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什么是“平”?什么是“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扩展资料:

另外,要区别平仄,就要先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谈到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协调,二是对仗工整,三是押同声韵。所谓平仄协调就是上下句中对应的字的平仄是相对的,上句中为平,下句中相应的字为仄。

比如:七言诗上句的平仄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方法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来说,律诗和绝句是必须讲究平仄的,古体诗则宽泛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仄

佚名
2024-06-06 18:05:1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