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物起名都是两个字,比如曹操、刘备、孙权等?

谢邀,三国时期无论各种制度还是文学风气,很多都是延续于汉朝。而名字起单字,一定程度起源于“王莽改制”。在东汉,以至于三国时期,单名+字是常规的起名方式,双字名只有社会底层一些人会用。比如曹操早期的谋士戏志才,由于史书记载极少,人们对此就有了多种猜测,有的说“志才”是他的表字,名字不得而知,有人说戏志才确实是社会成分不太好,只不过曹操用人不分贵贱。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要追溯到王莽改制时期。在西汉,以至于更早时期,起名字的特点各不相同。比如商周喜欢用天干地支来取名,例如:太甲、太庚、庖丁等;春秋战国喜欢将“伯仲叔季”放在名字中,例如鲍叔牙、俞伯牙等,也有喜欢把“子、不”等字放在名字中间的习惯,例如:吕不韦、申不害、钟子期;秦朝时期虽然统一六国,制定了很多标准,但是对名字并未做太多强制性的规定;西汉时期,我们听到的单字比较多,刘邦、刘彻、韩信、萧何、张良等等,但并不是说两个字的名字就少,刘邦有个儿子叫刘如意,罢黜百家的董仲舒,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霍去病,被霍光干掉的桑弘羊等等。真正的转折来自于王莽
王莽大家都知道,别的毛病没有,就喜欢改革,今天改改者,明天改改那。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他是穿越回来的。他对改名字也很热衷,先是改官名,再改地名,还将一些政治术语做了新规定,而且还不是一蹴而就,今天改了,明天看着不顺眼再改回来,总之就是反反复复。他对自己的“王”姓极为看重,有功之臣的最高待遇就是赐姓“王”,跟他姓。那么名+单字的起名方式又是怎么回事呢?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他长孙王宗**来看,问题的确出在他身上。王宗本名“王会宗”,在王莽的改名风潮下改为“王宗”,按理说长孙再等一等熬死前辈就可以登基了,然而可能是嫌前面人命太硬,耽误自己做皇帝的时间,于是这孙子,不是,是这王莽的孙子就搞起了篡位,可惜水平有限没有成功,心理素质还不太好,没等处理,自己就**了。王莽一看,你光死了不行啊,处分得带走,于是就下达了一项类似于剥夺政治权力的处罚(还真像穿越),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制法”二字,就是说王莽确实对名字做过要求,将名字中第二个字去掉了,具体啥要求不得而知。如今王宗犯了错,第二个字恢复了。言外之意可能就是,恢复为三个字,你就失去了在王家的政治权利,或者是在王氏除名,不得入宗谱也说不定,相当于一种资格刑。总之就是对犯罪之人的惩罚,有剥夺贵族权利的意思。自此名字习惯于单个字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大家就习惯于用单字取名,即使后来王莽败落了,但是大家在起名字的时候,一想到王会宗,心里难免不会犯恶心啊。刚开始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名字不是单字就被视为底层社会,至少不是很流行。并非绝对当然三国时期也不是没有三个字的名字(复姓除外),比如诸葛亮的朋友催州平、石广元、曹操侄子曹安民、曹操父亲的朋友吕伯奢、黄巾首领裴元绍、马元义等等。可见三国时期并不都是两个字的名字,只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形成了习惯,使人们产生了取单个名字的习惯和风气,但是并非绝对的事情。
佚名
2024-05-29 15:07:4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