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相声界侯马常刘指的是哪几位

相声界侯马常刘分别指的是:侯宝林、马三立、常连安、刘宝瑞。

  1、侯宝林
  侯宝林( 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全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
  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葆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抗日战争期间,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声名大震。而且,他一改当时相声粗俗的风气,以高雅的情趣与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立志相声改革,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贯道》等。侯宝林晚年,侯宝林主要从事曲艺理论研究。与人合著有《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相声集有《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再生集》、《侯宝林相声选》等,其中收录了诸如《戏剧杂谈》、《夜行记》、《关公战秦琼》等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另外,他还主演过《游园惊梦》、《笑》等喜剧电影。
  侯宝林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7岁。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也因此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与喜爱。

  2、马三立
  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回族,中国相声第五代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大师。出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从小生活在天津,直至去世。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其师承周德山,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主要有《吃元宵》、《相面》、《卖五器》、《开粥厂》等。他创作、改编并演出新的相声节目六七十个,包括《买猴》、《偏方治病》等。多年来他培养了阎笑儒、班德贵、连笑昆、方笑天、常宝华、高笑林等众多相声演员。2003年因病在天津辞世,享年90岁。

  3、常连安
  常连安先生是老一辈相声演员。他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原籍北京,满族正白旗人。师从焦德海。原名常安,北京人,满族。七岁丧父。八岁时曾赴东北,在那里学京剧,唱黑头,兼演老生,艺名小鑫奎。十四岁进北京富连成班学京剧老生三年,与马连良、于连泉等同科,萧长华在其本名常安中加一连安,取艺名常连安。后因嗓子“倒仓”(青春发育期嗓音变低哑)无法唱戏回家。十九岁学变戏法,曾到张家口卖艺,在张家口,长子出生,因当地出蘑菇,取名小蘑菇。民国十二年(1923)张家口闹水灾,卖艺收入微薄,便携妻儿到天津,在三不管搭变戏法的万傻子(万子信之父)班,于明地演出相声。小蘑菇拜相声名家张寿臣为师,取名常宝堃。民国二十二年常连安被张寿臣代收为师弟,正式改行说相声。小蘑菇出师后,与常连安合说相声,子逗父捧。民国二十四年起小蘑菇改由赵佩茹捧哏后,常连安便改为给二儿子二蘑菇常宝霖捧哏。父子们的相声在天津、北京演出和由电台播放,名声很大。民国二十七年,常连安在北京西单商场创办了启明茶社(其班社名为长春社),开始时白天是相声大会,晚上是杂耍,后日夜以相声大会形式演出。演员阵容强大,参加过启明茶社演出的曲艺名家有张寿臣、侯一尘、赵霭如、刘德智、于俊波、华子元、吉坪三、郭荣启、刘宝瑞、张杰尧、常宝堃、常宝霖、赵佩茹、孙玉奎、荷花女、白全福、王长友、王世臣、罗荣寿等。每到茶社纪念日,还特演大型化装相声《福寿全》。该社还排演过《法门寺》、《连环套》等滑稽剧目。

  4、刘宝瑞
  刘宝瑞(1915年-1968年10月6日),北京人,中国相声第六代演员,师从张寿臣。
  刘宝瑞的相声作品借鉴吸收了独角戏、评话、电影、戏剧等姐妹艺术的优点,大胆革新创造,形成了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艺术风格。尤以单口相声见长,被誉为"单口大王"。
  刘宝瑞对新相声的创作、传统相声的挖掘整理、单口相声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佚名
2024-06-02 21:40:0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15:57:59

    在姓名学中的平仄,平指的是第几声,仄指的是第几声。

    平仄 píngzè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

  • 佚名
    2024-06-02 13:50:58

    推荐几个马三立 刘宝瑞好听的相声啊

    马三立经典相声有:《逗你玩儿》《说瞎话》《老头醉酒》《追》《汽车喇叭声》《查卫生》《相声的魅力》《秘方》《吃饺子》《马虎人》《八十一层楼》《写对子》《开会迷》《...

  • 佚名
    2024-06-02 01:10:56

    马三立相声

    马三立相声主要有 : 《逗你玩》《说瞎话》《老头醉酒》《追》《汽车喇叭声》《查卫生》《相声的魅力》《秘方》《吃饺子》《马虎人》《八十一层楼》《写对子》《...

  • 佚名
    2024-06-02 07:08:49

    书法界的二王是指哪两位???

    王羲之 (303?—361?)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

  • 佚名
    2024-06-02 03:58:12

    平与仄是指几声啊?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

  • 佚名
    2024-06-02 02:35:46

    相声界祖师爷马三立的徒弟有哪些

    马三立 (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中国已故相声泰斗,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他的徒弟有: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班德贵、连笑昆、常...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相声界辈分排名

    现在相声界共分九代,现在辈分最高的是马志明,第一代是张三禄,郭德纲是第八代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相声界的师承关系,相声排辈(德、宝、文什么的),矛盾(京派、津派,郭德刚,侯派、马季,等等)。

    一个是辈分关系,另一个是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没有关系都。马派相声,杨家相声,常家相声都是家传的。你说的那几个貌似都没这么论的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相声界的辈分是怎样排的?

    1·相声演员辈份总谱 http:///asp/upload/newsimg/96364.gif 2·相声演员谱系 (上) http:///asp/html/...

  • 佚名
    2024-06-02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