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我需要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少数民族畲族的所以资料!

漳溪畲族乡成立于1999年7月7日,地处河源市东源县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是广东省惟一的畲族乡,也是至目前为止我国批准设立的最后一个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全乡有“蓝、盘、雷、钟”四个姓的畲族人口6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上蓝、下蓝两个村,有畲族小学两所。

源 流
据漳溪乡上蓝村《蓝氏族谱》载,蓝姓鼻祖昌奇于神农初封居河南汝南郡,经历数千年。传到108世蓝明德而迁南京。127世大一郎,由福建长汀分居上杭。130世蓝庆寿,由福建张坑乡入粤潮州海阳城(潮安县)。133世蓝荆山,由大埔湖寮迁程乡金盘堡(梅县丙村大坑头)。“自闽汀发脉,迁大埔、海阳、程乡”。本支系明洪武年间从平远县热拓乡迁来,距今有600余年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137世彦清,由漳溪迁河源新港镇双田村立业。蓝氏后裔分居本县叶潭、蓝口、康禾、仙塘等地的人口现有11000余人。此外还有迁往紫金县古竹、广州市区、江西兴国县、安福县、吉安县和广西、四川等省。
蓝姓畲族迁徙历史,可从“漳溪”之名上溯源。“漳”字在《说文》中这样解释:漳,浊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即漳水有二源:一称浊漳水,发源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北流至襄垣县北,东南流入河南省林县北界,与清漳水合;一称清漳水,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南,南流入河南省林县北界,与浊漳水合。漳水流域,即为蓝姓郡望之地。“溪”字在《说文》中的含义是:溪,山渎无所通者。意为山间不通外界的小河沟。而这样的溪在北方平原地区是没有的。宋.沈括《梦溪笔谈》:灨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余考其义,乃清浊相蹂者为漳。漳州、漳水之名,源于当初因为王爹归德将军见到云霄溪水似家乡上党的清漳,所以命名为漳水。意思就是清浊相会,自然成章的意思。后来因为漳州就建在此水的附近,故而以此为名,命曰“漳州”,附廓“漳浦”。漳州是历史上重要的畲族聚居地。至今全市仍有蓝姓34114人,钟姓24045人,雷姓651人,盘姓23人。以始迁地之名纪念先祖的地名在河源不少,如东源县义合镇抚州村,就是三百年前从江西抚州落居此地的客家人命名的。漳溪畲族先民落居此地时,以“漳溪”命名此地,一方面反映出他们的崇先报本思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落居地的尊重与珍爱。

畲族自称“山客”、“山哈”。 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与其他民族相比,畲族作为独立的族称出现较晚。公元七世纪时,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峒僚”。直到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时,汉文史书才开始出现畲族的名称。“畲民”一词最早见于南宋莆田人刘克庄的《漳州谕畲》:“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他在《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畲》一文中说;“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黎,曰蜒,在漳曰畲…”。这些族群“皆刀耕火种,崖栖谷汲”。“畲”之义,是指住在山区砍山烧誊之人,故因而得其名。明清时期,“畲”、“輋”、“瑶”通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7册《广东
佚名
2024-06-10 00:33:0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