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我们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曾云:“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解释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楚汉战争时期,娄敬能言善辩,心思缜密,为刘邦出了不少力。在刘邦夺得江山后,与朝臣们商议建都大事,大臣们多是东方人,都建议刘邦建都洛阳,只有娄敬力排众议,建议刘邦要以江山为重,应建都长安,以扼天下形势之咽喉,刘邦知道娄敬所言正确,便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决定建都长安,而且还要赏赐一片公心的娄敬。当刘邦笑着问娄敬想要什么赐物时,娄敬曰:“臣欲刘姓。”刘邦龙颜大悦,特赐娄敬改姓刘,改名刘敬,刘敬亦大喜。 姓氏是人的血统渊源的标志,中国漫长的封建宗法制传统,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的血统特别看重,上边的故事中娄敬宁可不要千金赐物,也要一个皇室姓氏,也说明了娄敬把姓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么姓氏,是从何而来呢?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自黄帝时期便有了姓氏的记载。而研究姓氏学问的著作也很多,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姓氏的来源归纳了三十二类之众。姓名由两部分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姓有单姓、复姓之分;名则为一字或两字即可。姓一般随父,名则可任意取。人一出生就取名,然后将其姓名注册在户籍上,如同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顺理成章,成为“例行公事”。 然而,在古代的中国,这个简单的姓名就复杂多了,严肃多了,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与社会的等级结构紧密关联,突出地表现着门第观念、宗法观念。姓不能随意姓,名也不能随意取。甚至出现了“有姓有名”,“有氏有名”,“有名无氏”,“无姓有名”,“有姓无名”,“数字为名”的奇怪的现象。古代,姓是一种族号。它是血统的标志,家族的徽章。有姓的人,都是贵族。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有关。古代的氏族部落都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这些氏族认为自己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于是就崇拜它,这就是“图腾”。图腾,就是这个氏族的姓。如:熊、马、牛、龙、梅、林等等。因此说,姓是全族共有的符号标志,也是全家族的族号。如周代初期分封诸侯时,那些诸侯国君,大部分都姓姬。不是姬姓家族的人,根本不许姓姬。周礼还规定,“同姓不通婚”。 因此说,当时的“姓”用于“别婚姻”。 氏是姓的分支。氏和姓有着严格区别。氏是怎样产生的呢? 随着同姓贵族后世子孙的繁衍,居住地区也日益分散,同姓的氏族便出现了不同的分支,于是每个分支又各有称号做标志,这个分支的称号就是“氏”。如,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后来姬姓下面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这个“氏”“别贵贱”。贵者,有氏有名。贱者,有名无氏。 因为贵贱之势变幻无定,所以,“氏”是可变的,而且变化很大。如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原来以“伍”为氏,但他在吴国被杀之后,他的儿子逃到了齐国,由贵到贱,改为“王孙”氏了。氏因变化频繁,其来源也就复杂了。以官名为氏:史、司马、司空、司徒……以先人别号为氏:唐、夏、殷……以封地为氏:鲁、宋、卫……以先人谥号为氏:庄、武、穆、宣……以居住地名为氏:郭、池……以从事职业为氏:陶、屠、巫、卜…… 这许许多多的“氏”,发展到后来,实际上也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姓”了。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者居多。以商鞅为例,曾称其为“公孙鞅”、“卫鞅”、“商鞅”。 “公孙鞅”:因其祖有公爵,以“公孙”为氏。 “卫鞅”:他原为卫国人,入秦之后以国名为氏。 “商鞅”:他因助秦孝公变法,被封于商邑,又以商为氏。 周代女子多称姓,不称氏。以晋公子重耳娶三个妻子为例: 娶齐女,称“姜”氏,娶秦女,称“怀嬴”,娶狄女,称“季隗”。这里的“姜”、“嬴”、“隗”都是姓。之所以不称氏,是因“同姓不通婚”。男子的姓不辨自明,而娶妇必辨其姓。到了汉代,姓氏逐渐合一,任何人都可以有姓,姓也就没有了贵贱之分。 古代不论按分封、按宗法、按贵贱,有姓的人,都有名,有氏的人,也有名。而普通平民是“有名无姓”的。例如,先秦的“庖丁”、“鲁班”、“优孟”等人都是平民百姓,因此,他们只有名。如:“庖丁”,“庖”是他的职业,厨师;名“丁”,即“叫作‘丁’的厨师”。“鲁班”,“鲁”是所在国名,名“班”,即“名为‘班’的鲁国人”。“优孟”,“优”是演员,“孟”是名字,即“名为孟的演员”。 除姓名之外,古人还常常有“字”和“号”。先秦时期,名与字连着称呼时,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如孔子的父亲,人称叔梁纥,其实他既不姓叔,也不姓梁。他确实姓孔,名纥,字叔梁。 此外,名与字在称呼时,还能体现出尊卑、长幼的区别。“称人以字,自称以名”是谦称的规范。即,称长者、尊者只能称字,不能称名;称卑者、幼者或自称可称名。 中国历史上,取名还有一个特例:元朝规定,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这样一来,许多平民,特别是穷苦百姓只好以数字作为自己存在的符号了。如: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他就原名为“重八”,其父为“五四”;名将汤和的曾祖叫“五一”,祖父叫“方一”,父亲叫“七一”。在名字上的等级何其森严! 然而,当元朝衰败,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的时候,那些成千上万没有名字的“无名氏”,则成了元朝统治者的掘墓人! 中国人的姓名,变迁到今天的样子,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佚名
2024-06-04 13:20:4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07:38:22

    姓郎的这个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郎(Láng)姓源出有三: 出自姬姓 为春秋时鲁国大夫、鲁懿公的孙子费伯之后,以地为氏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春秋初年,鲁懿公的孙子费伯在鲁国为大夫,私自...

  • 佚名
    2024-06-04 15:57:20

    “陆”这个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陆姓的由来 陆姓出处繁多 人材辈出江浙   陆氏的源自虞舜,《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

  • 佚名
    2024-06-04 06:31:03

    衡姓氏是怎么来的?

    衡姓源流有三个,一是出自伊姓,以官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三是出自改姓,以地名为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汝南县和山西省代县等地,历史名...

  • 佚名
    2024-06-04 05:13:39

    姓氏万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

  • 佚名
    2024-06-04 14:39:28

    娄的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一、源于姒姓,是古代帝王颛大禹之后。大禹之后姒仲和、姒仲礼兄弟俩避祸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牧牛为生,因此改姓为娄氏。“娄”字古义为“系牛”,就是牧牛。二、源于...

  • 佚名
    2024-06-04 08:44:45

    秦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秦[秦、,读音作qín(ㄑㄧㄣˊ)]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七友之一的秦不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舜帝有七个...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畲族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关于畲族姓氏的由来,畲族长篇叙述歌言《高皇歌》将其附会入盘瓠传说。在闽东等畲族聚居区,由于长期民族歧视的缘故,大多数山客人已经同当地汉人一样,认为畲族姓氏源起颍...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外国人是怎么来取姓氏的?

    最后的单词是姓氏,前面的单词是名,和中国人是相反的。比如说Harry Potter ,他就姓 Potter 名Harry 。他是Potter先生,而不是Har...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韦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韦姓源出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又据《元...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人是怎么来的?我们的祖先是谁?

    现在流行2种说法 第一,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第二,人是由外星人通过基因的变种得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2种说法?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个化石 能够说明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