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万法皆是空,诸事竟有因;吾等本清明,惟由业力障;遇事求诸己,方寸犹日月,什么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肉身是幻,就是说我们的肉身是幻影,是假的,今天有肉身能吃,能喝,能穿等等,等到死了,这个肉身就没有了,是不是和幻影一样? 佛法讲,身如幻影,肉身是幻,肉体的法是无性的,我们这个肉体的法,即法身,是无性的,因为肉身是受灵魂控制的,灵魂可以让肉体难过,可以让肉体痛,所以肉体是没有控制力的,没有性的。肉身是幻,是无性的,当因缘结束了,这个肉身也就结束了,什么缘分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恐惧呢?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和无 ,有的东西可以说成无,无的东西又是有,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暂时的东西不要把它看成永久的,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把任何事情看成会动的,会变的,这样才不会执着,要用开悟的思维,去看人间才能看见自己的佛性,师父常给你们讲要看破红尘,但是不要丢掉红尘。
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佛性,是修佛加上学佛,你们要好好修,要如饥似渴的修,许多人在修心时,行的是善事,修的是人天福报。现在教你们要做功德,功德是只有见证了佛性,只有看见了你的佛性所做的一切,那才叫功德。凡是从本性,良心中出来的东西都是功德。真正的功德是没有污染的。比如今天去帮一个人,要做真正的功德,要没有一点点的污染,不要想会得到什么回报,如果帮助人家带有任何的想法,看法,或者有所求,那就是没功德,要记住一定要纯洁。
做善事修人天福报也是好的,一个人能做善事,有人天福报是接触佛性,看见佛性的开始,当你刚刚开始做善事,做好事时,就算是想得到人天福报,实际上你以开始接触佛法了,因为善良的人才会做好事,良心不善的人连好事善事都不会去做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是没有善性良心的人,他们是不会做好事的。
作为弟子先要有悟性,如果没有悟性,就不能看见佛性,有了悟性才能看见佛性,才能见证佛性,才能应用佛性,作为一个弟子最基本的要有悟性。弟子如果有了师父的加持,在人间的福分,会增长的很快,在人间的利益,会增长的很快,但是师父给你们加持是要你们生出智慧,智慧是悟出来的,不修佛,不修法,不修心,是永远没有智慧的。人有劣根性,当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时,脑子里就会有一个自然屏障,会把人家的观点推出去,不接受人家的意见,而这个屏障是孽障所为。当一个人不能接受人家意见时,他的悟性是最低点,就是没开悟,师父加持你们是要你们长智慧,不是让你们长一点福分。师父给你们加持和佛菩萨给你们加持是一样的,你们看见的是师父的肉身给你们加持,但是你们要能感受到佛性在师父和你的身上的感应,只有深信,才能加持。而佛菩萨给你们的加持,是无形无相的,加持在脑子里(意识),如果不能感受到,就是没有悟性,佛菩萨给你们加持,你们不能感受就不能接受加持。师父给你们加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治病,去灾。
修行人,怕死亡之外,还最怕魔,修行到一半,魔障来了,怕的要死呀,魔是专门来给你捣乱的,修行中碰到魔,要“不倾动故”,佛法上讲叫如如不动,不论碰到什么事情都不动摇,不灰心。要明白空性的道理,因为魔是没有性的,就是没有佛性,没有本性的,他是空性的,所以不要怕魔,魔是空的,是无性的。只有灵魂是有性的。在心中要有如如不动的道场,就是空的,如果在你心中,什么事情都能如如不动,觉得是物空,实际上就是在你的心中有一个道场,道场就是一个很好的空间,是一个很干净的地方,魔就没有立足之地,你是如如不动的。在每个人心中要有一个道场,这个道场是佛的道场,你说魔还能进来吗?如果自己的道场守不住,就会有魔来侵袭,自己正气浩然,怎么会有魔来。
佚名
2024-06-16 18:56:2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23:52:22

    诸葛亮的故事名字

    展开全部【诸葛亮事迹】一,佤族归顺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

  • 佚名
    2024-06-16 15:12:56

    有人说周瑜军事能力完爆诸葛亮,是不是吹子

    按三国演义当然是诸葛神算举世无双了。但史书当中诸葛强在内政,军事上只能说不弱。赤壁火攻是周瑜的功劳,后来刘备入蜀后的军师是以法正为主,并不是诸葛亮。要说完爆,到...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黄历上的“宜诸事不宜”是什么意思?

    日历上的“诸事不宜”有几种情况: 1.“宜:诸事不宜” 是指这一天没有特别合适做的事。不吉不凶。平。 2.“忌:诸事不宜” 是指这一天做事犯忌。凶。 所谓“诸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有关诸葛亮的三个故事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诸葛武候巧连神术是不由己什么意思

    诸葛亮装神弄鬼也是不得已为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诸葛亮的英雄事迹

    额,诸葛亮的生平被人用一副对联概括的颇为精妙。具体如下,我觉得很适合你的作文大计。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还是“日清,日慎,日勤”

    是曰(yuē)清、曰慎、曰勤。不是日(rì)清,日慎,日勤。原句出自于南宋吕本中的《官箴》。原文: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爱国的诸葛亮的事迹

    三顾茅庐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岁寒人事空惆怅,明月清风兴自赊什么意

    “岁寒人事空惆怅,明月清风兴自赊”是“天气寒冷,人事不顺惆怅一阵有什么用?还是乘着明月秋风自己寻找一些乐趣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