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诸往镇的村庄来历

东诸往 明洪武年间,隋姓由莱阳县曲坊迁此立村。因村前有一官道,来往人较多,取名诸往。后因村西建西诸往,而更今名。
西诸往 清初,王姓由姚家埠、刘姓由绕涧迁此立村,因位于诸往村西而得名。清末,郭、隋姓迁入。
大院 明初,朱、纪姓居此建村(后迁走),因村旁古寺院得名。万历年间,陈姓由栖霞县陈家疃迁此。清嘉庆年间,李姓由大崮头迁入。道光年间,王、彭姓先后由沟西、栖霞县沙河埠迁入。
凤凰台 清乾隆年间,姜姓由姜格庄迁此立村,因此处地形似龙戏水,故取名罩龙头。清末,王姓由申家迁入。1956年更今名。
九龙圈 清康熙年间,刘姓由黄格庄迁此立村,因村周围有九条山岭环绕而取名。
王家疃 明万历年间,杜姓从牟平县东关迁此立村杜家庄。后王姓迁此落居,人口发展快,故更今名。
冷格庄 明洪武年间,赵姓由云南迁此建村赵家庄(后迁走)。冷姓从云南迁此,更名冷格庄。崇祯年间,冷姓迁走,李姓由大崮头迁此落居,袭原名。清乾隆年间,姜、孟姓先后由涝口、莱阳县迁入。道光年间,滕、栾姓由地口、后庄迁入,后杜、孙姓由王家疃、育黎迁入。
安夼 清顺治四年,郑姓从由古迁来建村安夼,取安居山夼之意。道光八年,王姓由孙家夼迁入。
泊子庄 清乾隆年间,郑姓从由古迁此平泊处建村,故名。
唐家 明万历年间,唐姓由福山县陌唐迁此立村,
许家 明洪武八年,许姓由安徽临淮县西沟村迁此立村,初名里仁,后更今名。清嘉庆年间,隋姓由东诸往迁入。
口子 明嘉靖四十三年,宫文彦由枣林迁此立村。因村西有一山口,当时为交通要道,故以此取名。清道光年间,姜、周姓先后由牟平县长治、海阳县周家沟迁入。后又有钟、鲁、孙姓迁入。
崖后 清顺治十六年,姚姓由文登县姚山头迁此处山崖之后定居立村,故名。乾隆年间,潘、宫、曲姓先后由战场泊、枣林、高陵迁入。道光年间,孙、郭姓先后由北寨、北勇家迁入。
李格庄 明洪武年间,李姓从云南迁此立村,明末迁走,郑姓从由古迁此。清初,于、史姓由流水头、史家迁入,袭原名。
流水头 明万历年间,于姓由司马庄迁此建村,取名长前。清乾隆年间,郑姓从由古迁入,更今名。
沟留家 明末,刘姓由四川迁来,落居山沟处称沟刘家。清初,郑、隋姓先后由东横道口、由古、野房迁此。清中期,刘姓迁走,更今名。
姜格庄 明洪武元年,曾姓(后改为尹姓)、荆姓居此。洪武八年,姜姓由峒岭迁此立村姜格庄。清乾隆年间,李、许、傅、柳姓先后由蓬莱县八角山后、许家、福山县傅家疃、柳家迁入。后又有王、宋、刘、孙姓迁入。
王家庄 清康熙年间,王姓由海阳县嘴子后迁此立村。民国时期,韩、张、孙、刘姓迁入。
岳家 明崇祯年间,岳姓从荣成县迁此立村。清末,李、宫、王等姓迁入。
上石硼 明崇祯年间,王姓由海阳县嘴子后迁此立村,因周围多石硼而得名石硼。清康熙年间更今名。
下石硼 清康熙年间,王史观由莱阳县岘子湾迁此立村,因位于上石硼之下,故名。
西尚山 明万历四十三年,王篙由海阳县二王家迁来立村王家庄,1955年更今名。
中尚山 清乾隆年间,刘姓从黄格庄迁此立村刘家庄。1955年,更今名。
东尚山 北宋末年,刘姓居此立村,因位于尚山脚下而得名尚山。明成化年间,刘文胜从莱阳县贤友村迁此定居。1955年更今名。
大龙口 明嘉靖二年,宫姓由海阳县齐山迁此定居,后王、宫姓相继由海阳县嘴子后、青山迁此,以村旁地形取名卧龙村。清初,乔、鲁姓分别由井乔家、莱阳县朱柳迁入。1955年,为行政管理方便,而更今名。
二龙口 明嘉靖二十五年,孙姓由海阳县大夫疃迁此定居,以地势似二龙之首取名。清顺治年间,刘、宫姓由南寨、青山迁入。
西辛庄头 明正德八年,赵京春、赵京贵由西泓赵家迁此定居立村,取名新庄头,后更为辛庄头。万历年间,苑姓从招远迁入,再更
东辛庄头 明万历年间,李姓由大崮头迁辛庄头村东定居立村,故名。清末,刘姓由扫帚涧迁入。
沟西 明崇祯年间,隋姓由东诸往迁山沟西侧立村,故称沟西。清末,陈、张姓由大院、育黎迁入,后有王、赵姓由姚家埠、辛庄头迁入。
野房 明万历三十八年,隋姓由海阳县行村迁此立村,因此地原有看山草屋,人称野房而得名。
绕涧 明万历十年,刘姓由黄格庄迁此立村,因小河绕村而得名。清末,丁姓由海阳县南马格庄迁入。
青石楼 明洪武年间,魏姓由莱阳县闫家泊迁此立村,取名黄花楼。崇祯年间,于姓由铁山来居。清康熙五十九年,钟姓由东夼来居,更今名。
扫帚涧 明天顺年间,宋姓由文登县九顶埠迁此立村,因山涧长有灌木扫帚条子而得名。清康熙年间,朱、徐姓由草埠、海阳县盘石店迁入。乾隆年间,王、高、刘姓先后由姚家埠、海阳县矮槐树、中尚山迁入。
招民庄 明成化年间,隋天爵、隋天胜由海阳县行村迁此立村招民庄,取兴旺发达之意。清康熙年间,王、许姓由牟平县石埠、许家迁入。
泊子 清康熙年间,肖、宋、刘姓先后从小云南、莱阳县大明村、段家迁此立村。因位于平原泊地,故名。嘉庆年间,于、李姓分别由黑影(今名光明)、城阴迁入。光绪年间,戴姓由邓家来居。
田家庄 清康熙十九年,田姓由平度县迁此立村田家,后王姓由姚家埠迁入。1980年更今名。
光明 清乾隆四十五年,于姓从铁山迁此定居。后有葛、杨、刘、许等姓迁入,因位于山夼深处,太阳照射时间短而俗称黑影。1957年更今名。
姚家埠 明永乐年间,姚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位于河旁而取名。万历年间,王姓由莱阳县岘子湾迁此定居,姚姓迁走。清初,丛姓由桑行埠迁入。
孙家夼 清顺治年间,于姓由司马庄迁此立村(前有孙姓居此称孙家夼),袭原名。康熙年间,王姓由垛疃迁入。
于家圈 清康熙年间,于姓从流水头迁罗山之后建村罗山后,清末更今名。
燕山泊 明崇祯六年,王姓由垛疃迁燕山前平泊地立村,故名。
后店 明初,赵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位于神童庙之后并有开店的,故名。万历年间,战姓由战家夼迁此,后两姓迁走。清康熙年间,王姓由孙家夼迁此定居,袭原称。
神童庙 境内古老村庄之一,唐代,沈、童姓土著老民建村,后二姓渐泯。明万历年间,张姓由莱阳县苍山迁此定居,因此处有神童庙而得名。清初,董、吕姓由海阳县大柴和刘格庄迁入。嘉庆年间,许、姜姓由许家、海阳县黑崮迁入。
后庄 明代前,兰姓居此,明宣德年间迁贾家庄(今名兰家)。王宣由垛疃迁此立村,因汉代此地曾开矿采铁, 故取名矿合庄。清初,栾朋由马陵迁入,因居马陵村后,更名后庄。
铁山 清顺治年间,王、于姓先后由垛疃、文登县大水泊迁此立村,因村东有铁山而得名。乾隆年间,许、朱、孙、薛等姓先后由许家、扫帚涧、海阳县留格庄和河西迁入。
马陵 万历年间,孙、姜姓先后由姚家埠、峒岭迁此分别建村东马陵、西马陵。后栾姓由海阳县大栾家迁来。1956年两村合并,统称马陵。
垛疃 明天顺年间,王丛政由海阳县嘴子后迁此定居,以垛山取此名。清康熙年间,梅姓由梅家迁此,后有张、刘姓迁入。
前进 明末清初,丁、李姓先后由河东、大崮头迁此立村,因位于河之南取名河南。清末,王、姜姓由后庄、神童庙迁入。1978年更今名。
前夼 清宣统元年,李姓由河南(今名前进)析居建村。后有郑、王姓由帽张家、垛疃迁入,取名小河南。1956年更今名。
教育文化
诸往镇有乳山市第九高级中学等一批高中初中小学,无高等院校。

