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的是谁写的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一古人留下的经典格言,一直为广大土地管理工作者所广泛引用,几至成为人们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座右铭。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引用此语时,均认为是清代乾隆朝进士翟灏提出的。笔者也曾使用这种说法,并在不同的语言场合中多次看到了这种引法。
  近来,笔者在阅读古代诗文中,发现此语,并非出于清代学者翟灏,而是源自宋代叶适的《留耕堂记》。
  叶适,生于1150年,卒于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宋孝宗淳熙四年中进士,后被诬陷夺官,从此闭门著述,著有《水心先生文集》。《留耕堂记》便是《水心先生文集》中的一篇记事散文,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便是《留耕堂记》的开篇语。
  《留耕堂记》记的是一位叫葛自得的人根据当时民间传诵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两句民谚,将自己的宅第取名为“留耕堂”,其意,一是对这句具有重要训诲作用的格言的推重,一是借以教导子孙后代珍惜土地,勤恳躬耕,节俭务家,自食其力。
  叶适在《留耕堂记》中讲到,这两句民间谚语,还是在他孩提时,就在其家乡到处传诵。后来他长大了,到外边读书、应试,以至做了官,到了很多地方,人们都能熟记这两句谚语,并以此互相告诫。特别是当他看到葛自得以这两句谚语中的“留”字和“耕”字来为自己的宅第命名的时候,不仅深受感动,而且大有所悟,于是,便作《留耕堂记》一文,以记述自己对这句久铭心中的谚语的理解。文章虽只有450字,但文字隽永,布局精巧,叙述流畅,论证周致。特别是作者紧紧围绕究竟为子孙后代留什么的问题,展开了有理有据的论述。作者深刻阐述了为后代留下忠厚本分、勤劳致家的品德亦即“留心”,要比留下“谷量山积”的财富亦即“留货”更加重要的思想。尤其是文章中“广欲莫如少取,多贪莫如寡愿,有得莫如无争”等佳句,不仅有着深刻的哲理,而且有着重要的警世作用。
佚名
2024-05-29 22:49:1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29 09:25:0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作者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一古人留下的经典格言,一直为广大土地管理工作者所广泛引用,几至成为人们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座右铭。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

  • 佚名
    2024-05-29 19:04:25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出自哪首诗

    出自《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一种民间谚语集,其中的内容大致能反映中国古代的百姓生活心理,像儒家学说、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的内容在里边均有体现,如息事宁人,多一...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长期寄存行李的地方?

    我存过,长期寄存行李的,大众迷你仓,在北上广深有服务设施,一两个箱子或者一车箱子的行李都存得下,随便存多久,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标准条幅应留的边尺寸是多少

    距离边缘只要能一定的距离就行了,不要太靠边,只要看上去美观即可。 这个是没有标准的。一般条幅的尺寸宽度有 50 70 90 常用的,超宽幅150的也有。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孔子的儿子孙子是谁

    儿子孔鲤,孙子孔伋。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屯留是神恶名地方呢,在哪

    屯留是长治市的一个县,那有个后羿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林地和耕地,如何界定?比如苹果园,算林地还是耕地?

    苹果园不属于林地,也不属于耕地,而属于园地。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在0.5以上的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以上的...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写农耕文化的诗词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佚名
    2024-05-29 08:00:00

    濮存昕是与谁姓?

    大家都知道,濮存昕的父亲名字叫苏民,他是名演员宋丹丹、王姬、何冰等的老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父子不一个姓呢?  据苏民在《艺术人生》中的解释,原来他名叫濮思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