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尚书的名句_尚书的名句四年级

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注释】
选自《尚书· 尧典》。克:能,能够。俊:才智。德:美德,道德。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的玄孙九代。睦:和睦。平:分辨。章:彰明。百姓:百官,周朝之前普通平民有名无姓 。协:协和。万邦:众民族。
【译文】
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赏析】
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人人友爱,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盛。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试想,如果家族和睦,国家上下一致和睦,团结一心,肯定社会呈现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人人修养道德,友好相处,谦让有礼,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以仁德感化对方。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
2、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注释】
选自《尚书· 尧典》。静言:静又写作“靖”,巧言。庸:用。滔:通“慆” ,怠慢。象恭:外表好象恭敬。
【译文】
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赏析】
这句话是尧帝对公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评价。尧帝意欲选拔接班人,让大臣们推荐人选,当有人举荐共工时,尧帝发 表了如此意见,也说明尧帝审慎地选贤任能,重视德才兼备的 选拔人才态度。他的任人唯贤的思想品德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这句话为后人经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3、无稽之言勿听……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稽:考证,验证。弗询之谋:不询问众人的谋略。庸:用。
【译文】
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赏析】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根据,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参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被不实之言所蛊惑,不会因刚愎自用而决策导致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译文】
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赏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励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当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可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浪费。
5、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注释】
选自《尚书·太甲中》。惟,唯;明,目明,喻监察是非;聪,闻审谓之聪,听到的都思辨之
【译文】
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赏析】
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喻,鼓励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永不懈怠。不论是治国,还是个人 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心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善于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惰,用诚信、仁厚的美德赢得事业的成功。
6、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注释】
选自《尚书·盘庚上》。纲:网的总绳。紊:乱。若:像, 好像。
【译文】
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赏析】
这句话是盘庚责备在位的官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傲慢无礼,贪图安逸,不愿奉献。用“网”“纲”作比喻,自己为“纲”,群臣是“网”,说明主次有序,强调不能目无君令,破坏规矩。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喻,道出了主次秩序,有条不紊的深刻寓意。常用的“有条不紊”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注释】
选自《尚书·旅獒》。仞:八尺为一仞。亏:缺少。篑:盛土的竹器。
【译文】
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赏析】
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巩固政权。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如果坚持不懈,永不止步就会终有成就。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注释】
选自《尚书· 周官》。允:诚信,信实。怀:归向。
【译文】
用公正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
【赏析】
《周官》是诰令,这句话就是《周官》中的一句,号召大小官员认真工作,谨慎发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公正除去私欲,位尊不当骄傲,禄厚不当奢侈,修养恭敬勤俭美德,不可行使诈伪,此赢得人民的信任。做到这些,人民才会心悦诚服。勉励官员兢兢业业,勤劳政事,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清白不污,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

佚名
2024-06-18 02:07: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8 22:31:57

    唐朝的六部尚书各是谁,有具体名字吗?尚书令又是谁?

    唐朝200多年历史,做过六部尚书的人至少有上百个。。

  • 佚名
    2024-06-18 19:56:32

    礼部尚书叫什么司? 吏部尚书叫什么司?

    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

  • 佚名
    2024-06-18 08:41:58

    找几本书尚书 礼记 周易

    没有翻译的网上有很多。狗狗里搜索一下:http:///search?search=%E5%91%A8%E6%98%93&id=1 不过周易里一些基本常识...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关于发奋图强,崇尚高尚品德的名言警句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在百度学术(http://)输入"尚书的文学价值"就可以找到了。例如郝明朝 - 《齐鲁学刊》 - 1998"本文从《尚书》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其文本的艺术成就...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尚书的介绍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历史文献。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重别周尚书的诗意

    《重别周尚书》是南北朝庾信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写作者羁留北方时送别同僚南归,借送别友人回归故国之际,抒写自己回归无望的悲怆。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带尚或迪字的诗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北来人 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关于尚善的名言警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尚书第的介绍

    尚书第俗称“五福堂”,在福建省泰宁县城内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朝 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 李春烨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的府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是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