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兰亭序的云门记略

云门书法胜地,历来为文人所重,风景名胜甲于越中。唐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之吟叹。云门寺原为中书王子敬居所。传晋义熙三年(407年),有五色祥云见,安帝诏建寺,赐号云门寺。寺前青嶂,矗如列屏。秋如万重,灿若 褥绣。若耶溪绕门而过;秦望山据背在上。
得知云门是缘于《兰亭序》,王羲之在山阴兰亭写就《兰亭序》为世人知晓,却少有人知道会稽云门乃《兰亭序》失却之所。唐代演义故事中有《云门失兰亭序记》一章。故事所云:智永和尚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五子)王徽之后裔。少年与兄孝宾(慧欣)一道在秦望山嘉祥寺舍俗入道。精通般若法华诸经,好禅寂,罕接俗物,以善书名。智永居永欣寺(隋炀帝重智永、智欣,赐名永欣寺,即云门寺。)阁上临书先袒遣贴三十余年,所退笔头,置之大竹簏,簏有一石之大,而五簏皆满,取而 之,号“退笔冢”。人来求书及请题者如市,所居门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谓之“铁门限”。弟子中著名书法者有智果、释述、释特、辨才、虞世南等。智永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大贡献有二个方面:一为发“永字八法”之旨趣,逐成隋唐学者宗匠;二为临集《千字文》,开后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之风。智永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施浙东诸寺各一本,让人临写,后遂成我国儿童的启蒙读物。宋书法家米芾谓智永所临《千字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智永取名,寓“得永字而益增智慧”之意,确为我国一位杰出的僧侣大书法家。又自制铭制,遂不复作书。寿一百另二岁。智永死后将《兰亭序》传于辨才。唐太宗晚年酷爱书法,尤其重二王。他收藏了不少王羲之的书贴,唯《兰亭序》只闻其名而未睹其迹,便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后得知《兰亭序》在辨才手中,乃下 勒令,命辨才到京入道内场侍奉,恩赐甚丰,欲诱骗辨才献出墨宝。辨才早有思想准备,他在《赴太宗召》一诗中写道:
云霄咫尺别松关,禅室空流碧障间。
纵使朝廷卿相贵,争如心与白云间。
到京后辩才一口咬定,《兰亭序》已在丧乱中亡失,不知所在。唐太宗无奈,只得将其放归越中。太宗不甘罢休,再次命辨才进京,重问《兰亭序》下落,如是者竟有三次。即为《志书》所载,唐太宗三召辨才,诘其《兰亭帖》下落事。
尚书右仆射房玄龄见唐太宗求宝心切,便推荐监察史萧翼赴越探明墨宝下落。萧翼本名世翼,梁元帝萧绎曾孙,富有才气,亦多权谋,接受唐太宗旨意后,随带二王杂帖三数通来到越州,假扮山东书生,径往云门。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辩才遥见翼,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谈说文史,意甚相得,当日便留夜宿。谈及翰墨,萧自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习,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之曰:明日来可把比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辨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问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榻伪作耳?于是辩才说出真情,并告:可明日来看。及翼到,辨才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类曰:果是响榻书也。辨才自将“兰亭”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辨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自是与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一日,辨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来房前,与案上私取《兰亭序》及御府二王诸帖赴永安驿,告驿长身份,并叫其报汝都督齐善行。善行(即窦建德之妹婿)闻之,弛来拜 。萧翼宣示 旨,具告所由。善行使人召辨才,辨才及见,乃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 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辨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
唐太宗见《兰亭序》大悦,以房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瓶一,玛瑙碗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匹兼宝装鞍 ,庄宅各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俄以年耄,不忍加刑,数日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 越州支给。辨才不敢将入已用,回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而老僧因惊悸患重,岁余乃卒。后人便将它取名为辩才塔。
而云门令我心生向往则在于《全唐诗》。云门初为王献之故宅,有王子敬山亭。相传王羲之墓便在附近,昔日智永,慧欣和尚迁居云门也为扫墓就近。至晋以后多有诗人扣访。六朝宋时,谢康乐与从弟谢惠连人称大小谢,曾泛舟耶溪,对诗于王子敬山亭。“谢灵云与惠连联句,刻于(孤潭)树侧”(《嘉泰会稽志》卷十)。南朝诗人王籍虽只两首诗作留世,然亦有泛舟耶溪“蝉燥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千古绝句。梁代时,何胤曾 “居若耶山云门寺” (《嘉泰会稽志》卷十四)。僧洪偃曾驻足于此,写下一首有名的《云门寺》诗。六朝风流可见一般。初唐诗人宋之问更开越中唐诗风流之先河。永淳元年(692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率浙东诗人修锲于云门王子敬山亭,有《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王勃也许意犹未尽,于同年秋再次修锲于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此后又有大历浙东唱和(57诗人)。李太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曾四到浙江,三上天台,在绍兴一带留有大量诗作,写及云门的就有“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杜甫念念不忘少年越中之游,在给友人画中题诗时竟发出“貌得山僧似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的浩叹。孟浩然、刘长卿、王维、元微之、白天乐、杜牧等唐代大诗人都来此欣赏美景,并留下诗篇。据初略统计《全唐诗》直接咏及云门的诗作达五十余首,而唐代到过云门的诗人更不计其数。云门乃越中必游之地,按走过浙东唐诗之路的唐代诗人有名可籍的就有四百余人,而到云门者必夜宿于此,如此想来云门乃天下第一名人客栈了。
其中犹以辨才香阁最为文人喜爱。辨才为云门寺律师,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之得意弟子,其生前所住香阁,当然亦为后人重视。香阁之得名,看来源于云门特有之天香。宋之问《宿云门寺》曰:“天香众壑满。”孙邈 《酬万八贺九云门下归溪中作》曰:“天香满袖归。”孟浩然《游云门寺诗》曰:“香界登阁憩。” 孙邈《宿云门寺阁》曰:“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孙邈不住岩东院而住香阁院应从心理上考虑。(按宣宗大中年间,浙东观察史李褒到云门,也住香阁院,并留下《宿云门香阁院》诗)当年《兰亭序》就是藏在这香阁之梁槛之上,诗人宿此当为凭吊。另一处“客栈”当为东客院,即岩东院,云门寺接待院。当年萧翼受唐太宗之托来云门骗取《兰亭序》时便住于此。萧翼有《宿云门东客院》诗。诗人初至云门就是以此诗结交辨才,博得辨才好感。
到了北宋云门依然为文人所重,王安石、苏东坡、苏瞬钦、范仲淹等接踵来访。南宋时更为一代诗宗陆游的少年读书处。陆游在多处诗中提及云门,撰有云门《寿圣院记》。辛弃疾曾任浙东刺史,从云门后登秦望山。写下《 》。
至宋,云门析为广孝、显圣、雍熙、普济、明觉、云门六寺。其寺之规模,陆游在云门《寿圣院记》中有描述:“云门寺自晋唐以来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时缭山并溪,楼塌重复,依岩跨壑,金碧飞踊。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虽寺中人,或旬月不相 也,”以后时有修葺,遗址今尚存。
明代刘伯温曾在云门居住多日,留有大量诗作。《游云门记》《自云峰深居过普济清远楼记》、《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深居精舍记》、《活水源记》便作于此。明代状元张元忭缉有《云门志略》五卷。现存《募修云门寺疏碑》系明末绍兴爱国文学家王思任撰文,苏州范允临行书。碑下又有董其昌、陈继儒和董象蒙三人题跋,与上面碑文浑然一体。明亡后,陈洪授、祁豸佳等十人出家云门寺,结成十子社。
墨涛传略解英华(墨涛)先生五十年代中期诞生与南燕赵地区,燕赵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因此墨涛先生未及弱冠养就一身洒脱豪情之气,谓之:笔走龙蛇,侠气使然,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墨涛先生故里为秦三十六郡之一——巨鹿,古郡自古便有崇文重教之民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间,中华文化便在少年时期的墨涛先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一十六岁便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八百里秦川,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西安 ,古称长安、京兆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墨涛先生在西安这块文化的沃土上,夜以继日、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中华文明的精髓,遍访名师,先后受教与关中书法翘楚王冠君大师和姚素之大师等,长期蛰伏于西安碑林摹写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墨迹,后又深入终南山、华山求学于高僧、隐士,为其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于后来稳健、飘逸之书风。之后曾游历于齐鲁大地,在孔圣故里曲阜和王羲之故里临沂游学。戊子年在北京筹建茗茶书画院至今。墨涛先生毕生都投入到了研究、推进中华文化上,尤其是墨涛先生几十年来醉心于“兰亭文化”,并且在学术上取得颇高成就,被业内专家高度赞扬。东晋大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是为中国书法之无双之作,后世虽无原本,但后世大家多曾摹写,其中传世之作仅一十二版,且广散于海内,难觅其踪。墨涛先生穷其三十年之志遍访海内,分别于北京故宫、台湾省故宫博物院、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搜集齐存世版本之资料,拟重现《兰亭序》昔日光彩,当真以传承为己任,朝晖夕阴、寒暑盛夏、矢志不渝,日夜清茶孤灯伴其左右,奋笔疾书、摹写不止。刻印草稿练习之料不下万余,摹写稿纸数以吨计,最终精选出《兰亭序》所现之印章一千零八十八方,摹写长卷一百八十尺长卷,包涵所有名家版本,历朝历代名士、大家、皇帝的题跋、印章,传于后世,实书法之盛事,文化之盛事。

