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苏东坡和惠州西湖的关系?

苏轼喜爱游览西湖。东坡到惠不久,即被幽深、曲折、秀丽的西湖所倾倒,不仅常在白天游览,而且连夜里也在游览,甚至通宵达旦。他说:“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此处即惠州西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甚至再贬海南后,仍念念不忘西湖,曾说:“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

苏轼最早品题惠州西湖。东坡在绍圣二年(1095年)九月写的《江月五首》了。该诗不但描写了凉天佳月下的西湖美景,而且还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因此说:“此为题品惠湖风景之始。”

苏轼曾为惠州助筑堤桥。为了解决西湖两岸的交通往来,东坡倡议在西村与西山之间筑堤建桥。他带头“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妇史氏捐出“黄金钱数千助施”。工程由栖禅院僧希固主持,先“筑进两岸”为堤,再用“坚若铁石”的石盐木在堤上建桥,取名西新桥。绍圣三年(1096年)六月,堤桥落成,东坡写诗描述了营造过程,还与百姓共同庆祝:“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后人为了纪念东坡的功绩,命名为苏公堤,简称苏堤。于是才有了西湖八景之一的“苏堤玩月”。可以说苏轼助筑堤桥为西湖增添了不少魅力。

苏轼最早称丰湖为西湖。到了绍圣二年(1095年)九月,东坡《赠昙秀》一诗,头一回将丰湖称作西湖。南宋后,人们逐渐普遍将丰湖称作西湖。因此,明代较早编辑《东坡寓惠集》的大学者张萱,在《惠州西湖歌》中写道:“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

西湖因苏轼而更出名。据《惠州西湖志》记载,历代文化名人与惠州有较密切关系的多达400余人,其中做过丞相的政治家有陈尧佐、留正、文天祥,著名文艺家有李商隐、杨万里、刘克庄、黄遵宪、丘逢甲等。但他们对惠州西湖的影响,实无一人能与苏东坡相比。清乾隆归善学者黄安澜在其所著的《西湖苏迹》一书中说得好:“西湖山水之美,藉(东坡)品题而愈盛。”
佚名
2024-06-04 13:53:5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16:00:06

    酒的名字 `要很好听的`跟苏东坡有关系

    苏东坡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特别是步入晚年。苏东坡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酿造技术,先后酿制出“真一酒”、“桂酒”、“蜜酒”、“松醪酒”、“天冬门酒“等十多种养生滋补...

  • 佚名
    2024-06-04 20:18:22

    苏轼与西湖的关系

    苏轼喜爱游览西湖。东坡到惠不久,即被幽深、曲折、秀丽的西湖所倾倒,不仅常在白天游览,而且连夜里也在游览,甚至通宵达旦。他说:“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此...

  • 佚名
    2024-06-04 20:48:59

    苏东坡为什么叫苏东坡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坐牢103天,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

  • 佚名
    2024-06-04 01:55:31

    东坡肘子和苏东坡有关系吗?

    东坡肘子为四川名菜,传说苏东坡喜欢吃猪肘子,并曾亲自制作,因此得名。实际上此莱起源于四十年代的成都“味之腴”餐厅,而且从此成为这个餐厅的当家名莱。当时创办这个餐...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的故事

    苏东坡曾两度在杭州做官。1、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36岁,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钱法,被贬谪黄州,后又被贬到杭州,任职通判,地位在...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苏东坡来惠州干什么

    被贬的~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苏轼的侍妾叫王朝云,苏轼为她起字“子霞”比苏轼小二十六岁。苏轼最困顿时,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王朝云却一直陪伴其左右。...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有关惠州西湖的历史、景点、问题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区内,原名丰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苏东坡东湖植柳的故事

    相传周文王元年,有凤凰从东而至,饮水于此,被人们视为祥瑞之兆,因此得名“饮凤池”。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特别喜爱饮凤池,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苏东坡是怎么把西湖底下的淤泥挖出来的?

    罱泥法,即在鱼池中放人一小船,人站在船头,根据塘泥软硬厚薄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罱泥的工具罱取。罱泥夹子状似挖土机的抓斗,比如今的淘蛤夹子(耙子)要大得多,重得多...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苏东坡和苏轼是一个人

    同一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