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金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在金华历代曾经有过的“东阳”“金华”“婺州”几个地名中,历来以“金华”之名最得人喜爱。自南朝梁或陈时把它作为“金华郡”的名称以来,沿用一千五六百年。到明清时更是府县同名,深入人心。那么,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对命名原因结论不同的两种府志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因城北的北山又名“金华山”而起;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南朝梁代的一部诗集《玉台新咏》的序中有“金星与婺女争华”这样的句子而得。前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山为名”派,后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序为名”派,历来都有争论。比如本地的两本古代方志,明代的《成化金华府志》与清代的《康熙金华府志》对此的解说就完全不同。《成化金华府志》:“梁武帝改东阳为金华郡,盖以山名之也!金华县条目:“隋开皇九年置婺州,改长山(县)为金华县,因金华即长山之别名也。《康熙金华府志》里,“梁武帝改置金华郡”下还用小注特地说明“《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两种说法让人莫衷一是!那么,到底哪一种比较符合历史的真相呢?本文试作分析。越早的时候越偏向“以山为名”
首先,我们通过翻检历代以来的各种史地图籍,初步得出结论如下:
最早记录“金华”之名的《隋书·地理志》,虽然透露了早在南朝时就已存在过一个“金华郡”的信息,但对郡名的命名原因没有明确说明。现存最早解释“金华”得名原因的史籍,是成书于唐代中晚期的《元和郡县图志》。由于历史上以“金华”之名为县的时期,大大超过了以“金华”之名为郡或府的时期,所以,《元和郡县图志》以及以后的史书大多把这个信息记录在“金华县”的条目下。原文写道:“其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长山是指金华北山在汉魏六朝以来的旧名。此后五代人编的《旧唐书·地理志》延续这个观点,其“江南东道婺州金华县”条**:“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引古籍《名山略记》云:“有长山在东北,县因之为名,隋改长山为金华,按金华即长山别名,今为金华县焉!又说:“长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金华山,即黄初平初起遇道士教以仙方处。又引一种不知具体的《郡国志》说:“郡国志云金华县因山为名,城南临溪水。历来以它的记载最为详细明了。接着,同一时期另一本著名的史地著作《舆地广记》金华县条也说:“或曰长山,赤松子采**此山,因以为名。从这些记录看,越早的时候大家越对“金华”以山为名这个问题没有疑问,一致公认。但这里我们还是要提出一个问题,早期的时候这些史料针对的都是“金华县”,而金华县的旧名“长山”来自于北山本来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些说法也可以被视作只是以前观点的简单继承。而后来南朝梁陈新设“金华郡”有没有别的因素考虑,就搞不清楚了。“因序为名”的观点虽然出现较晚,但都有意识地针对郡名
引南朝徐陵写的《玉台新咏》的序来解释“金华”之名的,现存最早史料是《方舆胜览》,该书由南宋末年理宗时人祝穆编写,也是一部著名的史地图籍,这回他说的不止是县了,“郡名金华,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不知是否属他创论,此后在元明清三代得到了广泛认同。元代的《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沿革栏,郡名金华条目**:“玉台新咏序“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几乎照抄祝穆的书。明代《寰宇通志》解释郡名“金华”时也说“梁名。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它和人家不同,特意指出这是一个梁代起的郡名,命名原因是《玉台新咏》的序。这些资料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虽然年代上后出,貌似采信度不高,但都有意识地针对郡名,而不是县名来阐述,因此也能给人一种他们在当时是否掌握有梁代命名依据的怀疑。“以山为名”比较接近历史真相
其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也不难,首先要明确,在产生以“金华”为名的郡或县时,它们的依据—“金华山”之名或者《玉台新咏》的诗集是否都已经存在?经查,“金华山”之名历史果然非常悠久。东晋葛洪所著的《神仙传》里已有“金华山”之名,记录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然而,更第一手的资料还来自于当时隐居北山的刘孝标写的《东阳金华山栖志》。《山栖志》里提到“金华”之名的共有三处:“爰洎二毛,得居岳穴,所居东阳郡金华山。“金华山,古马鞍山也。蕴灵藏圣,列名仙牒。“金华之首,有紫岩山,山色红紫,因此为称。可见,当时除一般人所熟知的“长山”之名外,“金华山”之名大家也不陌生。而《玉台新咏》的成书,具体年代其实有多种说法,只知道编撰者徐陵生存的年代为南朝的梁陈之间,而根据《隋书·地理志》的说法,最初的“金华郡”即在这一历史时期设立。两者虽貌似时间也有重叠的可能,可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一个问题:今日我们视《玉台新咏》为中国古典文学里的“重器”,可在当时其实却属于一个“现代”的作品。那么它在分量上是否能够达到以资借鉴的标准呢?所以,从历史的真相来看,也许“因山为名”更接近历史的真相。不过,文学作品在意境上的开拓,显然比单纯地指山川为名有内涵多了。毕竟这一句“金星与婺女争华”,把“金华”与“婺州”两个地名都包括进去了,并形象地简化为“金婺争华”,是对金华地名文化的进一笔发展。没有比这更巧妙的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用《玉台新咏》的序来解释“金华”,主要跟金华的另一个名称“婺州”有关。关于“婺州”之名的原因,《元和郡县图志》第一个指出“盖取其地位天文婺女之分野”,这个“以星为名”的说法,历代以来得到了各种“国志”“方志”的一致继承,从无人表示怀疑。“金华”两字的原意是什么
那么,“金华”两个字的本义是什么?我们可以再看《山栖志》。刘孝标还提到“左元放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左元放即东汉末年著名炼丹道士左慈,在正史《后汉书·方术》中有传,和汉末三国的实力人物曹操、刘表、孙策都有交集,也是《三国演义》故事中的神奇人物。根据文中所记,金华山适宜炼丹是当时道教丹鼎派的共识。那么仅从字面分析,“金华”大概也就是炼丹术语无疑。更有意思的是,南朝人郑缉之的《东阳记》中,曾经记录了另一座“金华山”。《东阳记》是现存最早描绘金华地貌与风土的古籍,实际是金华最早的地方志。原文:“仙都山孤石撑云,高六百余丈,世传轩辕游此飞升,辙迹尚存。石顶有湖生莲花,尝有一瓣飘落至东阳境,于是山名金华。“花”与“华”古时同训。它说在缙云的仙都山上有个湖,湖里长满了莲花,其中有一片莲花随风吹落以后,忽忽悠悠被吹到了金华境内,然后,不知是指花开之地的山,还是花落之地的山就被命名为“金华”。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东阳记》原书早佚,现存一种本子乃清末永康胡宗楙从各类古籍中摘抄集录的,原文存《雍正处州府志》。图文来源于网络
佚名
2024-05-30 11:57:2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0 21:32:54

