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关于姓氏“海”字的来源?

一、姓氏源流
  海(Hǎi)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之子禺阳被封为东海之神,其孙禺强又被封为北海之神,他们的后代以海神为荣,将“海”作为姓氏,称为海氏。
  2、出自春秋时卫国大臣春,指海为氏。据《万姓统谱》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春秋时代,卫国君主卫灵公有大臣名春,他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称作海春,他的后人因之而为海姓,称海氏。
  3、出自回族中有海姓。回族中的海姓,主要源自经名首音。如元代的“海鲁丁后裔姓海”。据《回教民族说》载,在中国,回族海姓大族当数海南海氏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琼山(今属海南省海口)左所。海氏先祖多从军行武,海答尔落籍琼山后,全族弃武从文,杰出文人学士辈出,且多为政治家。著名政治家海瑞便是海氏第五世后裔。在明代,仅琼山海氏一支,就有举人、进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海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但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迫害,海南海氏回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也有海姓回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家,为明末伊斯兰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九世。今海家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石碑。在甘肃和新疆亦有一少部分海姓,这部分海姓源自元朝时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经名译音,与其海南和中原地区的海姓不同源。海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北和山东等地。
  得姓始祖:海春。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海氏后人奉海春为海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海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目前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也有不少海氏的族人,分布极广。海姓望居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西南部及江苏省北部地区。汉朝时改为鲁国)。
  三、历史名人
  海 鹏:唐代学者,著作有《草经》一卷而为人所知。
  海 顺:唐朝时期的高僧,他的道行非常纯洁,著有《三不为篇》。
  海 瑞:明代右都御史,字汝贤(1514-1587),一字应麟,号刚峰,广东(今海南省)琼山人,回族。任淳安知县的时候,他抑制豪权,清丈土地,平均徭税,施行“一条鞭法”,颇有政绩。因为对权贵没有给好处,后来被降为兴国判官。后来又因为政绩突出,擢升为户部主事,他准备上书陈述当时社会和朝廷政治的弊端,他知道他的直言坦白的上书会激怒世宗,于是在上书之前就自己买好了一口棺材,和他的妻子诀别,等待着朝廷的怪罪。他上书后,皇帝果然很愤怒,把他投进监狱,定他为死罪。不久以后,世宗死去。穆宗即位,海瑞于是得以出狱。任应天巡抚,推行“一条鞭法”,因受张居正、高拱排挤,谢病而归。张居正死后,擢南京吏部右侍郎,继迁右都御史15年。后来卒于南京右都御史的职位上,谥号忠介,曾平反一些冤案。因而民间有许多关于海瑞的传说。著作有《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等。
  海 宁:清朝工部主事,累迁浙江巡抚,曾经到温州捉拿海盗,途中生病而死。
  海源善:明洪武年间任安化知县,勤于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吓唬一下,使人知道惭愧而已。受到百姓敬爱。
  海兰察:清朝的大臣,乾隆时期征伐西域,征复台湾,被封为一等超勇公,逝世后被谥为武壮。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齐 郡:西汉初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薛 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今曲阜),汉鲁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地区。西汉时改为鲁国。
  2、堂号(缺)
  ============================================================
  【海姓宗祠通用对联】
  〖海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熟鞭知愧;
  国法惩贪。
  ——李文郑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初人海源善,洪武年间任安化知县,勤于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吓唬一下,使人知道惭愧而已。受到百姓的敬爱。下联典指明代广东琼山人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嘉靖年间举人,由南平教谕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徭,后任户部主事,因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而入狱,世宗死后被释放。隆庆年间官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因受宰相张居正、高拱排挤,罢官闲居十六年。万历年间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极力主张严惩贪污。著作有《海瑞集》。
  -----------------------------------------------------------------
  〖海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功封一等勇;
  道行三不为。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大臣海兰察,乾隆时从征西域,复征台湾,封一等超勇公,卒谥武壮。下联典指唐代高僧海顺,道行以纯洁闻,有《三不为篇》。
  备忘传万古;
  草经焕千秋。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右都御史海瑞,字汝贤,一字应麟,号刚峰,琼山人。回族。任淳安知县时,抑权豪,清丈地亩,均赋徭,行“一条鞭法”,有政绩。因供给权贵不厚,谪为兴国判官。后擢户部主事,上疏陈时政之弊。他知疏上必触世宗怒,故预购一棺,诀其妻子,等罪于朝。疏入,帝果大怒,逮狱论死。示几,世宗死。穆宗即位,方出狱。后卒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上,有《备忘集》、《元佑党人碑考》等。下联典指唐代学者海鹏,撰有《草经》一卷。
  -----------------------------------------------------------------
  【海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海瑞为民不怕死;
  工部擒贼岂图名。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右都御史海瑞事典。下联典指清代工部主事海宁,累官浙江巡抚,赴温州督擒海盗,道病卒,谥勤毅。
  大理卿毕生忠介;
  慈光寺诗思清新。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海瑞曾官大理卿,卒谥忠介。下联典指唐·海印居四川慈光寺中,善吟咏。
  每逢好友如对月;
  水到晴时胜看花。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海姓之“海”字的析字联。
佚名
2024-06-06 00:21:3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3:46:50

    “迪”姓氏的来源?

    前面的那个“迪”应是由后面的演变而来的,这个姓应是在陕西和河南才有的,百家姓里面好像没有

  • 佚名
    2024-06-06 12:58:10

    贠氏家族的来源于是?????

    据史籍《姓苑》记载,“贠出南洋,与楚同族,颛顼之后。”贠氏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出自伍氏。是春秋时期楚国伍贠(后为吴国的相国)的后代。 贠氏的姓源为:舜→尧→帝喾→...

  • 佚名
    2024-06-06 06:39:05

    姓氏臧的来源

    [臧氏来历] 臧(Zāng)姓起源有二:①《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鲁孝公的儿子名彄(Kōu),字子臧,其子孙就以他的字“臧”为姓,称臧氏。②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名欣...

  • 佚名
    2024-06-06 02:18:03

    姓于姓氏的来源

    梁如什么啊!

  • 佚名
    2024-06-06 04:19:03

    姓氏"潘"的来源

    [潘氏属地] 荥阳郡,今河南省荥泽县。 [潘氏来历] 关于潘姓的起源,史书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子伯季,食采于潘地,其子...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关于孙姓的来源

    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江的姓氏来源

    江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冉姓氏的来源

    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寻根溯源 冉姓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关于林姓的来源,及分布情况

    相传林姓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王的姓氏来源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