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请问《论语》和《周易》哪部书的写作时间在前?

《周易》要比《论语》早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

  《周易》也叫《易经》,至少从战国时代起,就被看作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 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现在一般是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除《易传》有较多的史料记载外,《易经》的成书时间一直都无法确定, 《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大家就认为是周文王所撰,但到如今,又有很多人质疑这一点。不过至少可以知道《易经》在西周就已经出现。
  而《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读《周易》的故事,由此可明确知道《周易》要早《论语》很长一段时间了。
佚名
2024-06-16 13:35:5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