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百家姓中有“龙”这个姓吗?若有,排第几位?第一个姓龙的人叫什么名字?

龙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256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第一个姓龙的人也就是龙姓的得姓始祖叫刘累。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刚生下来时手上就有纹样,便取名刘累。刘累长大后,跟随董父学习养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刘累许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家眷逃到了鲁阳。因他被孔甲封为“御龙氏”,后人有以龙为氏者,刘累则被尊为龙姓始祖。附:龙姓其他资料:
一、姓氏源流
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2、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3、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武陵、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4、出自古代神话传说,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5、出自西汉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为氏。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数民族有龙姓:
① 据《北史》所载,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其君王皆为龙氏。② 小数民族中有龙姓。在我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二、迁徙分布
传说时代的龙姓发源地为河南、山西、湖北。由于龙姓支派较多,故而分布较广,这一特点使得龙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扩展繁衍开来。约在汉代,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属四川)有龙姓迁入者,后又南迁至贵州,形成四大姓氏(龙、傅、尹、董)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南迁,促使了南方龙姓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次迁徙也为后来江南龙姓发展势头盛于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北史》所载:“且弥王、焉耆国王皆龙姓。焉耆国为西域小国,龙会当政时,曾击败龟兹王,一时葱岭以东,皆率服,其子龙熙在位时,投降后凉,遣子入侍,渐与汉族相融。唐宋时期,八番中的龙番,酋长皆龙姓,后分为大龙番、小龙番安抚司,养龙坑、谷龙、上龙长官司,安龙土千户。宋元时期,龙姓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促使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明清时期,上述“龙番”各分支发展成为“龙家”,渐与汉、布依、水、苗各族相融。从龙姓历史演进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即体现着北方龙姓与南方各族相融,又体现着少数民族龙姓与汉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这一步步的相融中,龙姓完成了遍布华夏的历史旅程。今日龙姓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为多,四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三、历史名人
龙 子:最早见于史籍的龙姓名人,据说,这位贤人又被称为龙叔,由于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龙 且:秦末名将,官拜先锋,后封大司马。龙 勉:生于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0年),祖藉河北钜鹿,汉时官于秦,子孙定居扶风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任程邑学长。龙 述:字伯高,扶风京兆人,生西 汉元寿(公元前1年)2月15日,东汉时,初任山 都长,建武(公元49年)为零陵太守,家武陵,龙氏因以武陵郡名。龙 庚:字西仲,生唐元和(807年),开成(838年)举人,自道州出任江西庐陵吉水丞,时芝巢义举,道梗难归,父子孙曾避居永新莲塘,为永新肇基一世祖。龙 况:字景荀,生咸通(860年),龙纪元年(889年)任大理事十五评事。卒天佑13年(916年),葬盐堆岭,有诗云:“富贵千百世,居分亿万家,子孙**外,永远有声华”。生5子,皆显贵。龙 琰:字太初,北宋元符(1099年)举人,任安远尉。宋代诗人。龙 镯:宋代人,乾德年间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绘《来鹤图》颂其德。龙 燮:清代著名戏剧家,望江(今属安徽省)人。著有《琼华梦》、《芙蓉城》等,颇称于时。龙 云:云南昭通人,原在军阀唐继尧部下任军长,后归附国民党,1949年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党领导。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中央人民**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席等职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中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龙太初:宋代人,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并作《沙诗》一首,赢得王安石赞许。龙禹官:字相丞,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被封为南昌节度使。又封为湖南安抚招讨使,平定楚苗之乱。病故营中,追封为南平侯,谥忠武,并赐“湖湘世家”称号。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省)人,元代浙江儒学副提举,著有《周易传》一书。龙汝言:字锦珊,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中一甲一名(状元),历官修撰,继任内阁中书。著有《赐砚斋集》。龙许保:明代贵州人,苗族,率众起义与官军对抗十余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后遭**,被俘遇害。龙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间进士,《周易绎说》、《永怀堂诗文钞》、《明会要》等为其所著。龙汝元:字春舫?1859):清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均属北京市)人。行伍出身,曾从河南巡抚英桂**太平军,历任游击、参将。咸丰八年(1858年)升大沽协副将,助僧格林沁加强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大沽之战,他坚守北岸前炮台,手燃**,重创敌舰,卒中炮阵亡。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1814-1858):清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道光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在籍开办团练。后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经德堂诗文集》、《小学高注补正》等。龙泽厚:清末广西临桂人,字积之,光绪优贡。以知县引见,在广州从康有为学,为万木草堂学长。曾参加桂林圣学会、上海强学会、上海不缠足会、上海中国国会和自立军起义。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为参加《苏报》工作,被清**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曾主持旧金山《文兴报》。后为上海天游学院教务长。编有《南海先生上书记》。龙鸣剑:四川省荣县人。早年赴日留学,参加同盟会,后组织同志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去往叙州(今宜宾东北)的行军途中因病去世。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南)。相当于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元(今湖南省常德市西)。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西晋时移窒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武阳郡:隋代将魏州改为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唐代又改为魏州。相当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一带等县地。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武昌郡:公元221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置郡,治所在武昌。西晋时有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市县地。南阳郡: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治所在今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其后渐小,隋初度。龙述为山都长,山都是南阳郡的一个县。2、堂号
世师堂、八德堂、敦厚堂:三堂号皆源自后汉龙述,字伯高,为山都长官。马援给他侄子一封信,劝他侄子学习龙述的两句话:“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谨约节俭,廉公有威。马援称这是龙述的“八德”。皇帝知道了,提拔龙述为太守,说他“堪为世人师”。经德堂:清朝龙起端著《经德堂文集》,他的书房叫“经德堂”。此外,龙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武陵堂”、“天水堂”、“纳言堂”、“敦本堂”、“武陵堂”、“天水堂”、“忠勤堂”等。五、宗族特征
1、龙是中国人推崇倍至的神物,以龙为姓氏,亦是这一心理底蕴的表现。2、在龙姓的发展史中,更多地体现着民族相融的历史大趋势。3、龙姓字行辈份井然有序。如民国抄本《龙氏家谱》中有江苏龙姓一支字行为:“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龙姓宗祠通用对联】
〖龙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上古;望出武陵。佚名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龙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伯高敦厚;经德文章。佚名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京兆人龙述,字伯高,光武帝时任山都长,大将马援在《戒兄子书》中说:“龙伯高敦厚而周密谨慎,不妄加议论,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而有**。我很喜欢他、看重他,希望你们都向他学习。光武帝看了马援的这封信,提拔龙述任零陵太守。下联典指清代临桂人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道光年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著有《经德堂文集》。图传来鹤;梦应成龙。佚名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龙镯,字琢成,乾德年间官邠州太守,有惠政,百姓们视他如父母。一天,一群白鹤飞来,从早到晚不离开,州人绘《来鹤图》称颂其德政。下联典指唐代人龙起,相传曾在梦中乘龙腾空而起,回头见有络驼在身后。后来登第,排在他后面的人叫驼起。〖龙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日射风平第;星交龙宇长。佚名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人龙太初,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当时在座的郭功父叱责他:“相公(指王安石)面前,你怎敢自称诗人!又令他写《沙诗》。龙太初写道:“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郭功父看了很是佩服。下联典指宋代人龙澄,相传他在瀼水游玩,在水中发现一个石盒,得到玉印五牧,印上文字如星霞,旁边人个形貌怪异的人。只听那人说:“我是九天使者,这石盒、玉印是上帝的宝物,请放回原处。龙澄大惊,照他的话做了,再看,石盒已经不见了。兄弟两诗伯;父子三画家。佚名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龙襄,龙膺兄弟二人,均善诗赋,有《九芝集选》。龙襄、龙膺,武陵人。龙膺官太常侍卿。下联典指宋代龙章及其子龙显、龙渊,父子三人均善画虎。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龙章栎阳人。画虎“命笔成于一挥,识者惊赏之”。相传,他平生所画,止有六虎。其二子皆有父风。反帝反封建;新年新国家。龙生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龙生撰书春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龙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龙女得柳生偕老;贤人以孟氏始传。佚名撰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李朝威传奇小说《柳毅传》中人物洞庭龙女,遭夫家虐待,书生柳毅帮她脱离苦难,几经波折,终成夫妇。下联典指古代传说中的贤人龙子,据说孟子曾见过他,并向滕文公说起过。在昔曾绵科甲第;中兴复振博师家。...
佚名
2024-06-12 13:44:3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2 16:23:43