佚名
2024-06-04 11:50:1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23:42:44

    用兰亭序集字给孩子起个名字

    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李德裕《 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德辉 仁德的光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

  • 佚名
    2024-06-04 02:26:25

    《临兰亭序》是谁写的

    临兰亭的人很多,历代都有高手,元代的赵孟頫写过500遍以上,是写的比较好的一位。不过兰亭的真迹谁都没见过,以冯承素的摹本最精妙。

  • 佚名
    2024-06-04 18:52:47

    《兰亭序》是我国什么时期的?

    《兰亭序》是我国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代表之作,是我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书法作品,是历代皇帝、百姓和众多书法爱好者所喜爱、珍藏和临写的范本,被世...

  • 佚名
    2024-06-04 04:00:47

    兰亭序是什么的书法作品

    《兰亭序》是行书书法帖。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 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兰亭序》写的是什么内容?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褚遂良的兰亭序字多大

    《兰亭序》遗失地  唐朝大画家阎立本曾画过一幅名为《萧翼赚兰亭图》的水墨画,原作已佚。画中所记载的人物故事,就发生在云门寺。  这是一段流传千古未解的书法奇案。...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求兰亭序书法桌面

    其中犹以辨才香阁最为文人喜爱。辨才为云门寺律师,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之得意弟子,其生前所住香阁,当然亦为后人重视。香阁之得名,看来源于云门特有之天香。宋之问《宿云门...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兰亭序有多少字

    兰亭序全文共408个字。详见本老人根据《天一阁兰亭碑》拓片制作的下列图片: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兰亭集序》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兰亭序书法作品可以挂在客厅吗

    客厅挂画对提升家居气色,营造富贵气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般挂的比较多的有牡丹,山水 牡丹 富贵大度 有生旺之用 山水 山可主家人健康 水可管家庭财富 尺寸可...