教就是可以让你很快速成佛,这叫顿法,不用经过次第的,渐教是有次第,就像爬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那叫渐教。顿教是不用爬楼梯,一步登上去,譬如说我们坐电梯,进了电梯之后,一出来已经上了五楼;渐教你得一层层的往上爬。一般教下都是渐教,你要逐步提升。顿教,像禅宗,这是顿教,一步登天。净土也是顿教,当然它也包括渐教。
还有是秘密,还有不定,这个秘密是指佛教化的时候他有神通,能让不同类的众生各得其利,不仅是人,也包括鬼神,所以有时候佛会念一些咒语,神咒,这是秘密。不定,这就是他的教法所对的根基不一定,像大乘法也能让小乘证果,小乘法也能让大乘根性的人开悟,这就不定。所以这是八教,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这八教,一句阿弥陀佛全给包括了,全部内容这佛号都有,这是莲池**说的。莲池**也是通宗通教的,他做的一部《阿弥陀经疏钞》,你看看他是用华严宗法来解释《弥陀经》,这是大手笔。蕅益**就是私淑莲池**的私淑弟子,那么他说‘圆摄五宗’,这个五宗专门是指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和律宗,这五宗,这一句佛号也都包了。如果不是真正在教下悟入了,完全大开圆解,哪里敢说这句话?我们相信莲池**也不是普通人,也是古佛再来。所以这是让我们重视念佛法门,重视这一句佛号。下面又说: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
蕅益**叹息说现代人把念佛法门看浅了,以为它是‘浅近勾当’,给谁来修的?‘愚夫愚妇’,那些没文化的老头、老太婆他们修的,有文化的人怎么能修念佛?这一句佛号这么简单,能行吗?这是现代,他说现代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时代更是,没有理解念佛法门的真实义趣,把这个法门看浅了。那么看浅了谁会受损害?自己受损害。所以‘信既不深,行就不力’。《华严经》上讲,“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善根,世间法的善根是指无贪、无瞋、无痴,你能够深信因果报应,深信要积德行善得好报,那你自然就能够断贪瞋痴了,所以世间的善根从信那里来。出世间的善根是精进,菩萨唯一的善根就是精进,因为菩萨已经没有贪瞋痴了,他就是向菩提大道去努力,所以他的善根只是精进,那更要信。譬如说念佛,念佛是菩提大道,假如我们不能相信,或者信的不深,那你行的肯定不力,你没有办法生起那个精进心,那个勇猛心,结果导致‘终日悠悠’,所谓优哉游哉,因循度日,一天一天的时光空耗了。特别上了年纪的人,这是日薄西山,太阳快下山了,时间不多了,怎么还能够优哉游哉?这一生要是功夫不得力,不能往生,又错过了。所以这个不能精进,‘净功莫克’,这是你净业的功夫不能成就,那又要搞三途六道轮回,太悲惨了。下面说:
【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
这是讲的有一类修行人,他用一种巧设方便,‘设有巧设方便’,“设”就是假设,假设有这么一类人,这种人确实有,他用一种所谓方便法门,禅净双修,他要怎么样?‘欲深明此三昧者’,他想要了解念佛三昧到底怎么回事,三昧不就是禅宗要修的吗?那念佛三昧我就用禅宗的方法念佛,所以他怎么念?用参究,参究“谁”这个字,参什么?参个话头,谁在念佛?念佛的是谁?禅宗追求的是向上一著,所以他就参这个念佛的是谁?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当然,这种方法对一般人来讲,他对于净土法门信心不够深,解的不够深,用这种禅修来伏住,也不能算错。可是蕅益**在这里不赞成,他说‘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现前这一念阿弥陀佛,我现在在念阿弥陀佛,这个能念阿弥陀佛的心,‘本自离过绝非’,“过”就是过失,“非”就是这些错误、烦恼,我们自己要修三昧,就是说降伏烦恼,可是烦恼本无,佛在《华严》里讲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妄想执著是障碍我们证得如来智慧德相的这些障碍,要把它去除。怎么去除?你得明了妄想执著本来没有,我这颗心,真心本来就没有这些妄想分别执著,就像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哪里有这些尘埃?所以本来就离过绝非。这能念之心是什么心?就是真心,真心没有这些过失,没有这些烦恼,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真的叫一尘不染。所以要不要你去作意去离这些过失绝这些错误?要离过绝非吗?不需要去作意去离绝,为什么?你作意这已经起了妄想执著,那你怎么离?所以念阿弥陀佛就这么老老实实念,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还要起个想法念头要断妄想分别执著,这已经又生了一个妄想执著了。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他给我们开示的念佛方法,他说妄想要不要去断?不断妄想,“欲断妄想去一添两”,什么意思?你想断妄想,刚想断妄想这个心已经是妄想,你想去一个妄想,添了两了,所以不需要去作意,怎么做?就是老实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你看这里头就没有妄想了。所以‘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本自超情离计’,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是万德洪名,这句佛号里面没有情执、没有分别。这个“超情离计”,计是分别,情是执著,这佛号里面哪有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本来都没有的,你现在念自然你就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了。