    百家姓中”张"姓排名第几位

    第24个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云...

  • 佚名
    2024-06-12 08:57:19

    百家姓 董 姓排第几?前一百有吗

    董 姓第127位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戚 谢 邹 喻 柏 水 ...

  • 佚名
    2024-06-12 09:21:34

    百家姓中戴排第几位

    戴姓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100个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0.39%,即每1万人中,有39个姓戴的,相信超过500万人,居全国54位,尤以江苏、浙江两省为最多,约占戴...

  • 佚名
    2024-06-12 16:46:56

    百家姓中吕排第几位??

    吕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22姓,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47姓,在2008年统计公布列为第43姓,共有570多万人。

  • 佚名
    2024-06-12 08:00:00

    百家姓到底有几个姓,谢排第几位

    《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谢为三十四。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

  • 佚名
    2024-06-12 08:00:00

    米这个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你好。米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9位,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米姓人口在全国有三十六万,目前米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一百名。

  • 佚名
    2024-06-12 08:00:00

    百家姓排行中奉姓排第几位?

    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八十三位,以武陵为郡望。当代奉氏有汉族、瑶族、苗族...

  • 佚名
    2024-06-12 08:00:00

    百家姓排行中施姓排第几位?

    施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23姓,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第105姓,2008年公布为第97.姓,210多万人。

  • 佚名
    2024-06-12 08:00:00

    百家姓中“柏”字排第几位?

    “柏”字排第三十七位。下附上百家姓全文,“柏”字在第二排倒数第四个。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何 吕 施 张...

  • 佚名
    2024-06-12 08:00:00

    百家姓中喻姓排位第几

    百家姓排名:36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戚 谢 邹 喻 柏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