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隐居在上饶江西等地?

文章转摘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以洗雪国耻、恢复中原为志,可是仕途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1181年农历11月,由于受到弹劾,官职被罢,辛弃疾来到江西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现在问题来了:辛弃疾一生走过的地方颇多,应该有很多定居地可以选择,为何最终选择了上饶?

上饶,古称信州,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自古就有“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于临安,距离信州只有八百里行程,信州的交通地位十分突出。

洪迈《稼轩记》说,辛弃疾之所以择居上饶,是因为“国家行在武林,广信最密迩畿辅。东舟西车,蜂午错出,势处便近,士大夫乐寄焉。”

道路通达才四处便近。进,可以即刻入朝;退,可以归隐安居。由此看来,辛弃疾之所以选择定居信州,交通便利是他的第一考虑。

古往今来,有一个规律几乎通用:一个城市及其辖区的兴衰变幻,取决于一个至关紧要的命脉——交通。交通是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兴衰的神秘钥匙,交通发达时则发展兴盛,交通滞涩时则城乡衰败。

上饶之便利交通,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一条通京大道穿越全境。《上饶地区交通志》载:“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越裳氏三象重译来朝献白雉,洛阳至广州大道已通。自河南洛阳经安徽宿县,江苏扬州,浙江杭州、衢州、常山通今江西玉山、上饶、南昌、赣州而入广州。”

公元前11世纪,越裳氏从广州去洛阳朝贡,如何行进?完全靠11路步行是不可能的,只有走水路。融入百越的越裳氏善于操舟,由广州行至江西界再无水路可通,只能弃舟登岸,翻越庾山梅岭。过岭之后,循赣江水路通鄱阳湖,逆信江而上,过贵溪、弋阳、信州(上饶)、抵达玉山。再弃舟登岸,陆行过岭进浙江常山,换舟由钱塘江水系到达杭州,此后扬州、宿县、洛阳皆有水路可通。

这就是古代最早的“京广线”,上饶也成为当时“京广线”上的重要枢纽之一。

此后,以这条“通京大道”为依托,江南交通状况历朝历代都有新的开拓。到了唐代,这条路线图都基本没有改变。

长久以来,这条古道都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官商大道,担负着繁忙的漕运、驿运、商运和军运重任。悠悠千载,但见(信)江(鄱阳)湖水面舟楫连樯,玉(山)常(山)道上一片繁忙。通京大道的开通,让上饶这块土地快速苏醒,接受并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充分融合。

依托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北宋后期与南宋初年,上饶成了南迁的大族与朝廷赋闲的士大夫集聚之地。《稼轩记》中说“(当时)环城中外,买者且百数。其局不能宽,亦曰避燥湿寒暑而已耳。”

辛弃疾也钟情于上饶这一方水土,斥资在信州带湖兴建新居,取名“稼轩”。

淳熙九年(1182年)春,带湖新居初成,辛弃疾作《水调歌头·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也罢也罢,既然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如结盟鸥鹭,相伴山水,过一段惬意舒适的田园生活。辛弃疾22岁时南归,在南宋生活了45年,前18年随任而居,后27年基本都居住在上饶。

大美上饶,给词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雍正年间的《江西通志》引宋释觉范《信州天宁寺碑记》:“江南山水冠天下,而上饶冠江南。鹅湖、博山、龟峰、怀玉,号称形胜,而灵山尤胜绝。”

游走于信州的美丽山水之间,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远离了世俗的纷扰猜忌,再多的怅惘与苦闷,无奈与不甘,在这一地,在这一刻,都放下了。在这片安宁的土地上,在恬淡的田园生活中,词人与自然同行,与风月同醉,小写下大量不朽的词作……

感谢信州,感谢带湖和瓢泉,留住了辛弃疾,也涵养了那么多“大格局”之外“小清新”的词。那些郁闷中的释放、行走中的情思、豪放中的妩媚,带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稼轩居士”。

佚名
2024-06-01 18:26:5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12:05:26

    辛弃疾被称为什么

    辛弃疾稼轩居士,辛幼安。他与苏东坡齐名,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因为李清照叫...

  • 佚名
    2024-06-01 17:14:41

    辛弃疾的名词

    这是我觉得比较好的,不是随便在哪复制的充数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

  • 佚名
    2024-06-01 15:30:16

    辛弃疾的词名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

  • 佚名
    2024-06-01 20:09:42

    辛弃疾的词(1首)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

  • 佚名
    2024-06-01 06:00:55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清平乐·村居  茅...

  • 佚名
    2024-06-01 03:18:29

    辛弃疾的词牌名

    你看看这些呢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

  • 佚名
    2024-06-01 11:28:21

    辛弃疾的词牌名

    西江月永遇乐水龙吟破阵子菩萨蛮清平乐

  • 佚名
    2024-06-01 16:59:27

    辛弃疾代表作 (名)

    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辛弃疾为什么称为稼轩居士

    辛弃疾晚年的故居遗址,位于上分公路铅山县稼轩乡瓜山山麓,故称为称为稼轩居士。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山...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辛弃疾的词有什么特点

    辛弃疾的词的特点如下:1、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