佚名
2024-06-09 20:06:5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07:38:16

    冯家镇的村庄历史

    冯家明洪武年间,冯姓由观上冯家迁此以姓立村。明末,宫姓由徐家村迁入。清末,杜、李二姓由牟平县杜家、临沂县迁入。现800户。北高格庄南宋祥兴元年,高仁合、高仁成由...

  • 佚名
    2024-06-09 04:44:17

    下初镇的村庄来历

    下初元至正年间,高金由海阳县徽村迁横山下定居立村。因建村较早,故名。明中期,宋姓由史家疃迁入,冯、王姓由冯家、日照县迁入。清初,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迁入。巫山南北...

  • 佚名
    2024-06-09 06:28:07

    胶南市六汪镇法家庄的来历

    据传,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韩姓从山西太原迁来立村,取名韩庄。隆庆五年(1571年),张姓从今法家庄村地理位置张家楼乡松山子迁来,后因地势不好,挪至河南...

  • 佚名
    2024-06-09 09:15:41

    枣强镇的村庄代码

    代码 @@0:~001 新华居委会 ~002 朝阳居委会 ~003 永兴居委会 ~004 世纪居委会 ~005 董子居委会 ~006 瑞祥居委会 ~201 丁家...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楼德镇的下辖村庄

    颜庄村东村 西村 南泉村 埠前村 苗庄村 辛庄村 赤坂村 寺岭村 水坡村 薛家庄村 力里村 西封家庄村 东封家庄村 东王庄村 西王庄村东城前村 西城前村 前柴城...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三庄镇的所辖村

    辖36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三庄(包括三庄南岭,分3个行政村)、上崮后(包括垛子崖)、下崮后(包括花朵子)、大沈马庄(包括拥子岸后坡、沙牛店沟、东沟、小松杆、...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武城县牛庄村历史由来

    牛庄村在中国有三处。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牛庄村有耕地1900亩,440户,1520人,曾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卫生村和区级五好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马庄村的村名由来

    清朝初期,马氏祖由本镇蔡林迁此建村,命名为马庄。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叶县 仙台镇 村庄

    柳树王、北庞庄、南庞庄,火山铺、娄庄、罗庄、小庄,崔王、后王,前王、张庄、邱庄、水平张,双庙,樊寨、耙张、峰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