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原文是是什么?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全文: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译文: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元丰六年三月张怀民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他们结识后,因气味相投而成为好友,交往密切。是年十月十二日苏轼将往张怀民暂住的承天寺与之一起赏月,写下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十一月,张怀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观览长江胜景。苏轼钦佩张怀民的气度,为其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并赠其这首《水调歌头》。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王案:“癸亥六月,张梦得营新居于江上,筑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调歌头》。”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佚名
2024-06-10 04:35:4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16:30:45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意思

    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原文如下:水调歌头·黄州...

  • 佚名
    2024-06-10 13:02:05

    浩然一般是指什么意思啊

    浩然正气。 宏大的意思、一般是形容气概!麻烦采纳,谢谢!

  • 佚名
    2024-06-10 15:47:06

    快哉亭得名的原因

    快哉亭,位于徐州市解放路快哉亭公园内。北宋李邦直在唐薛能阳春亭故址改建。郡守苏轼名曰快哉,后明奎楼,俗名拐角楼。宋西宁十年(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后,常...

  • 佚名
    2024-06-10 07:07:32

    快哉亭命名的缘由市?原文回答

    快哉亭位于徐州中心城区,取名于苏轼的《快哉此风赋》。宋煕宁十年(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后,常约宾朋来此亭避暑赋诗。一天,苏轼登城步入新改建的亭内,有人请...

  • 佚名
    2024-06-10 10:17:27

    藤原浩的牌子是什么?

    藤原浩的牌子是 GoodEnough (GE)。Goodenough相对属于中端产品,也是藤原浩早年最常穿着而导致卖断市,期间出现过大量经典单品如 Wind B...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像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诗句

    1、原文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一什么千里”是什么成语?

    一泻千里读音: [ yī xiè qiān lǐ ]释义: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出处:唐...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哪篇文言文?

    出自韩愈的《马说》意思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在李白眼里孟浩然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白评价: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