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范仲淹是什么朝代人,他死后溢号为什么

北宋,谥号文正。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扩展资料:

在范仲淹的仕宦生涯中,身前后世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御边,二是新政。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西夏战事复燃,范仲淹临危受命,先以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后迁龙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御边的过程中,范仲淹在战略上主张:“严边城,使之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采取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羌、孤立西夏的办法,积极整顿军备,坚持以守为攻,争取最后的胜利。

当时,范仲淹的御夏方针,为许多朝臣和将帅所不理解,一时被讥为怯懦。仁宗急于求成,采用了主动出击的建议,结果在好水川和定川砦二战中损兵折将,大败亏输。

痛定思痛,仁宗才决定改而采取范仲淹的守策。事实证明,范仲淹坚持的战略是着眼现实和长远的最佳御夏方案。

在范仲淹和韩琦的主持下,边城日固、士气日盛、军备日精,陕西四路立体纵深攻防体系初步构筑完成,战局开始有了变化,西夏再也不敢小觑宋军。

此后,宋夏于庆历四年(1044)和议,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范仲淹稳妥积极的防御战略取得实效。

宋仁宗赵祯是一位期望成就一番伟业的皇帝,但他最大的毛病在于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善始不终。与西夏的战争久不能胜,使他认为强内才能安外,固本才能邦宁。

这也并非不正确,只是时机把握不准。当战事稍停,他不顾西线战略功亏一篑的危险,于庆历三年(1043)四月,紧急调任范仲淹和韩琦为枢密副使,不久又擢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开天章阁,诏命条对时政,征求改革弊政的措施。

改革影响了许多官员的既得利益,改革受到了多方面的攻击,加上仁宗的有始无终,朝廷大臣的瞻前顾后,守旧势力的顽固阻挠,使十项改革措施只实行了六项就半途夭折,“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

范仲淹的施政抱负虽然受到阻挠,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贯的,他为民务实的奋斗是持之以恒的。

任职泰州(今江苏泰州市)时,由于捍海堤年久失修,每当海潮泛滥,往往农田洗荡,牲畜无存。看到百姓不堪其苦,他心急如焚,不断上书建议修复捍海堤,一番周折后,最终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经过官民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在天圣二年(1024),一条一百五十里的捍海大堤终于横亘在洪水猛兽面前,外逃居民纷纷重返故园,生产迅速得以恢复。

通州(今江苏南通市)、泰州、楚州(今江苏淮安市)一带从此水旱无忧,当地百姓深深感念范仲淹的功绩,将捍海堤取名“范公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佚名
2024-06-06 02:31: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10:08:56

    范仲淹诗词全集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范仲淹和谁同朝为官

    在中国历史上,足以令后人钦敬并记得住的人物并不很多,北宋名臣范仲淹,应算是其中之一。范仲淹去世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至和三年(1056),葬于今河南省伊川...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范仲淹怎么死得

    范仲淹在调任知颍州,扶疾上任,行至徐州,因冬寒病重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范仲淹是什么样的人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一代名臣范仲淹 生于苏州,死于徐州,为何却葬于洛阳?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他被人们所熟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成为了政界的典范。那份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宋仁宗与基友范仲淹发生了什么?

    公元1033年,宋仁宗亲政。宋仁宗的第一把火,就是抓经济。对外平息战争,对内作风俭朴,从而扭转了经济颓势,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至此,他才腾出手来,寻觅合适的改...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关于范仲淹的资料

    http://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范仲淹的背景

    范仲淹的背景: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范仲淹的所有资料

    http://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