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孙子兵法是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吗

是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子兵法》的影响: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奉为兵家经典。它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许多著名的军事家都对此书作过注解。自公元600多年左右,《孙子》被翻译成许多不同语言,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国。最初书版被带到日本,及后至东南亚,再至西方各国。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佚名
2024-05-31 10:10:0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05:24:41

    《孙子兵法》第一计是什么?

    【始计第一】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

  • 佚名
    2024-05-31 04:53:35

    孙子兵法,第一计是什么?

    【始计第一】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

  • 佚名
    2024-05-31 12:42:29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感想

    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在于他的“避实击虚”的观点,其军事战术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卓有成效地打击敌人。孙子强调必须在对敌情、作战地理条件等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适宜...

  • 佚名
    2024-05-31 05:09:55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它的影响远远超过军事领域,这是什么原因?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

  • 佚名
    2024-05-31 19:32:08

    求孙子兵法《......篇》的启示或孙子兵法《......篇》在商战中的应用1000字论文

    《孙子兵法》军形篇对投资的启示来源:证券时报网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行军最忌长线作战,形容这句话的一句兵法是什么??

    《孙子兵法》中所提及的是军争篇:“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孙子兵法中最毒的一计是哪一计??

    《孙子兵法》各计策如下: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孙子兵法孙武是哪里人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孙子兵法中“奇正”二字因作何解释?

    给两段理解:原文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译文统帅三军的人马,能够使它在遭到敌人的袭击...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孙子兵法注解

    《孙子兵法》一书史籍记载甚早。在先秦时期,《战国策·齐策》、《吕氏春秋·上德》、《韩非子·五蠹》等篇就对该书有所记录。最早对该书进行整理是在西汉初年《汉书·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