    记金华的双龙洞名字由来是什么?急

    记:作者游览后的笔记。金华的:金华,指金华城(一个地名)双龙洞:因洞中有着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因此而得名双龙洞。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 佚名
    2024-05-30 15:56:31

    茂名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道士欣赏他的对答和相貌,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他便...

  • 佚名
    2024-05-30 09:17:03

    《金瓶梅》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金瓶梅 就是 潘金莲 李瓶儿 和春梅 三个女人的名字组成的。潘金莲代表着一种把爱情、**和风情集于一身的、不守封建妇道的女性。李瓶儿代表着夫唱妇随、传宗接代的贤...

  • 佚名
    2024-05-30 10:41:32

    李华这个名字怎么样

    挺好的,都那末大了,名字还想改呀

  • 佚名
    2024-05-30 13:11:21

    “中华”这一名称的来历是什么?

    从中国和华夏里各取一字复合而成。

  • 佚名
    2024-05-30 08:17:45

    “中华”这一名称的来历是?

    “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

  • 佚名
    2024-05-30 08:00:00

    “中华”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

    中华的来历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

  • 佚名
    2024-05-30 08:00:00

    华夏这个名字的由来?

    华夏由来 Hsia亦作Xia。 anancientnameforChina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较多见的是分称“华”和“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

  • 佚名
    2024-05-30 08:00:00

    这是中华田园猫么? 怎么看出来的呢?

    这是中华田园猫,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没有任何纯种猫的特征。

  • 佚名
    2024-05-30 08:00:00

    飞来峰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在浙江杭州灵隐寺的旁边,有一座奇怪的小山,整座山象是一块最精致的雕花古玩一样,到处缠满了藤萝,到处是忽明忽暗、互相通连的洞窟。山上的岩石形状奇怪,有的象猿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