‘何劳说妙谈玄’,那你不用把禅宗这些玄妙的东西拿出来谈,就老实念佛都涵盖了,这就是向上机关。所以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老老实实念,什么事都没有,直趋菩提大道,所以贵在老实,老实里头就不会打妄想,不会分别执著了。所以蕅益**讲: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说这段话是斩钉截铁,要我们什么?‘信得及,守得稳’,信心要坚定,这是最重要的。凡是想搞这想搞那的,说老实话,信心不足,所以守得就不稳了,守什么?守这一句佛号。心里真有,老念著这句佛号,这叫守得稳。《无量寿经》里讲的净宗的宗趣,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什么?蕅益**解释,信愿,你信愿具足就是发菩提心。你信得及,说明你愿是真的,所以你念佛守得稳,那是来真的,什么都动摇不了。世间的一切财产、儿女、情执、人我是非,统统把它放下,这是真发菩提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心里是有慈悲愿,愿度众生,可是现在没有能力,赶紧往生,乘愿再来,再来度这些众生,希望早一天往生,所以那个心很切,自然念佛就守得稳。他不会再打其他的念头,再打其他妄想,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为什么?耽误时间,往生给耽误了,那怎么能叫慈悲?
所以我碰到有位同修,家人刚刚去世,心里很难过,来跟我讲,说自己很难受,想到他们很伤心。我劝他,那你就要认真念佛,赶紧求往生,你得一切放下求往生,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都得度了,“一人成道,九祖生天”。这真话,你要往生了那就是作佛了,你看你作佛,功德有多大!你现在想他们没用,想他们是情执,情执不但救不了他,还耽误了自己。而且这个情执也不是真的,不是真情,为什么?凡是妄想分别执著里的东西都不是真的,真心它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把情执放下,那才是真正慈悲爱护亲人,希望自己用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们。你看真实慈悲他佛号会不会断?不会断,他肯定守得稳,‘直下念去’,这个“直下”两个字非常坚决,不容得毫分妄想间杂。所以这个念,平时怎么用功?心里面老念著,这句佛号老有,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说的,“但能不忘,即是功夫”,你这句佛号能不忘,这就是功夫,你不忘就是守得稳,就怕你忘了佛号。
夏莲居老居士他在闭关里念佛,亲身的体证,把念佛的这些功夫、境界跟我们说出来,非常实在。他告诉我们,“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你只要肯念佛,这已经成佛一半了。为什么?你肯念就已经在菩提大道上走了,直念下去你就成佛了。所以他这里还说要抢救,“救得一句是一句”,这里面很有味道,我们念阿弥陀佛等于是跟我们的妄想在做斗争,我们不念佛的时候就是打妄想,那我们得抢救,等于跟妄想争地盘,你佛多念一句,妄想就少一句,佛号的念头多,妄想念头就少,你想想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看看你佛号的地盘多还是妄念的地盘多?得抢救!救一句是一句。心里要老有,这老有就叫一向专念,这个我们自己好好去体会体会。
平时用功佛号让它不断,每天最好要有功课,蕅益**开出的功课很具体,昼夜十万。昼夜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念满十万句,十万佛号念下来差不多得二十个小时,你要真能念十万佛号,那你的佛号地盘多,妄念地盘少,二十个小时是佛号,最多就是四个小时是妄念......
【一得往生。永不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试自简点。】
【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
【贪瞋痴念犹自现起。】
【是非人我犹自挂怀。】
【间断夹杂犹未除尽。】
【妄想驰逐犹未永灭。】
【种种他歧犹能惑志。】
【便不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久久**。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
【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珍重。】

《无量寿经》夏莲居居士汇集本
《无量寿经》夏莲居居士汇集本的讲记 净空法师
净空老法师法语“《无量寿经》是佛教净土宗所依据的第一部经典,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首先我们要说明的,就是对于本宗的认识。这个法门与经典,不但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公认的「难信之法」,佛在许多经典也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法门很难相信,可是修学是最容易的,所谓是难信易行,这么一个法门。”

末学愚钝,所知所述全部来自古圣先贤大德和其它仁者们,末学自己措辞不妥之处恭请仁者原谅!恭祝仁者一切善愿速成就!恭祝咱们尽虚空所有家人幸福美满!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佚名
2024-06-10 16:48:4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