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滕王阁序》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以…为衣襟,以…为带)

2、形容词作动词

①物华天宝(华、宝:有光华,有珍宝)

②人杰地灵(杰、灵:有俊杰,有灵气)

3、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雾:像雾一样)

②俊采星驰(星:像流星一样)

③上出重霄(上:向上)

4、形容词作名词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美:俊美的人,俊杰)

②四美具,二难并(美、难: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主宾)

5、名词作动词

①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雅望、懿范:有崇高声望、有美好风范)

②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变成紫色)

③桂殿兰宫(桂、兰:用桂木、木兰建筑)

④目吴会于云间(目:看,遥看)

⑤梓泽丘墟(丘墟:变成丘墟)

6、数词作名词

①千里逢迎(千里:千里而来的客人)

二、古今异义

①千里逢迎 (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②俨骖騑于上路 (俨:古:整齐的样子;今:庄重)

③俨骖騑于上路 (上路: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

④孟学士之词宗 (学士: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学位名)

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

⑥阮籍猖狂 (猖狂:古:狂放;今:肆无忌惮)

⑦君子见机 (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今:看机会,看形势)

⑧谁悲失路之人(悲: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扩展资料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

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瞳,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

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学者文中子王通之孙,唐代诗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

因作文得罪唐高宗而被放逐,漫游于蜀中。后补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年二十七,因渡南海探望父亲,溺水受惊而死。工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参考资料:滕王阁序-百度百科

佚名
2024-06-07 00:23:5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