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农村传说,最后一场戏不能看完,这是为什么?

第一场是给神仙看的。最后一场是给鬼这类看的;最后一场戏一散场马上走是因为要扫台,会有个演员带着面具在台上表扬,听大人说迷信的说法就是驱鬼,事后放鞭炮了天地清静。


几百年来,传统的中国 农村 社会里,最常见最高级的文化娱乐形式,就是请戏班子唱大戏了,戏曲是中国人生活娱乐、文化传播、精神教化的最重要渠道。

我的奶奶,生于清朝末年,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社会中,自然不识几个大字的,然而每每给我讲起家族旧事、 乡村 掌故时,总能引述历史典故或戏曲故事,加以类比渲染,使普通的故事生动和深刻了许多。可以说,她们那一代人的历史知识、生活道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戏曲艺术的潜移默化。

在山西最流行的就是蒲剧、秦腔、豫剧,但尤其以前两个剧种为主。蒲剧和秦腔,二者都有“乱弹”的别称,唱起来腔高板急,声干云霄。然而对于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乡党们,秦腔、蒲剧无疑是世界上最高档、最美好的艺术形式。

凡是有条件的村子,每年给乡亲们办得最受欢迎的实事,就是请正规的剧团来村里演出。这时候无异于乡村的节日。

村子里的老百姓早早地就通知了四邻八乡的亲戚朋友,邀请他们到时候观看,都觉得这是很光彩的炫耀。我们村小学校的一个大教室,平常上课,遇到有演出的时候,拆掉门板就成了一个大戏台。教室下的大操场里,摆满了占座位的太师椅、长板凳、小杌子。有的人家邻村亲戚多,干脆就抬来两根木椽,两边石头砖头一支,能坐十几个人。

有一次,因为和邻居的小孩争占地方,我把人家的一个黑漆的太师椅砸坏了椅背。但那时 乡风 纯朴,大人们觉得是小孩子之间的正常打闹,所以也没有受到过分的苛责。

如今回头想起,那把太师椅是他们家传的一件老家具,放到现在也值不少钱。除了要为亲戚们准备座位以外,各家各户还要拿出自家的新被褥,留一些远地方的亲戚、年纪大的长辈留宿。这个时候,是亲戚之间交流感情、晚辈孝敬长辈的关键时候,做不好要失去人气的。

佚名
2024-06-03 01:24:0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