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说说中华一词的来历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华”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以舜的名字称呼人民为“华”。

“华”作为中国人的称呼从此流传下来,即使迁徙到海外,也约定俗成的对中国人叫海外华人。如果拥有其他国籍,也叫外籍华裔。

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唐人,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为华人的别称。

“中华”一词,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 诸葛亮传》,后在唐代法律中正式出现。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后称《唐律疏议》),

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如下:“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梯,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扩展资料:

中华的渊源:

历史学家姚荣龄先生认为“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正由于鹳雀楼立晋望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坐落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

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 “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又说‘夏’从夏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三苗三大集团。华夏集团地处古代中国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黄帝所代表的部落组成 。他在该书中还论证了秦岭在古代通称华山而汉水古名曾称夏水 。

“古史辨”派认为,“华”与“夏”古字相同,“华”即是“夏”,“夏”即是“华”。

故华夏之“夏”,一为中国人说,夏字象舞蹈者; 二为大禹治水说,夏字象农夫治畦;三为图腾族徽说,夏字象蝉或爬虫; 四为夏水说,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于雍梁之际,古夏水自然发源于秦岭腹地;五为夏国说,先有夏国,后有夏人之称。

这些认识都已接近“华夏”所指的本原。典籍将黄帝、炎帝作为中国文明之肇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民族称谓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

佚名
2024-06-16 15:21:4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