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体脉络

魏晋南北朝主要分为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由于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

南北朝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皇族主要是寒门或庶族。北魏皇室为鲜卑族,汉族官员受五胡文化影响,多与胡人通婚,鲜卑皇室也受到汉文化的熏陶。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社会动荡不宁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则是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又称士族(世族)门阀制度。士族或世族,是指高门大族。约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一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在入仕上,其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政治上权利。

汉末以后,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社会力量。世族的力量在汉末曾一度受到打击与削弱,但到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由于中正官为士族所把持,从而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玄学兴起于魏晋之际,而盛行于两晋,其内涵虽在魏晋及两晋有所变化,但总体看,它是魏晋时期所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以前的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此后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溶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为释加牟尼所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

佚名
2024-06-07 03:22:3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